唐朝军神李靖其实也是一个富二代,舅舅还是

郑华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519/5387140.html
李靖,字药师,初唐(公元年~年)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他是隋朝名将韩擒虎的外甥,相貌魁伟,志向高远,有文武才略。李靖经常与其舅讨论兵法战策,韩擒虎曾称赞说:“可与我讨论孙吴兵法的人,只有李靖一人了。”隋朝炀帝末年,李靖出任马邑郡丞。当时天下大乱,李渊父子在太原起兵反隋,李靖在长安被唐军俘获,李渊曾欲处死他,幸而为李世民所救。此后李靖追随李世民东征西讨,屡建大功。他曾协助李孝恭经营巴蜀、灭萧铣、辅公佑,后入李世民幕府,深得信任。唐贞观三年(公元年),李靖东击突厥大胜,封代国公,拜尚书仆射。贞观九年,吐谷浑入寇,李靖不顾年高,率师逾积石山,一举将其荡平。唐太宗赞为:“南平吴会,北清沙漠,西定慕容。”唐高祖李渊评价他:“古代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与李靖相比,皆望尘莫及矣。”(注2)贞观十一年,李靖改封卫国公。贞观十四年,李靖的妻子去世,唐太宗降诏哀悼。此后李靖的身体状况不佳,他又闭门不出,唐太宗竟然写信给李靖,要李靖的老护士亲自到唐太宗处,汇报李靖的病情和饮食起居。后世的权德舆从李靖后人那里读到了唐太宗的手诏,忍不住痛哭流涕,“君臣之间竟然可以如此融洽”。李靖一生为国东征西讨,威震北方、平岭南、定江南,功盖当世。唐贞观十七年(年),置图像于凌烟阁,尊奉为功臣,并进位开府仪同三司。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年)五月十八日,大唐军神李靖薨于家,享年七十九,册赠司徒、并州都督,给班剑四十人、羽葆鼓吹,陪葬昭陵,谥为“景武”,备极哀荣。为了表彰李靖平灭东突厥、扫荡吐谷浑的战功,李世民让李靖的陵墓筑成突厥的铁山和吐谷浑的积石山形状,与汉朝的卫青、霍去病一样,名垂千古,光耀后世。短短十一天之后的五月二十六日,太宗皇帝天可汗李世民也驾崩于含风殿,这一对中国历史上君臣知遇的典范,先后撒手人寰。大唐一统,定中原是李世民之功,平江南则是李靖之力。上元元年(年),唐肃宗把李靖列为历史上十大名将之一。他写有《李卫公兵法》、《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大都已经失传,后人编辑了《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是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家学渊源深厚名师传绝技文武双修大成神庙得真机李靖的武艺与兵法颇有家学渊源。他祖籍雍州三原属于陇西李氏,其祖父李崇义曾任西魏殷州刺史,晋封永康公,他的父亲李诠是隋朝赵郡郡守,李靖自幼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文武双修。他的舅舅就是捉住过陈后主的隋将韩擒虎,名震天下。这位隋朝名将对外甥的天资赞不绝口,他认定了其外甥前途远大,对李靖进行了极为严格的训练,用苦肉计逼迫外甥勤练弓马。他对李靖说,“给你三个月的时间好好练习,三个月后我站在校场上,两只耳朵各挂一个小铁环,光头上放一枚铜钱。你骑马跑过来,用枪把铁环挑下来,再来一招回马枪,挑掉我头上的铜钱,如果你枪法不准,很可能要了我的性命。”李靖当然不敢怠慢,昼夜练习,以求考试过关。踏踏实实苦练了三个月,李靖完全达到了舅舅的要求,他操枪跃马,两招就挑飞了舅舅耳朵上的铁环,回马一枪又把铜钱挑落,几次三番,无一失手,令韩擒虎非常满意,孺子可教,后继有人,这让韩擒虎十分欣慰。李靖早年仗义疏财,也曾为贫所困。有一次他路过华山的一座庙宇,便入庙向神明历诉穷苦,并请神明告知自己将来的官位所至。李靖在神像前伫立良久才转身离去。李靖刚走出庙门一百多步,就听后面有人高声喊道:“李仆射好去。”李靖闻声,回头看了半天,也没见人影。后来李靖在唐太宗年间果然出将入相,做了仆射。真金总会闪光,李靖的文才武略很快得到了隋朝大臣们的夸奖。吏部尚书牛弘称赞李靖,“此人有王佐之才”;宰相杨素指著自己的座位告诉李靖:“阁下将来一定能坐在这个位子上”。后来李靖的确都做到了,不过他做的不是大隋帝国的宰相,而是大唐帝国的尚书左仆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2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