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不完美的票房黑马与完美的情感

广点通求职招聘交流QQ群 http://cgia.cn/news/chuangyi/1592214.html

你好,李焕英

主演

贾玲张小斐沈腾陈赫

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02-12

类型

喜剧/情感

方磊-依兰爱情故事04:52来自消磨时间高级指南

写这篇东西之前,我回B站把几年前的小品《你好,李焕英》又重新看了一遍,当《依兰爱情故事》的歌声响起的时候,依然有一种眼泪想要冲破眼眶的冲动。

虽然我们都知道的,贾玲和她的喜剧团队,不止一次地抄袭过国外的喜剧作品的内容或创意,但至少在《你好,李焕英》中,我们不能因为题材的相似而惯性地觉得本片又是一部抄袭的作品,而且我们也是真正能在影片中看到主创者们的真心的。

多了这一份真心,也就足以让他们的作品在这个春节档的七部电影中,比别人多了一份的口碑。

《你好,李焕英》是改编自年出品的同名小品,由贾玲执导、编剧,贾玲、沈腾、陈赫、张小斐等主演。电影于年2月12日大年初一全国上映。2月18日,票房突破30亿,成为了中国影史第12部票房破30亿的影片,贾玲更是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凭借电影导演处女作就位居影史女导演票房第一的人。

影史中,亲情关系受到挑战,或者主角对于有着亲密关系的某些人产生了无法弥补的遗憾,从而通过穿越时间之类的方式,去试图用改变过去的行动影响未来,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剧情模式。

从轻喜剧的范畴内找,我们就能立刻想到经典的《回到未来》系列,还有韩寒的《乘风破浪》,开心麻花的电影《夏洛特烦恼》和话剧《想吃麻花现给你拧》,再到去年火热的电视剧《想见你》、《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再推论到更广的范围,《终结者》、《星际穿越》、《复仇者联盟4》我们没看过吗?从题材相似的角度“实锤”别人抄袭,只能证明你看过的片子太少。

评价一部电影的优劣,在宣传舆论之外,还是要更多落实到本身的影片质量上,在这点上较真,《你好,李焕英》作为一部喜剧电影的问题还是有的。

首先就是将一部时间容量20几分钟的小品,扩展成一部两小时的电影,要做的工作并不是多写几个好玩的段子,多融入几个有趣的人物就足够了的,贾玲团队的优点是,丰富的喜剧创作经验让他们永远懂得观众会在怎样的情境底下笑到什么程度,而相对的,关于中心情感的处理技巧,则多少显得有一些生疏,或者说是传统综艺式的“喜头悲尾”的小品创作带来的创作惯性。

最明显的地方,就是最后揭示真相之后的情感升华部分时间过于冗长,就好像是一直在等着最后几个泪点高的观众哭出来,才肯结束这个部分一样,该展现真诚的地方,偏偏显得有点刻意,就很令人遗憾。

其次是本片中除了两个女主角之外的配角人物,其剧本赋予他们本身的作用过于明显,而他们本身的形象却略显单薄,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可替代的独特性。

这样的角色,演好了就影片喜剧笑料的集大成者,比如一个小时左右才出场的沈腾,演得稍微差一点点,就可能直接沦为推进主题和剧情的工具人,比如和贾玲感情线可有可无,却从他口中说出了全片转折性台词的陈赫。

当然,这些问题是建立在当下《你好,李焕英》已经成为了票房黑马,人们开始对它提出更高的要求时才会被注意到的,本片的整体质量其实已经足以跻身近年国产喜剧电影的一线行列。

它是一部不完美的票房黑马,但在春节档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完成了一次完美的情感输出。

最重要的是,大过年的,在电影院,对于那些一没有唐探粉丝滤镜加成、二没有6岁以下孩子要带、三没有对国产特效和国产动画有偏见或偏宠、四没有对日式妖怪文化的手游情结、且根本找不到《人潮汹涌》排片的,大量普通观众而言,《你好,李焕英》的确可能是唯一一部,能让人不做功课就开开心心看进去,又心有感触地走出来的电影,单凭这一点,这个春节档它就赢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