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一位生于北宋末年,长于官宦世家的杰出女词人,她的一生横跨南北两宋,而两宋之交数十年的动荡不安,恰似词人一生的写照,在此人充满波澜的一生中,为后人留下了诸多词中佳作。少女时期的李清照,生活惬意安稳,或荡舟嬉戏,或诗词歌赋,无忧而欢乐。其夫赵明诚亦出身书香门第,或许因为生长环境和兴趣爱好的相似,二人成亲之后的生活尤为让人羡慕,所谓夫唱妇随,二人整日沉醉于古籍金石的搜集鉴赏之中,好不快乐,词人这段时期的作品多是咏叹离别相思之情。正是因为二人的深情似水,所以短暂的分离,也难免会有难以摆脱的相思缠绕心头。
本文为大家分享婉约词中的代表作—《一剪梅》,品味词中优美的语言和意境,感受词人内心的情感,或许可以洗涤你内心的躁动,让你体会到读一首好词的宁静。
《一剪梅》全词可分为上下两阙,上阙写景,渲染氛围,下阙直抒胸臆,点出本词主旨—相思。
词的首句“红藕香残玉簟秋”呈现的是一副深秋萧瑟之景,“秋意已至,池塘里的荷花凋谢残败,家里洁白的竹席也散发出阵阵凉意。”词的开篇利用景色描写垫定了本词冷清孤寂的感情基调,细细品味词人对红藕和玉簟的描写,让人似乎也感受到了深秋的凉意与孤寂。接着词人“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词人换下罗裙霓裳,便装登船,在深秋时节泛舟于荷叶枯黄的池塘之上。”通过此句的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词人此刻乏味凄清的独居生活,缺少精神上的伴侣给予心灵上的慰藉。上阙最后一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既写景也抒情,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期盼,呼应下阙内容,“深秋的月亮高悬在夜空中,皎洁的月光洒满词人居住的楼阁,南归的大雁,没有给词人带回内心等待的书信。”通过上阙的描述,逐步在读者心中营造起了冷清孤单的意境,并且使读者体会到了词人内心的等待与思念。
词的下阙与上阙紧紧相连,首句继续写景,把气氛渲染到极致,“花自飘零水自流”落花、流水独自飘落和流淌,进一步的塑造孤单冷清的意境。而后直接表达词人内心的情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词人思念着自己的丈夫,自己的丈夫也在思念着自己,这种相思时时刻刻缠绕着词人无法摆脱,刚刚舒展开眉头,以为可以暂时忘记,不曾想又萦绕在心头,可见二人感情之深。
这首《一剪梅》是婉约词中的佳作,无论是语言手法,还是意境情感,都堪称词中极品。词中采用红藕、玉簟、兰舟和锦书等美好的事物,加上词人的文字设计,一步步塑造起一个凄清孤独且充满相思的意境,全词语言优美,感情细腻,上下两阙衔接完美,让读者自始至终都没有丝毫的波澜之感,却能体会到词人心中那份深切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