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一生风雨,半世流离

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15/6169081.html

走进李易安,便遇见了最美的宋词。

她那颠沛流离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即使经过千年光阴的流逝,依然经久不衰,令人感叹。

所以,后人有这么一句话:“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也。”可想而知,华夏文坛几千年,女词人寥寥无几,有才有貌又极具人格魅力的女词人更是万中无一。千古才女李清照,则是其中翘楚。她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甚至成为太阳系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年,国际天文学会选取15个世界名人的名字来给水星上的15座环形山命名,李清照就是其中之一。仅仅凭借诗词,她就能与苏轼、辛弃疾、陆游等人相媲美,与李白、陶渊明、杜甫、韩愈、欧阳修等各个时代的独领风骚者比肩。她所创立的“易安体”,就连辛弃疾都在模仿。她的《词论》在文学批评史上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往来于鸿儒之间。灵秀聪慧,少有才名。并工书画,通晓金石,尤善诗词,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用一支生花妙笔,写尽文字的婉约与秀逸,描绘人生的美丽与哀愁。其人爱花爱酒,敢饮敢醉,敢爱敢恨,既有巾帼之淑娴,更兼男儿之豪气。她经历过如诗的爱情,也经历过国破家亡和爱人离世……词人的不幸,恰恰是诗词的大幸。那些颠沛流离和风雨飘摇的日子,成就了词人李易安。

李清照早年出生于官宦之家,父亲李格非清正廉洁,品格高尚,世业经学,俊迈不俗。因文采出众被收于苏轼门下,成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自古清正刚烈之人,多受百姓爱戴,却难容于黑暗的朝廷斗争。李格非从正式踏入官场的那一刻起,命中注定将有一场腥风血雨。

只是年的北宋,依旧良木静深,风平浪静。这一年,李格非还在郓城做官。这一年,他喜得爱女,取名“清照”。

历史学家缪钺先生在《诗词散论》中有提到过:“易安承父母两系之遗传,灵襟秀气,超越恒流。”由此可见,李清照的母亲亦是饱读诗书,才华过人。出生于如此有才华和底蕴的世家,李清照自牙牙学语之时,就日日熏陶于书香文墨之间。

昭华过尽,染指流年。当李清照逐渐长大,蜕变成一位灵动的少女。她第一次动笔写下了关于年少时的美好: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古时候,少女的时光不同于现代。封建制度下,传统女性一代一代沿袭陋习。“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养在深闺人未识。”是最真实的写照。由此可知,许多年轻的少女必是身居院巷,专攻女红。春天到了,哪怕风景再美,女孩们无非就是在院中荡个秋千、绣个手帕。可是,在她的这首词里,却是“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字里行间,把荡舟,争渡,与小姐妹郊外同游,描绘得生动形象,跃然纸上。读罢,使人可见一个日暮时分乘兴归来的少女,纯真、灵动、俏皮,鲜活于人前。人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就是此刻了。遥想日后出入世间,渐悟世情,难免会惹得女儿家的相亲,为情所苦。像是一笔最浓重出彩的颜料,少女时光点缀了整个人生,从此在漫长的旅途闪耀了青春年华。

少女时期的李清照是不谙世事的,因此她早期的诗词只有灵动,没有哀愁。这样也好,她可以在有限的时光里,追寻自己的梦,酝酿一场欢喜的回忆。待她及笄,待她遇得真爱,待她携了满身风雨,可再浅酌一杯,回味在这场梦里。

而这首《如梦令》,是年方十六的她,初试笔墨。

滚滚红尘,我们始终相信缘分。相信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相信所有的爱情都是命中注定。不论是谁,最终都会遇到那个对的人,也许他(她)不一定最早出现在你的生命里,却一定会出现在你最需要的时刻。没有什么应该或者不应该,他(她)来了,你爱了。一切都刚刚好。

李清照是幸运的,在她流光溢彩散发着清新香味的青春里,在一个女人最美丽的时刻,她遇到了,她确定,那就是她命定的良人。于是,就有了这一首《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一日,阳光正好,微风不躁。庭院里开满了鲜花,暗香浮动,沁人心脾。她正坐在藤蔓上荡着秋千,像任何一个憧憬着美好爱情的邻家女孩。直到一个丰神如玉,挺拔俊朗的身影出现在眼前。那个叫赵明诚的男子,就这样真实且突兀地出现在她的生命里……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从此以后,李清照再也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了。在爱人的眼里,清风明月亦是良辰美景,就连那树下的花草,都幽幽的散发着迷人的香气。自古红颜多痴情,没有哪个女儿家在这样绚烂的青春年华里,不渴望能够收获一段美满的姻缘。

也是时光柔软,春梦无痕。这一次。有缘人终成眷属。

新婚燕尔,美梦成真。这一年的春天,没有感怀伤春,她出门遇到卖花之人,在花担上精挑细选,总算得到了一枝含苞怒放、载满春意的鲜花,小心翼翼的带着花枝折返,让整个春天在她的掌心盛放: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每逢读到这里,总要心生感慨。任是花中自有风流的易安居士,在丈夫面前,原来也不过是一个渴望得到宠爱的小女子。她也和世上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一样,渴望两情相悦,渴望天长地久,渴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所有的欢喜,都只是因为那个她故意想要讨好的人。

这首词写于他们刚成为夫妻,正是感情如胶似漆的时候。这时的李清照,可爱而又单纯。

幸福的生活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创作欲,而女人在爱情里更显得感性。所以她又写了一首词,记录着她的幸福: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

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

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夜凉如水,星河璀璨。窗外的月光,将一对相依相偎的璧人映衬的越发美好。仿佛看一眼,都惹人沉醉。她完全没有睡意,身上只批了一件薄如蝉翼的单衣。他也清醒着,透过月光透过她那半裸着,渗透着荧光的玉肌。情与欲在黑暗中默默涌动,均匀的呼吸此起彼伏,他们能感觉到彼此的心跳。月光将这一刻小心的雕刻着,她看着他明亮的眼睛......“徒要教郎比并看”,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样的婚姻生活,想必是李清照一生之中最美好最安心的日子了吧?倘若日后国家没有分崩离析,倘若没有后来的国破家亡、颠沛流离,该有多好。相爱的日子总是短暂的,也正是因为幸福是如此的短暂,眼前的美好在日后才会教人无限流恋。也正是因为这些美好,她在往后余生没有他的日子里,可以选择坚强的度过,艰难的支撑。点点滴滴,每个温存从内心划过。她,既暖且痛,既痛又有欣慰。

又是春去,寂寞深闺。

没想到遇良人,竟让李清照花光了所有的运气。

那一年,芳菲有如林海,漫天飞舞的是青春的红。她就这样遇到了他,在她最美好的年华,原以为这是天赐的良缘。没想到他会从她的生命里暂时抽离,如此决绝、迅疾。来不及看她对镜贴花黄,来不及为她描画扫娥眉,甚至来不及暖她的身体,慰她的相似。思念像是一条饥渴的鱼儿,游遍她的发肤,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诗词: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当他不在身边,她才懂得,以往那些惜春、悲秋的情思,是多么单薄。只因一切没有相思的对象,再深的眷恋,也不过是无处寄托。如今,锦绣鸾床上放了两个人的锦被,每晚却注定她一人独眠。屋里燃起烛火,跳动的烛光不懂她对远方的思念,更不懂她的哀怨。赵明诚啊赵明诚,上天既然安排我们在一起,为何又让你我分离?

剪不断的是她思夫的愁绪。只是这人间,哪肯因为她的多情,就送来一段现世安稳。事实上,人间多得是离散,现实少不了兵荒马乱。

元祐年秋天,亲近旧党的高太后去世,宋哲宗亲政。皇帝一上任,就对新党投入极大的信任。而旧党则遭到打击和迫害。赵明诚的父亲,也就是李清照的公公是新党的得力干将,受到重用。而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则与苏轼过从甚密,被归为旧党。

时代的沙落在每一个普通人的头上,都重于泰山。宋徽宗崇宁二年九月,朝廷颁布法令,昭告天下,要求“宗室不得与元祐党子孙及有服亲为婚姻,内已定未过礼者并改正。”由此,李清照作为旧党中人李家唯一的女儿,纵使含冤受辱,也是难逃干系。李清照不忍见父亲身陷牢笼,又无法在公公面前求得盛情。百般煎熬之下,只好独自一人辞别京城,回到山东老家。

自此,与夫君赵明诚分道扬镳。

时间可以很悠远的过去很多年,也可以把回忆一直停留在昨天。国破家亡,一路过着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日子。在赵明诚病亡三年后,她也病倒了。大病渐愈,虽然没有几分精神欣赏和关心这俗世的生活,但是她用一颗恬淡的心,观花赏月,坚强面对纷繁的世界,写下了这首《摊破浣溪沙》: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她起身离床,来到铜镜之前。揽镜自照,两鬓已是白发苍苍。岁月的艰辛和残酷,让她变得形容枯槁,她的心里不禁感到心酸。无意中瞥见天上的一轮残月映照在窗纱的影子。对古人来说,看见月亮,就等于看见了过往。一晃眼,好多年过去了......

此时的李清照,早已经历国破家亡的大灾难,面对光阴的刻薄,心胸已变得坦然。她虽不愿意承受这莫名的孤寂,也一直是位坚强、挺拔的女子。承受着岁月的刁难和命运不断加持的苦难,她虽哭泣,却没有退缩,亦不会投降。“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诗里写的是项羽,可这种不屈服于命运的气魄,说得又何尝不是她自己!

易安,你就像一朵盛开在寒冬腊月的梅花,坚韧、挺拔,散发着特有的香味,绚烂了中华几千年的历史,那些熠熠生辉的诗词,带来的何止是璀璨华章,锦瑟流年。历史的车轮至今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而你,却在时间的长河里永生!

END

我是作者燃末,90后,狮子座。一直酷爱文学和历史,喜欢的朋友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