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印章牵出清代李白大诗人黄景仁兼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一点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印章篆刻是华夏文明中一项精彩而别致的文化艺术载体,也令不少藏家爱不释手,欲罢不能。本人已收藏明清名家各类篆刻印章约50方,其中起初收藏的一块寿山艾叶绿石、侧款为“鹿菲子”的黑色大印章,至今犹觉十分难得。“鹿菲子”是清代大诗人黄景仁的号,而才华横溢的黄景仁还被后人誉为“清代李白”。

作者收藏的黄景仁制艾叶绿印章

大约是在年,我那时候回南京工作不久,双休日相对清闲点,就想重拾书法之爱好,没事就喜欢到朝天宫一带的古玩市场转转,想买些笔墨纸砚印之类的,一不留神就走上了收藏之路。每次去逛古玩地摊时,总有一种莫明的好奇、兴奋及寻宝的心理。冬日的一天下午,在琳琅满目的地摊上,我偶然看到这块黑色的超大印章,四方形印面边宽约10.5公分,厚约3.5公分,重约克,当时不懂这是什么石材,也从未见过,只觉得包浆老气,印背雕刻有松、竹、梅岁寒三友和两只仙鹤,画面美妙、雕工精湛,印文是“炉烟销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朱文篆刻,当时也不知是谁写的诗句,只觉得非常有意境和韵味。

黄景仁制印章印文

印章侧款为“炉烟销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龙城鹿菲子作”行草书法,以刀代笔,刻在相邻的两侧,书法显得遒劲洒脱、才气横生。当时手机不能上网搜索,也不知道“鹿菲子”是何方神圣,只感觉此印非凡人所刻,意欲买下。卖主索价三千,我犹豫不决,称转转再说,悻然走开。但在逛别的摊位时,脑海里总浮现那块黑色大印章以及上面的书法篆刻。傍晚快收摊时,我忍不住又去看看那块印章,幸好还在,卖主见我想买,忽然拿出一强光手电筒放在黑印章上一照,瞬间透出一片翠绿,说这是寿山艾叶绿,石质很好又非常漂亮的。我有些惊讶,虽然当时也不懂艾叶绿,但着实越看越喜欢,最后讨价还价就买下了。

后来上网一查才知道,黄景仁(-),字仲则、汉镛,号鹿菲子,江苏常州武进人,为宋代著名大书法家、大诗人黄庭坚的后裔。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困,却天资聪颖,十六岁应童子试,于三千人中拔得头筹。后为谋生,四处游走。他因喜唐代刘知几《史通》中“以两当一”之语,名其斋为“两当轩”。黄景仁诗负盛名,与王昙并称“二仲”,与洪亮吉并称“二俊”,为当时著名的“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李商隐等,所作诗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曾在湖南按察使王太岳、太平知府沈业富等人门下做幕客,其间多次参加乡试而不中,让他饱受人间辛酸、世态炎凉。

几年后,安徽学政朱筠爱才若渴,聘黄景仁和洪亮吉为幕宾,洪、黄二人自年少时结为同窗好友,情谊愈发深笃。乾隆四十一年(),黄景仁应乾隆皇帝南巡召试,取二等,得充武英殿书签官,替《四库全书》写书签,这次考试终于让黄景仁春风得意了一回。不过,这个差事并不是官,薪水也很少。此时,黄景仁踌躇满志,写信让在常州老家的好友洪亮吉将其眷属迁来皇城一起生活。洪亮吉力劝黄景仁但劝不住,只好垫资出雇工费,安排人千里迢迢送黄景仁母亲和妻儿来京。为了谋生,黄景仁又在京城大学者王昶门下做幕客,又三次参加乡试而不中,令他几近崩溃。最后,他在35岁时抱病离京西行,准备到西安投奔陕西巡抚毕沅和好友洪亮吉时,不料行至山西运城时,竟在贫病交迫中英年早逝,让人无不扼腕叹息!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这是黄景仁《杂感》诗中的名句,多年来,这句诗叩动着无数怀才不遇、施展无门寒士之心弦。黄景仁性格时而豪放洒脱,时而郁郁寡欢,虽才华绝世,但多情善感的诗人气质和愁苦悲凉的人生体验,铸就了他既似李白又似李商隐的特有诗风。“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这是黄景仁用血泪写就的诗《别老母》,把帷帐撩起,因为要去河梁谋生,依依不舍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得潸然泪下,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孝敬母亲,却无情地出门远去,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每每读之,无不动容。

相传黄景仁20多岁时,曾与洪亮吉戏言:“予不幸早死,集经君订定,必乖余之旨趣矣。”意思是说,若我早死,请你将我的诗文结集出版,但我写的诗,请你一个字也不要改。黄景仁去世后,洪亮吉信守承诺,确实花费大量精力到处收集黄景仁诗文,一字不删编辑出来,并请毕沅出钱,印行了《两当轩集》出版,以告慰挚友。如今,在常州黄景仁故居里,就展示着《两当轩集》和后人为黄景仁补录再版的诗集,共收集了黄景仁诗词多首,黄景仁也被誉为“清代的李白”。

清代大学者、大书法家包世臣对黄景仁赞赏有加:“先生性豪宕,不拘小节,既博通载籍,慨然有用世之志,而见时流龌龊猥琐,辄使酒态声色,讥笑讪侮,一发于诗。而诗顾深稳,读者虽叹赏而不详其意之所属,声噪一时,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清代文史大家翁方纲评价黄景仁的诗:“故其为诗,能诣前人所未造之地,凌、厉、奇、矫,不主故常。”毕沅评价黄景仁:“自游京邑,声誉益华,卒以不自检束,憔悴支离,沦於丞倅。”朱筠夸赞黄景仁:“黄君真神仙中人也。”洪亮吉曾评价挚友黄景仁:“自湖南归,诗益奇肆,见者以为谪仙人复出也。后始稍稍变其体,为王、李、高、岑,为宋元诸君子,又为杨诚斋,卒其所诣,与青莲(李白)最近。”张维屏评价黄景仁:“夫是之谓天才,夫是之谓仙才,自古一代无几人,近求之百余年以来,其惟黄仲则乎。”

经相关专家研究,其实除了写诗吟诗不辍外,黄景仁也擅长书法,工于篆刻。他曾为著名印章鉴赏家汪启淑制作过不少印章,多入编《飞鸿堂印谱》。汪氏也尊其为印人,并撰小传,称赞黄景仁:“兼长鉴古,以其余技旁通篆刻,文秀中含苍劲;间仿翻沙法制铜印,直逼汉人气韵。”

一藏友收藏的寿山艾叶绿印章

综观黄景仁印作,多承清初风貌,白文仿汉,略显俗格,朱文印在元人与清人之间,他自刻印辑有《西蠡印稿》。当得知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朱筠不幸病逝后,黄景仁特镌刻“笥河府君遗藏书画”朱文印,遗存至今,经钱君匋先生鉴定,现藏于上海朵云轩。

黄景仁还刻有老坑青田石“书被催成墨未浓”一印,以白文入印,印文布白精妙,秀雅遒劲,独具风格。印侧用单刀行书刻款:“壬寅夏季,景仁谨作于椒花吟舫之偏。”以刀代笔,技艺娴熟,游走自如,气势奔放,充分展现了黄景仁鲜明的书法特征和深厚的篆刻功力。朱筠不仅是学富五车的大学士,也是清代著名藏书家,他的书斋就叫“椒花吟舫”。朱筠性格豪放,为人随和,年轻后辈只要有一技之长,即关心提携。黄仲则正是他所重视和欣赏的年轻才俊。

黄景仁制印在艺术水准上虽然不及当时的顶级篆刻大家,但他跨界篆刻的作品,其文物价值是远高于艺术价值的。黄景仁的书法行楷学苏轼、黄庭坚,任性脱俗。他又专篆刻,古秀苍劲。由于孤傲清高的个性,其书法篆刻别具风格,但作品流传甚少,上海书画出版社曾出版有《黄仲则书法篆刻》。

再来看看本人收藏这块艾叶绿大印章的印文诗句,原来是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诗《忆住一师》: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销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远公”即东晋庐山东林寺高僧慧远,是净土宗的初祖,诗中用“远公”来代称好友、僧人住一师,可见诗人的仰慕之情。晓钟,是唐代京城长安清晨的一大特色。每天拂晓,宫中和各佛寺钟声齐鸣,声震全城。大诗人李商隐由帝城的晓钟,联想到住一师所在的西峰佛寺的晓钟,于是自然而然地想起了相别多年的友人了。炉烟销尽,寒灯晦暗,正是拂晓时佛殿的逼真写照。童子推开院门,只见皑皑白雪洒满苍翠的松枝。

这首诗境界极美,情致幽远。清晨的钟声,把诗人带回当年与住一师同在西峰时的情景:两人曾在深山寺院里围炉夜话,畅叙友情;曾一起煮茗吟诗,共赏佳句;曾一道焚香鼓琴,敲枰对弈……此时,香炉里的烟火已灭,点了一夜的灯烛逐渐暗淡,两人忘了时间忘了天寒,直到天亮,待到小童开门一看,哇!满山白雪覆盖,玉树琼枝,好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这西峰松雪图,让诗人重温了昔日相聚的欢乐,饱含着诗人对好友的深深怀念之情。这块印章的背面也是一幅松、竹、梅岁寒三友图和两只飞舞的仙鹤,是否也蕴含着黄景仁对好友的深深怀念和对真挚友情的美好祝愿呢!

一藏友收藏的艾叶绿印章

最后,再谈谈寿山艾叶绿石。艾叶绿石开采于南宋,据南宋梁克家《三山志》中记载:“寿山石,洁净如玉……五花石坑,相距十数里,红者,泔者,紫者,髹者,惟艾绿者难得”。明代崇祯布政史谢在杭《小草集》中首评“艾绿第一,丹砂次之,羊脂瓜瓤红又次之”,长乐陈子奋《寿山石小志》中说:”艾叶绿又名艾绿,清时已绝产,色如黃蒿之艾叶,中有黄筋如线及血块或紫块,质颇嫩,半透明而带光泽。浓者色黄绿,淡者如粉绿,作月白色,明净无瑕者,皆佳品”。艾叶绿石的表层由于常年风化氧化便由绿变深绿再变墨绿,而内层没怎么风化的石头则呈嫩绿、粉绿、青绿等色。开采艾叶绿盛于明,至清代几乎绝迹,似昙花一现,后代人找遍了寿山各矿也难觅踪迹,艾叶绿石就像一个谜,令人扑朔迷离。后人将田黄、芙蓉、艾叶绿并称为“寿山三宝”。(文/徽京玩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