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 李营养 >> 李贺的诗鬼往事

李贺的诗鬼往事

北京治疗皮炎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8598885.html

根正苗红的李贺生不逢时,备受各方“高人”打压,年纪轻轻就告别了大唐盛世,历史上也许只有王勃可以与其媲美,后世人称诗鬼。

请不要误会,说他诗鬼不是诅咒而是形容他的诗风飘逸,语出惊人,犹如鬼魅。青年的岁月刚刚开始就离去的浪漫主义大诗人的人生经历会让他人慨叹世事难料,也惊诧于造化弄人,这也是唐代晚期惯常景象的缩影之一。

大唐的悲剧就在于,他可以造就数不清的杰出人物,让晚唐的文化风景绚烂异常、光彩夺目,却转瞬间将这些才华横溢的穷人、痴人和傻人彻底毁灭,让后人止不住慨叹垂泪。这场真实而伟大的悲剧,是无论多么天才的悲剧作家都写不出来的,正如诗鬼的生涯,短暂且璀璨。

李贺最著名的诗句,也许首推“天若有情天亦老”,因为领袖的引用风靡一时。后面这句大家也很熟悉:“东方风来满眼春”,后面还有“花城柳暗愁杀人。复宫深殿竹风起,新翠舞衿净如水。光风转蕙百馀里,暖雾驱云扑天地。军装宫妓扫蛾浅,摇摇锦旗夹城暖。曲水漂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读一读全文,也许与读单独一句的理解大不相同,这就是诗鬼的魅力所在。

上面这首诗的题目是《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三月》,这是一组包含闰月的十三首组诗,是李贺拿来作为参加科举进入体制的敲门砖用的。

说起来,李贺早在十几岁就声名远扬,著名的《雁门太守行》就是李贺献给考官韩愈的觐见之礼,要不是其父李晋肃不巧在此期间去世需要守孝,当时就被录取了。几年后,守孝期满的李贺在韩愈的鼓励下再次进入科举,创作了一系列的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声名大振,各界一致看好他的前程。就在此时,有人拿他父亲的名字做文章,说里面有个晋字与进士的进同音,所以李贺为了孝道不能参加科举成为进士,这种混账逻辑居然得到了好多人明里暗里的支持,韩愈有力的辩解也无济于事,李贺只能主动告别科场,远离体制,失去了通过正当渠道报效国家的最后机会,这叫什么事?

后来由于韩愈的大力推荐和李唐皇室的高贵身份,李贺被有关部门以照顾革命后代的名义特批进入体制,官封从九品,一做三年,也许感觉前途渺茫,也许悲愤于社会的黑暗,辞职回乡的李贺早早就离我们而去了。

看看这位从九品奉礼郎的作品:“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是不是古往今来从九品们的天花板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