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温书内容来啦!中文十二篇范文的三首宋词之一的李清照《声声慢·秋情》的全文语译、体制、主旨、段落大意及文章特色等温习重点活石君给你准备好啦!
01-全文语译声声慢·秋情
李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译文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秋天总是忽然变暖,又转寒冷,最难保养休息。
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傍晚的寒风紧吹?一行大雁从头顶上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当年为我传递书信的旧日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孤独地守着窗前,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
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那雨声还是点点滴滴。这般光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02-体制及主旨体制
1.词牌《声声慢》
2.词题:秋情
3.类别:长调(97字),双调。
4.押韵:觅、戚、息、急、识;积、摘、黑、滴、得。
主旨
借写眼前秋景,抒发国破家亡后孤独凄惨的心情。
03-段落大意上篇:先总写惨的心情,接着描写秋天的气候和北雁南飞的景象,抒发愁苦情绪。
下篇:描写庭院内黄花堆积和梧桐细雨的景象,抒发难以排解的孤独和愁绪。
04-文章特色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原本是居住在北方的,后来因为国家沦陷,她才避走南方。当看见有大雁从北方飞往南方时,她想起了故国家乡,从而伤心不已。
于是,她便借用描写大雁南飞之景来抒发对故国家乡的思念之情。
情景交融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叶落,细雨霏霏,细雨落在梧桐上,又点点滴滴洒到地上。这里将凄凉的景色与痛苦的心情交融在一起,情景交融更添愁绪,使词的意境更为深远。
缘情写景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写窗外黄花凋零憔悴,出于对自身老年孤苦无依,没有人怜惜的感慨。
直接抒情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作者直接道出自己妻惨、愁苦的情绪,感人至深。
「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人用口语的形式,脱口而出:这情形、这光景,又怎么是一个「愁」字包括得了、说明得了?
巧用叠字
词的上篇起首三句连用七组叠字,历来受到评论家赞赏。这七组叠字令情感层次丰富:「寻寻觅觅」写若有所失的空虚落寞之情。
紧接的「冷冷清清」四个字写寻觅无着的彻骨清冷,而难耐的孤冷寂真在词人心中反复地回旋强化,终于转为「凄凄惨惨戚戚」。
这三组叠字利用音调的三次转折,传达出情感从失落转为凄戚,再由凄贼转为悲痛的过程。
多感官描写
触觉
忽冷忽热的天气不但是作者的感受,也是他起伏不定的心情的写照。
视觉+听觉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视觉)黄昏时下看细雨,窗外一片幽暗朦胧,正好衬托词人的满怀愁思。
(听觉)细雨打在梧桐叶上的点滴声响,在夜长人静时清楚可间,实显作者的孤独和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