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from《培根-论读书》
读诗使人灵秀,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名言,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给孩子读诗的好处。
很多家长会在孩子牙牙学语的时候就教孩子背诗,而且99%的儿童都有着超出大人预期的记忆力。
像小区里有个三岁的宝宝,天天由爷爷带着,爷爷是位退休的语文教师,每天傍晚带孩子在公园里遛弯的时候,就跟孩子说:来给阿姨、爷爷奶奶背一首诗,三岁的小家伙也很是聪明伶俐,会背很多古诗,如《木兰诗》《静夜思》《悯农》等。相信这些诗歌都是很多小孩子最初就开始背诵的古诗,因为诗歌多是字句短小,朗朗上口的,加上小孩子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快,记忆力比较好,所以即使他们不理解诗中的意思,也能呱呱的背诵。
那么读诗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诗歌的韵律培养孩子语感,提高孩子说话的能力。
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正是诗歌特殊的节奏和韵律,使得诗歌要比其他文学形式的作品更容易培养孩子的语感和说话的能力,包括发音、说话的节奏,都可以通过诗歌得到良好的早教目的。
大家知道,一般诗歌都讲求韵律,这里列举4种:
1、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3、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4、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例: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园》)
在最开始,小孩子一般并不能理解诗中的深意,读诗的作用大体和唱儿歌差不多。不过自古以来诗乐是不分家的,读诗和唱歌都能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培根说“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读诗的好处绝不止一点点哦!
有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培根的这句“读诗使人灵秀”:
其一,读诗可以培养人的诗性。诗人是人格化的诗性,他们比往常人更为敏感,因而更能体认一个时代的痛苦与危机。
其二,读诗可以了解文学的兴旺衰落。诗不但是文学的源头,而且是微缩的文学。诗的凋敝映照出文学的衰落。
其三,读诗可以提升一个民族的想象能力。很难设想,轻视想象力的文学还配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吗?!
我认为最少还要加一点,读诗可以使人智慧。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自古以来千千万万的诗人,就是千千万万种人生。你读了一个人的诗,其实就是走了一遍他的人生。在这个诗人的诗里,你可以看到他看过的风景,品味他品尝过的人生,酸的甜的苦的辣的,其中滋味,百转千回。而每一种人生,都有一种态度,诗人对人生的态度,这时孔子的这两句名言就用得上了。
苏轼有一名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全诗如下:《临江仙·送钱穆父》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王建房的《在人间》中有句歌词这样唱:在人间有谁活着不是一场炼狱。人生如逆旅,你我都是行人。不如学学苏轼豁达的态度,在人生的旅途上走走停停,相遇就相遇,分离就分离。
再看李白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我觉得这是一定要给孩子读的一首诗。李白向来以豪放著称,婉约的人肯定写不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州”这样气势磅礴的诗句。而这首《将近酒》我为什么说一定要给孩子读这首诗呢?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要让孩子知道,人生在世难免有得意和失意的时候,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要学会“胜不骄,败不馁”。人生在世,开心最重要,所以得意之时须尽欢,失意之时不气馁。钱财乃身外之物,千金散尽还可以再赚,钟鼓馔玉也不以为贵,重要的是生活的态度。
有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留给孩子财富,不如教会孩子创造财富的办法,所以再教育上,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给孩子更宽阔的眼界,带孩子探索更多的未知。因为每个父母都知道,自己不可能一直陪着孩子,未来也是不可预知的,要给孩子抵挡风雨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为孩子遮风挡雨。
所以在教孩子读诗的时候,就可以让孩子体会诗人的态度,学习怎样去面对生活。
当然,这一切要建立在孩子对诗歌感兴趣的基础上,每个孩子的兴趣不同,我们要因材施教,遵循孩子的天性,小编特别不建议家长们强迫孩子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