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落花生》
1.课题解读
“落花生”,即花生,也叫长生果,是一种极其普通的作物,被人们广泛种植。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
2.课文重点理解
(1)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理解:这是父亲对花生的第一次议论。“爱慕之心”:心中产生喜爱、羡慕的感情。这里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通过果实的色彩样子以及果实生长的位置的比较,说明花生没有桃子、石榴、苹果的外在的美丽,但它却具有内在的最可贵之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其中“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和“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使是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很可贵。不过父亲只提出对桃子、石榴、苹果的客观印象,只是从外表方面将两者做了比较,并没有对其作评价,不要把桃子、石榴、苹果推到另一个极端,作为反面例子来对待。
(2)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理解:这句话,从表面看很简单,但联系上文,学生会产生疑问:“要像花生”?那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就不好?学生容易把两者对立起来看。的确,桃子、石榴、苹果并非只有让人产生爱慕之心的外表,而实际没有什么用。以现代人的观点看,既外表好看,又有用,当然更好,爱美之心人人皆有。但外表美毕竟不能与内心美相提并论,更看重的当然应该是内心美,更看重能实实在在为人民做好事。一个外表不怎么美的人,要做出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也许比外表赏心悦目,很引人注目的人更难,但如若仍能默默无闻,毫无怨言地做努力,给别人带来好处,应该说更了不起,也更让人敬佩。
(3)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理解:这是本文的中心句,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做人的道理。“有用的人”指的是像花生一样不计较名利、有益于社会的人。“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指的是只讲究外表、对社会没有贡献的人。
3.主题概括。
本文记叙了作者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揭示花生不图名利默默奉献的品格,告诉我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体现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学有所得
看似平凡的花生总是矮矮地生长在地上,它没有令人艳羡的色彩,只有默默埋在地下的果实。花生,以其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名利的品格,赢得了人们对它的尊敬与赞扬。我们要学习花生的可贵品格,踏踏实实地学习,实实在在地生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5.结构导图
6.问题探究
(1)课文围绕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作者课文围绕落花生写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和议花生四部分内容。
(2)为什么在父亲眼里,花生“不好看但很有用”?
这句话中的“不好看”“很有用”揭示了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可贵品质。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谦逊朴实、不计名利、不炫耀自己、对别人有用的人。这是借物喻人的写法。
(3)最后一段对全篇文章和突出文章中心起了什么作用?
第一句讲过收获节的谈话一直到深夜,交待了时间,把事情叙述完整。第二句写出了父亲的话给“我”的印象之深,以及作者在收获节上的收获之大,也可见母亲安排这一活动的用意和父亲参加这一活动的目的。这样的结尾深化了主题。
(4)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材料?
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议花生”是详写,“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是略写。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向读者揭示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告诉我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而不是为了谈怎样种花生、收花生以及花生的味道如何,因此详写“议花生”部分。这样安排详略得当,使文章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7.课后拓展
(1)作者简介。
许地山(~)笔名落华生,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后留学美国、英国。回国后在燕京大学等校任教,抗日战争前后在香港大学任教,并从事进步文化活动。主要作品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等。
(2)古诗文中常被用来借物喻人的植物花中四君子。
梅,凌寒而开,美丽绝俗,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
兰,色淡香清,多生于幽僻之处,是谦谦君子的象征。
竹,经冬不凋,自成美景,虚心劲节,不卑不亢,是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
菊,清丽淡雅,艳于百花凋后,故历来被用作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
(3)作表现奉献精神的古诗名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亥杂诗》(其五)
(4)借物喻人的古诗。
蜂[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墨梅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第3课:《桂花雨》
1.课题解读
这篇课文,借助桂花这一具体事物,以细腻的笔触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课文以桂花为主线贯穿始终,语言清新质朴,意味隽永,作者童年的快乐和思乡思亲之情像桂花的香气一样浓郁,溢满字里行间。
2.课文重点解读
(1)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理解:作者将桂花树的样子与梅树进行对比,突出桂花树没有梅树姿态优雅,再从“不开花”“开花”两个方面来说明桂花的平淡无奇,然后笔锋一转,点出“我”喜爱桂花的原因———香气迷人。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一个“浸”字写出了桂花的香气不是一缕,而是弥漫在空气中,人们好像就浸泡在桂花的香气里。“浸”字将桂花香无处不在展示得淋漓尽致。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喜爱桂花的感情。
(3)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理解: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桂花地多和香。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4)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理解:这段文字描写的是作者童年时代摇桂花的场景。从“抱”“摇”“落”这些动作可以体会到摇桂花给作者童年带来的快乐和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5)“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理解:此处的“浸”说明桂花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仅可以闻,还可以吃,一年四季带给全村人花香和甜蜜。桂花的香气不受季节的限制永远甜在人们的心里。使村子里的人的生活更加甜美。
(6)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是母亲家乡的生活离不开桂花,家乡院子里的那棵桂花树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桂花是没有区别的,母亲比的不是香味的浓与淡,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闻着他乡的桂花,思念着故乡和亲人。这句话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异曲同工之妙。
(7)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理解: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已植入了她的生命,成为她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
3.主题概括
本文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两个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之情。
4.学有所得
浸在桂花香气中的故乡,如同一幅水墨画,宁静淡雅;那阵阵桂花雨如同一首动人的歌谣,余韵悠长。无论离家多远多久,故乡永远是游子最难断舍的记忆!
5.结构导图
6.问题探究
(1)什么叫“桂花雨”?作者为什么要以《桂花雨》为文章标题?
所谓”桂花雨”,就是在桂花盛开的时节,人们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那桂花纷纷落下就像下雨一样。因为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以及童年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印象,作者以《桂花雨》为文章标题,借描写桂花雨表达了对故乡和童年时光的怀念之情。
(2)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那些美好的回忆?
①儿时和父亲赏花时,最喜欢桂花的香气
②童年时,和大人一起摇桂花
③迁居杭州后,给母亲带桂花,回忆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3)联系课后的“阅读链接”,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含义。
家乡的桂花和杭州小山上的桂花,它们的香气应该是一样的,甚至杭州小山上的桂花因为数量多能“香飘十里”。但是母亲习惯了每年都闻着家乡院子里桂花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