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是对于李白来说,已经做到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来自同行的赞誉,不得不说,这已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评价了。正所谓“李白之前不懂诗,李白之后不读诗”!后世之人中无一人可比肩李白。
当然,李白除了诗厉害,被称作诗仙之外。还有另一项绝技,那就是剑术,更是被后人尊称为“诗剑仙”,那李白的剑术到底有多厉害呢?
唐朝多游侠,那时游侠之风四起,所谓“文安天下,武定乾坤”,说的就是唐朝的这些大佬了。虽说宋词也很盛行,但是宋朝重文轻武,才造成了后续的靖康之耻,此处不提!唐朝有三绝:李白的诗,裴旻的剑术,张旭的草书。
李白可以说是一个剑痴,全唐诗收录一千多首,其中出现剑的就有次之多。而剑字出现次,分布在首诗,已经占据了10%以上了。裴旻大家都知道,能征善战的将军,剑术更是一绝,被誉为天下第一。而有人说李白是其徒弟,坊间更是说李白剑术天下第二。裴敬《翰林学士李公墓碑》记载,李白“常心许剑舞。裴将军,予曾叔祖也。尝投书曰:‘如白愿出将军门下“。可见李白是想拜裴将军为师,但是最后应该没有成功,不然李白肯定会写一首诗来记录此事,但很明显没有!
李白曾在《叙旧赠江阳宰陆调》中写道“腰间延陵剑,玉带明珠袍”,在长安北门被一群小混混堵了去路,“邀遮相组织,呵吓来煎熬”。幸好兄弟陆调叫了官兵,这才救了李白一命。是李白打不过几个小混混么?笔者认为应该不是,长安是国都,肯定不能当街杀人,而且他在《与韩荆州书》中自我介绍:“自幼好任侠,有四方之志,年十五而修剑术。”魏颢在李白去世后所写的《李翰林集序》中,也有“少任侠,手刃数人”。李白在《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一诗中写道:“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可见李白自幼就学习剑术,更是为了学剑术去了山东。也曾杀过人,所以才有了”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佳作。
《赠武十七谔》的序中有“门人武谔,深于义者也。质本沉悍,慕要离之风,潜钓川海,不数数于世间事,闻中原作难,西来访余。余爱子伯禽在鲁,许将冒胡兵以致之,酒酣感激援笔而赠”。武谔是个刺客游侠,拜李白为师,肯定是要学武艺,而不是学诗文。而且是以要离作为崇拜对象,更是在山东乱军之中救出了李白的儿子。由此可见,李白的剑术肯定很高,不然游侠刺客不会拜他为师,那么坊间传言他剑术天下第二也是有依据可循的。
虽说名师出高徒,但也没有明显证据证明李白是裴将军徒弟。但是更多文章也是从侧面证明了李白确实是个剑术高超的大侠客,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柔弱书生。”诗剑仙“的称号也不是空穴来风,后世之人鼓吹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