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唐诗的情景之美,第二篇

北京治痤疮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9219340431032125&wfr=spider&for=pc

昨天我给大家讲了“唐诗的情景之美”第一篇,今天我接着昨天的继续给大家讲解“第二篇”。

除了情景合一,还有我们前面提到的几个方式之外,唐诗中还有爱井说爱情以乐景衬爱情这样的表现方法。以哀景托爱情就是情和景是向同一角度的它们,二者之间是一个正向的关系,比如柳宗元当年被贬到了柳州之后,被贬到柳州后的他极度伤感,于是写了一首诗是《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寄给漳,汀,封,连四个州的同时被贬的朋友,其中开头两句是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把那个海天茫茫的愁滋味出来,第二句就是写自己遭受政治打击之后的那样一种情况,惊风乱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这里他用了一个芙蓉,用了一个薜荔,大家读过楚辞都知道,在楚辞中屈原常用鲜花和芳草,来自比高洁。这里所用的芙蓉薜荔就是屈原常使用的这些物象用到这里,很明显是诗人自比高尚品德的语句。可是这里所提到的竟是被风雨拍打,极度的惊风密雨的那种残酷程度,明显的有着象征层面的意义。正是用惊风密雨来表示敌对势力对自己的打击,就是这样的一种比喻,使得世人悲愁的那种情感极度的深化了凸显了出来,那么这里的景是哀景,这里的情也是爱情,由于二者同一向度,所以有机的融合到了一起。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乐景衬哀情。乐境和爱情是反向的,也就是说它们成为一种反比的关系,景是丽的,情是哀的。比如杜甫在成都所写下的这首《绝句》,杜甫在成都的时候可有年区,一直想回归自己的故乡,但回不去,所以在春日的时候便来到了江边,说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将势必的鸟是白的,山是青的,花是红的,而且将碧儿鸟越宪齐白因为山青而那个红花也越发的红,红到什么程度呢?红到欲燃的程度,非常的好,非常的亮丽多彩,可是思归的诗人却没有心情去欣赏这些美丽的景色,说道今年,看又过何年是归年这里,大家得注意一个又非常的得力,说明他在往年也在看春,去年看春吧,春天看过去了没有回去,今年春天的时候用来观看。可是呢,春天又要消失了,但还是回不去。

究竟何日是归年的最后,深沉的一句就把杜甫那种哀情托盘而出。由于这种情是在非常靓丽的景色的对比下形成的,于是二者形成了很大的反差,这样的一种反差就越发体现哀情之重,所以王夫之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如果仅仅是用爱情和爱情合作的话,那就仅仅写出了他的被爱,但没有增加加倍的效果,用乐景写哀情就会一倍增其哀乐。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以景事结情,或者就可以说是以景结情这方面的典型例证,我们可以举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为例,头两句一上来就讲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齐王是皇帝的宗亲叫李范。在岐王宅里和崔九堂前经常能够碰到李龟年,李龟年就是在盛唐时期非常著名的一位音乐家,受到唐玄宗高度的器重,非常的爱他,这样一首歌曲,这里寻常见,几度闻看似不经意。但是却是流露出了一种从容娴雅。同时也侧面的反映出了盛唐时期的那一种弦歌艳舞的气象,可是时隔不久,历经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就打破了大唐王朝的繁华,使得唐王朝的国度极度衰败,君臣离散。

唐玄宗跑到成都去了,其他大臣也流落四处,杜甫是由长安到了秦州,从泉州到了成都,从成都到了夔州,从夔州又辗转下江,来到了荆州一带,最后来到了湖南的潭州,李龟年同样是如此,据明皇杂录记载,李龟年后来流落到了江南,每逢良辰盛景,为歌数阙,座中闻之,莫不言弃罢酒。非常的苍凉,所以同样流落到江南的故人。

就在江南这样一个风景华丽的地方,表现了自己悲伤的情绪。这时的江南风景还是依旧秀丽,可是人事已经巨变,唐王朝已经由盛转衰了。两个故人都是当年的青年转成了白头的老者了,人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在这样的一个时间一个地点,两个人重新碰面,他们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两个同样的沦落之人,必然会产生内心极大的情感波澜,可是这些全都压不下血,只是说落花时节又逢君,只是写两个人当时见面,那么他们两个人见面之中那样一种情感就留给读者去细心的体悟,去感受。所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了一句话,含意未申,有案无断。

这首诗写到了最后,他的意思没有延伸,还有一个案子没有把它了解,这是一种不写之写的手法,按照常理杜甫和李龟年两个老朋友相见了,又是在沦落之中,相见了,肯定要有相当多的话要说,相当多的情要诉,可是这些东西不去写它,让读者去体会。由此就造成了那样一种情于景中情在景外的艺术效果。孙洙在编选《唐诗三百首》的时候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世运之治,乱华年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如果杜甫很明确的把自己的情怀给讲了出来,那样感动人心的力量就会减弱了很多,由于它含义卫生,留给了读者更为广阔的想象的余地,所以诗的意义空间就骤然增大了。这恐怕就是以景结情的妙处吧。

类似这样的诗句和作品在唐诗中有非常的多,大家可以去细细品味一下,相信还有很多新的发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1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