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2月21日,哈佛大学一著名化学教授被判犯下六项罪名,涉案缘由竟与参加中国大学的合作交流有关。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华尔街日报》22日报道,该教授是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前主任、纳米科学著名专家查尔斯·李波(CharlesLieber),他的案件近期在波士顿联邦法院受审,陪审团21日裁决李波犯有向联邦当局作出虚假陈述、虚假报税等六项罪名,原因是他向哈佛和调查人员隐瞒了自己与武汉理工大学的合作关系。
不过,《环球时报》22日评论文章则指出,对李波教授的定罪裁决是“政治对学术最无耻的迫害”。
CNN报道截图
12月中旬,查尔斯·李波(CharlesLieber)前往波士顿联邦法院,图自推特
CNN报道称,李波与中国大学的合作发生在年至年间,美国司法部在新闻稿中指出,当时武汉理工大学每月向他支付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1.86万元),还提供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4万元)供他在该校建立纳米科学研究室。
检方代理律师门德尔(NathanielMendell)在声明中称,李波向哈佛和调查人员撒谎,向国税局隐瞒了自己的真实收入,所谓“陪审团根据证据和法律做出了公正的裁决”。
不过,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李波的法律团队辩称,李波教授的行为有些草率,但是并非犯罪,联邦政府缺乏证明指控所需的关键证据,“我们尊重判决,但将会继续抗争。”
《华尔街日报》报道截图
据了解,李波被裁定的“虚假陈述”罪名最高可判5年监禁,但是因为他此前没有犯罪纪录,预计将会被判6个月以内监禁,其他如虚假报税等罪名,如果数额不大一般不会入刑。
实际上,美媒也认为,此次李波被裁定“有罪”是美国司法部门打击学术界的又一个例子。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近些年美国司法部发起了所谓的“中国行动”计划,对一切与中国有科研合作关系的美国学者开展严密调查,至少提起25起案件指控,其中有5起指控最终被撤销,1起被判无罪。
《纽约时报》称,“中国行动”计划如今遭遇了一系列挫折,有多起案件被驳回。美国科学界密切 辑丨张 颖校 对丨吴易唯
校 审丨孙小千值班编委丨董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