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主治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年关将至,远行的人已经按捺不住思乡情切,早已整装好的行李也在为踏上归途而跃跃欲试。遥远的故土,有白发双亲日日期盼的眼神,有温暖的炉灶时刻点燃的篝火,还有熟悉的饭菜阵阵扑鼻的清香。所以年底也是一个宴请宾客的好时节,趁着亲朋好友都已回家,各种宴席也随之而来。无论是家长里短的团圆饭,还是结婚嫁娶的喜事宴,又或者是难得一聚的同学会,都随着农历新年的好日子到来了。现代人请客吃饭,家宴较少,除非家人烹饪技艺娴熟能做得一桌好菜,要么就是关系尤其亲密的例外。其余的情况大多都是请客人去饭店,地方够大,菜品也多,可谓方便又体面。可即便是饭店这样高大上的地方,席间活动无非还是喝酒与聊天,吃完就拍拍衣服各回各家,至多也是转场去个KTV,伴着劲爆的音乐彼此吼几嗓子,也并无其他有趣的节目可添。而在我国古代,有钱人家的宴会比起如今来说,真有天壤之别了。不但有仆人近身伺候,更有歌伎舞伎现场表演,还有饕餮大餐可以享用。古时的人们,爱宴请的也很多,毕竟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礼仪,请人宴饮只是其中一项而已。且文人墨客描写宴饮场面的诗句也不少,看曹植的“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诗仙李白的“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白居易的“昨日山水游,今朝花酒宴”,无不透露出宴饮时的乐趣。今天我们要读的是诗鬼李贺的宴饮诗,又是别有一番风情。来品一品这首诗:《将进酒·琉璃钟》唐李贺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屏绣幕围香风。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这是一首乐府诗。乐府,本是从秦朝时期发展而来的歌曲编撰部门,后来渐渐演变为一种诗歌体裁,犹如歌词,可配乐作为娱乐歌曲演唱。到了唐朝,出现了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诗,而李贺的这首仍属古体乐府诗。全诗描绘的是一次豪华的酒会,以及诗人在这样场景下的感慨。可分三段来读。前四句写宴席的奢靡程度。在绣着花的绸罗锦锻做成的屏风里面,香气一阵阵袭来。颜色透明的琉璃杯中装满了琥珀色的美酒,从酿酒器中流出来的新鲜酒液发出珍珠一样的红色光芒。各种珍馐佳肴应有尽有,咬上一口还会发出清脆的响声。诗人用了各种华丽的词藻来为这一次宴会开场,无论环境布置,还是菜式滋味,都描写得生动形象,读后给人很强烈的代入感。第五、六句写宴席上的歌舞。有妙龄美人在唱歌,还有现场的乐团演奏和伴舞,实在是歌舞升平,美轮美奂。“吹”、“击”、“歌”、“舞”,诗人用一连串的动词让诗充满了动感,不但让读者看到宴饮现场的豪华,甚至连悦耳的歌声也都听到了。仿佛一部宫廷剧,让人沉浸其中,意犹未尽。最后两句转折。眼前的一切纵然让人心醉神迷,可是终将消失殆尽。像青春易逝,日头西沉,桃花再美也只会化为落红满地。倒不如每日沉醉不醒,否则只会像酒鬼刘伶一样,死后想喝也喝不到了。“桃花乱落如红雨”,意境深远,画面感丰富,如今已是千古传唱的名句。“刘伶”是魏晋时期的名人才子,以嗜酒贪杯著称。诗人用此典故,将宴会的华美急转而下,反衬出生命的悲凉和落寞。结语李贺27岁早亡,他的诗中大多有一种非现实主义的神秘色彩,这也跟他举第不中,身世坎坷有莫大关系。这首宴饮诗从开篇的富丽堂皇,直转入尾句的幽怨诡异,实则也是李贺对生活的真实写照。宴会是让人喜悦的,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实则是人间至美之事。可生命无常,世事艰难,普通人活着大抵都是如此。如果无时无刻不忘自己的悲伤,连亲友聚会也无法挖掘自己心中的快乐,那不但只能令自己伤情,也扫了他人的兴致。所以李贺提倡的终日大醉的人生态度,显然不是一个好办法,倒不如该醉时醉,该醒时醒,趁着大好年华,逆流而上,说不定就会迎来别样人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