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笔下的小清河文/郭光明山东齐鲁地,二国蔚相望。官有鱼盐赋,民多粟麦场。小河萦九曲,茂木郁千章。独立更怀古,高歌送夕阳。——朱善朱善,又名善继,字备万,号一斋,元末明初丰城,今江西丰城人。生于元惠宗至元六年,即年,元末时因兵乱而隐居。明洪武初年,受聘南昌教授,从九品;洪武八年,因廷对第一而授翰林院修撰,洪武十八年任文渊阁大学士,卒于明成祖永乐十一年,即年,享年七十二岁,谥文恪。这首五言律诗,诗题《丁亥舟行小清河》。首联首句,大处落墨,开门见山,言“山东齐鲁地”,春秋时为两个国家,一个是齐国,一个是鲁国。先秦时代,齐鲁两国,以泰山分界,泰山以北及以东,为齐国,以道家理念治国,国都临淄。泰山以南,为鲁国,以儒家思想治国,国都曲阜。后,鲁国被楚国所吞,齐国被秦国所灭。从此,儒道隔阂消失,两种文化融合,千年之后,遂成山东。因此,首联次句之“二国蔚相望”,既言齐鲁两地,草木葱茏,不分彼此,接连不断;又言齐鲁文化,文深密貌,相互交融。颔联的“官有鱼盐赋,民多粟麦场”句,语言简练,着墨极淡,诗人近乎用白描手法,直抒胸臆,言舟行小清河所见,都是满载鱼盐的官船,而沿河两岸,多是农家的打麦晒场。此联的描绘,看起来轻描淡写,但首句中的“赋”字,非文体,更不是韵律,而是极为沉重的税赋,因而次句中的“多”字,潜在含义很深,似乎一切无奈,尽在不言之中,但读来却有力透纸背之感。颈联的“小河萦九曲,茂木郁千章”句,诗人以“萦”字发端,言波平无浪,绿荫夹岸,行舟悠长,但旅途又无孤独之感,不觉寂寞,原因是近看可见,河中鱼虾万千;远望两岸,草木苍茫,令人心旷神怡。显然,诗人舟行小清河,是一个晴明的、处处透着春天气息的白天。因此,轻舟扬帆,缓桨慢行,在悠闲自得中,不知不觉,诗人看见了夕阳。所以,诗之尾联,诗人着眼炼意,把“怀古”与“夕阳”作为美好事物的象征,袒露出自己深沉的思索。此诗非单纯“怀古”,而是揉进了自己的思想,从而显示诗人的艺术高度和思想境界。此诗作年、本事不考也知,作于明永乐五年,即年的小清河。也就是说,七百年前的小清河,可谓绿荫夹岸、樯桅毗连,说明小清河在明代初年,水源丰沛,水润鲜活,景色秀美迷人,宛若小家碧玉,由此引来商贾如云。而且,一路蜿蜒向东,汇集济南、淄博、滨州、东营、潍坊等五个地区的近五十个支流,穿行二百三十余公里后,在寿光的羊角沟注入渤海湾。那时的小清河,最大的价值就是盐运。元代方志编纂家、历史地理学家、文学家于钦在其《齐乘》中说“小清为运盐河”,是故小清河又俗称“小盐河”。盐,百味之首,维持生命的必需品,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自从人类的生活方式,由狩猎而渐转农耕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大都能够自给自足,唯独盐不能自已生产,只能通过贸易获得。这种垄断式的贸易,势必产生巨额利润。因此,自周代始,征收的山泽税赋中,就包含盐课。春秋时,齐桓公推行经济改革,大力发展渔盐之利,从而使齐国迅速富强,称霸天下。汉武帝时,盐的生产、收购、运输和销售收为国有,并设置盐政衙门以统一掌管,从而使国库收入迅速丰盈。以后的历代王朝,都将盐税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的财政收入,控制国家稳定的重要手段,垄断管理。而小清河,由山东内陆通向大海的唯一水道,就是因盐而生的。这条水道,地方史志多有记载。其中,于钦在其《齐乘》一书中,称“古泺水自华不注山东北入大清河,伪齐刘豫乃导之东行,为小清河”。也就是说,金代时的小清河,源于济南的大明湖,绕过华不注山而注入大清河。而这条水道,称“小清河”,为刘豫所创。而《齐乘》作为山东现存最早一部地方志书,因于钦生于山东,又曾出任青州田赋总管,十分谙熟当地乡土掌故,因而不须置疑,小清河就是刘豫之创。所以,元、明及清初的《山东通志》,以及沿河州县之诸志,皆沿其说。而刘豫,《宋史·叛臣传》载:刘豫,字彦游,景州(今河北)阜城人。北宋元符年,即年进士;政和二年,即年拜殿中侍御使;宣和六年,即年授河北提刑;南宋建炎二年,即年出任济南知府。同年冬,金兵攻打济南,刘豫在金兵威逼利诱下,杀害守城抗金名将关胜,叛宋降金,于建炎四年被金人立为“大齐”皇帝。其间,为增加鱼盐税赋收入,征数万民工,于今之华山办事处堰头村筑“泺堰”以分流,并疏浚济水残渠故道,将泺水导入其中,首开小清河航运之始。因此,史上又称小清河为“刘豫之运河”。虽然,刘豫主政期间,横征暴敛,口碑恶劣,令后人不齿,又叛宋降金,被列为叛臣逆贼,入《宋史·叛臣传》,但他疏通小清河的开河之功,不但给山东内河航运史留下影响深远的一笔,而且元代泰定元年进士,累官翰林直学士的大都宛平(今北京市)人宋褧,过小清河时,见小清河水清、岸绿,华不注山高峻陡峭、气势不凡,不由得诗兴大发,即兴作七言绝句一首,入乾隆《历城县志》:华山高耸鹊山东,一带烟霏翠接空。安石从来多雅兴,却如新妇闭车中。山东沿海,自古盛产海盐。而小清河为盐而生,直通大海,是将海盐运往中原的唯一水上航道。因此,小清河又称作“黄金水道”。在这条“黄金水道”上,不但建有停放船只的码头,而且沿河还开设了许多渡口。明代陕西临洮知府赵贯台之父、山东平阴的诗人赵方曦,以清雅的韵调,凝练的语言,诗写小清河某一渡口的月色:古渡清河水漫流,溶溶月色玉光浮。棹将一艇芦边去,不减黄州赤壁游。这首七言绝句,笔锋洗练,意境自然,诗题《古渡月色》,亦入乾隆《历城县志》。第一句开门见山,紧扣诗题,用一个“慢”字,诗写静态的古渡和动态的河水,既点明地点,又言河水清澈、从容,汩汩缓流,反映出诗人安详、闲适的心情。第二句的“溶溶月色玉光浮”,诗人用“溶溶月”、“玉光浮”,进一步渲染小清河的清幽,着意提升古渡月下的意境。第三句的“棹将一艇芦边去”,诗人以动取景,展现出岸边芦草丛生的实景,像幻影,又不是幻影,从而衬托诗人的澹泊心境。而第四句的“不减黄州赤壁游”,诗人借用苏东坡的《赤壁怀古》,将景色移换,称赞渡口,可与黄州赤壁共美。今之历城唐王镇的老僧口村,史上曾是小清河的一个渡口。金代山东历城的王绘,字质夫,熙宗皇统九年,即年的进士,官至太常卿。大定十八年,即年,时任德州刺史兼军州知事的王绘,应邀撰写《大圣院记》,他在详述大圣院位置时,根据《济南图经》之记载,称大圣院在“老僧口镇”。而老僧口镇,“在闻韶驿东北七十一里”。闻韶驿,以大舜之韶乐而命名的古代驿站,位于济南大明湖畔。他说,老僧口镇本是小清河的一个渡口,后唐清泰二年,即年,渡口“变身”,由渡口而成为一个人口密集、相对繁华的村落。据说,村中遗有汉代石刻画像、北魏石雕佛像、人工夯筑的台地,庙台之上有一古柏,三四个成年人牵手方可合抱,等等,由此可见,村落之古。除老僧口,华山的埝头有可能也是小清河的一个渡口。从李攀龙的《送许右史之京》诗中,可以推测到:金舆山下小清河,河山朱楼叠素波。此日为君西北望,浮云不似客愁多。金舆山,即华不注山,埝头在其山北。若埝头不是渡口,李攀龙送许邦才进京,何以诗言“金舆山下小清河,河山朱楼叠素波”呢?虽然,小清河是通往山东半岛的唯一水路交通,但命运多舛。由于黄河的多次决口、泛滥、冲淤,小清河也随之水患频繁,河道经常淤塞,影响到了通航和泄洪。明代的永乐、成化年间,曾有过小清河大规模的清淤、疏浚,但自嘉靖之后,小清河的历城段,河道经常淤塞,逐渐走进湮废,因而明末山东历城人、时称“真儒名世”的刘敕,在其编著的《历乘》志书中,称“刘豫之运河,今迷其故道”。也就是说,历城段的小清河,河道已经淤塞的找不到踪影。因此,清乾隆年间,再次进行疏浚整修,从而使小清河的盐运,再次达到鼎盛,呈现出盐商云集、盐店林立、舟楫繁忙景象,正如清代诗人王初桐所咏:泺口腥风圆月天,海鲜新到利津船。东人最重泺河鲫,贩进城来更值钱。然而,到了清道光年间,浙江仁和(今余杭)的孙兰枝,腊月将近时,从北京出发,前往海门,途经小清河,见到的又是另一番景象:黄沙十里冷云堆,驶快年光落照催。树脱村围悬岸出,冰寒人踏大河来。隆冬腊气都成雪,终古天心尽在梅。此去海门多少路,水应流到即春雷。而时任山东候补道的陈锦,《行经七里堡》时,仍对黄河水患、小清河填淤,忧心忡忡:十年争识陆沉灾,天上黄河去复回。太史大书齐有水,比闾惊见里而栽。重渊示警龙先跃,华表求仙鹤未来。寄语南山休孟浪,小清填淤可曾开?果不其然,清咸丰五年,即年,黄河在河南兰考决口,大水漫流之处,淤积起了大量黄沙,从而抬高了河床,使许多河道为之冲断、淤废、迁改。小清河亦在其中。于是,时任山东巡抚的张曜与道台兼东海关监督的盛宣怀,于年调集十万民工,挑淤培埝,增筑堤坝,疏浚河道,历经三年竣工,从而使中断航运一百七十多年的小清河再次恢复通航。光绪三十年,即年,历城知县徐炳瑞为增容小清河水量,在西郊睦里庄修建水闸,并裁弯取直,开挖新河,引玉符河水入小清河,基本形成现在的小清河。所以,成书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山东省志》,在其“水利志”称:“小清河源起济南市泉群。光绪三十年,于济南西郊睦里庄玉符河东堤建闸,引玉符河水东流入小清河,自此小清河上源向西延至睦里闸。”虽然,小清河,因泉而生,因盐而盛,也因黄河而衰,但它积淀的文化基因,却从未中断。千百年来,它守望根基,存活于历城,涵养出闵子骞、辛弃疾、李清照、赵孟等无数名士,孕育出管鲍之交、鞭打芦花等许多人文典故,还诞生出许多流传后世的文学作品,从而使小清河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区域。如今,它又日新又新,再现昔日风采,充满活力。郭光明(男),山东济南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校园散文诗协会理事、中国旅游文学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理事、济南市作协全委会委员、济南市历城区作协副主席,山东文学院第十六届中青年散文作家班学员,《散文选刊》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于《散文选刊》《山东文学》《时代文学》《鸭绿江》《北方文学》《长江丛刊》《大众日报》《联合日报》《山东工人报》等。著有《心灵隽语》《一窖浓郁的陈年美酒》《郭光明散文选》散文作品集、编著《历代诗人咏历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