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这首无比悲壮有志难伸的临路歌是李白的绝笔,在死亡面前,诗人回往一生,死不暝目,觉得自己像大鹏一样,虽然死了,但是大鹏拍打翅膀的余风还要存在世间很久很久,但是也感叹世态炎凉,想起了孔子哭麒麟的故事,自己老泪纵横,心想着,现在孔子死了,又有谁来哭大鹏呢?
唐玄宗杨贵妃李白胸怀大志,不管什么时候,都想着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年少轻狂,自比大鹏,揽三山五岳,也找关系走后门,应该是贺知章和玉真公主盛赞李白,玄宗安排李白做了三年官,诗人放荡不羁藐视权贵,喝醉了啥话都说,口风不严,所以后遭排挤,玄宗赐金放还。安史之乱后,隐居庐山。永王李璘派韦子春多次相请帮其做事,可惜永王兵败,当永王兵败后,自己也受到株连,李白好多朋友身居高官包括高适等人却无一援手,幸好郭子仪出面,流放夜郎,不然李白也许真就杀头了。后来朝廷大赦天下,李白也获得自由,回到金陵宣城一带,此时的李白早已没了英姿风发之气,靠投亲访友过生活,就和要饭差不多,实在吃不上饭了,李白投奔当涂的李阳冰,终了余生。
永王李璘总结诗人一生,除了在长安做了三年诗待诏,其余基本上就是过流浪的生活,除了朋友接济外,应该也是以诗换酒,卖字求生,诗人从来就没有妄自菲薄,只要一有机会,就想一展抱负,为国建功,为朝廷郊命,只可惜未能如愿。
当涂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他思维跳跃,天马行空,不管看山水风景还是人,从来都是美好的,对任何事任何人不设防,总觉的人和人交往要以诚相待,不需要带上面具示人,诗人在一次次的磨难面前,也受到了重重的打击,也怀疑过人生。但从不自报自弃,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直到走投无路来当涂后,喝酒成了李白的追求,他消沉了,也绝望了。
当涂李白和李阳冰当诗人去当涂时,好面子的李白还没说要留住当涂,临走才写了一封信,信很长,摘录后面的几句,小子别金陵,来时白下亭。群凤怜客鸟,差池相哀鸣。各拔五色毛,意重泰山轻。赠微所费广,斗水浇长鲸。弹剑歌苦寒,严风起前楹。月衔天门晓,霜落牛渚清。长叹即归路,临川空屏营。”现在读起来也觉得诗人无依无靠,走投无路之感,诗人先啰啰嗦嗦的说些别的,最后实在没为法了,才说自己没什么地方去了。李阳冰看到信后,才知李白己没了去处,安排其住了下来。
李白墓在当涂,六十多岁的李白,寄人篱下,又病疾缠身,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天天喝酒买醉,以往的凌云之雄心,定国安邦之策也只能在梦里才能实现了。
李白墓又到了月圆之夜,李白又喝醉,在似醉非醉中写下了绝笔诗临路歌,跌跌撞撞地跑到船上赏月,醉熏熏的眼中又明亮起来,脑子又醒起来,想想自己这一生,想想这国家和百姓,满是困苦,他不想再苟活下去了,起身带着理想和抱负投江而死。李白解了,但诗人的影响却像诗中所言,馀风檄兮万世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