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西泠印社首位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并称清末海派四大家的吴昌硕是一位在近代书画、篆刻领域都非常重要的人物。而他不仅本人是集诗、书、画、印为一身的全才,更是培养了多位艺术人才。像是齐白石、王一亭、潘天寿、陈半丁、王个簃、赵云壑等多位现代艺术大师都曾经接受过他的教诲。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他的入室弟子,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西泠印社副社长的王个簃。
王个簃原名王能贤,后省去能字,易名王贤,字启之。个簃是他的号,后以号行。祖籍江苏省海门市,是著名的篆刻家、美术教育家和书画家。王个簃出身书香门第,自幼爱好书画、金石、诗文。从南通中学毕业后,在城北高等小学教书。
在闲暇的时候,王个簃常常和同样喜欢美术的同道们在一起做诗、习字、刻印、作画。他尤其崇拜吴昌硕,喜爱他的绘画和篆刻作品。他当时求教于南通书画家李苦李,并拜托他将自己的作品带给吴昌硕看。而吴昌硕对他的作品也是颇为欣赏,每次都会写上详细的评语。而这无疑是给了王个簃很大的鼓励,所以在他29岁的时候,带着一把古琴和一些书画作品离开南通来到上海,到吴昌硕的家里给他家的小孩子当家庭教师。
而吴昌硕也收了王个簃为弟子,他喜欢在夜籁人静时,和王个簃交谈,讨论当天所画作品的意见。他们常常一起到浙江塘栖、杭州等地游历,师生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而在吴昌硕的教育和指点之下,王个簃的艺术造诣也是更上一层楼。年,王个簃的两幅国画作品《刀鱼》、《瓜菱清暑》被选上参加伦敦、柏林举办的中国绘画展览,前者获奖,后者由德国东方博物馆收藏。又过了两年,他和和王一亭、张大千、钱瘦铁等人出访日本。在解放前,王个簃在上海举办过两次个人画展。
解放后,王个簃先后担任过上海画院副院长、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术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文史馆馆员,全国政协委员等多项职务。并分别于年和年赴日本访问。同为吴昌硕弟子的沙孟海这样称赞王个簃:游刃从容,不假矫饰,烟云舒卷,莫可方物。以及下笔开生面,垂名动万年。
王个簃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书、画、印三个方面。王个簃的画以花鸟为主,其国画创作深得吴昌硕画风之精髓,并吸取了青藤、白阳、八大山人、石涛等明清诸家之长。他的画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善以篆籀之笔作画,这个篆籀之笔指的是篆文和籀文所用的笔法,和他在书法及篆刻上的成就分不开的。
晚年的王个簃被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所感动,特意为每一位队员专门做了一首诗画了一幅画。他还将自己收藏的上百件古代绘画和吴昌硕的书画精品、手稿等捐献给国家。王个簃十分关心家乡的建设,他曾向县政府赠送他的代表书画作品,包括海门中学在内的十几家单位都收到了他赠送的作品。
王个簃一直十分关心祖国的和平统一问题。年10月,江苏省举办海峡两岸江苏书画家作品展览,此时已经90多岁高龄的王个簃仍然坚持拿笔写下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表达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期盼。而就在同一年的十二月,他因病在上海离世。他留下来的作品、收藏品等被南通市个簃艺术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