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几乎被“神化”,以至于多智近乎妖,似乎无所不能,那真是入得了朝堂,上得了战场,闲暇时分还喜欢搞点儿封建迷信。
这样的描写自然过于夸张,诸葛亮再厉害也只是个凡人,他也没有修仙炼气,《三国演义》的相关描写看看就好,千万不能当真。
要想了解真实的诸葛亮,还得看以《三国志》为代表的正统史籍,陈寿对诸葛亮相关事迹的记载还是很让人信服的。
虽然如此,有的人对陈寿对诸葛亮的部分评价也不是完全认同的,尤其是关于诸葛亮的统兵能力,陈寿认为“非其所长”,有相当一部分人都认为这个评价不甚恰当。
诸葛亮的军事成就
陈寿作为一代治史大家,被裴松之称赞“铨叙可观,事多审正”,他对诸葛亮的评价并非空穴来风。
纵观史籍,与小说中蜀汉集团什么战争诸葛亮都要大出风头一番不同,诸葛亮在真实的历史中亲自指挥的战争并不算如何多,主要就是蜀汉南征南中,以及之后的北伐曹魏的一系列战争。
而在这些战争中,尤以诸葛亮北伐次数最多、声势最浩大,对蜀汉的重要性也相对较高,但偏偏诸葛亮先后五次北伐都没有取得较大战果,虽然算不上无功而返,但也绝对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只能眼睁睁看着蜀汉江河日下。
所以客观来说诸葛亮在军事上取得的成就实在有限,远没有韩信、孙武这些顶尖名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风采,所以也才有了陈寿在肯定诸葛亮治国才能的同时,认为统兵“非其所长”的评价。
其实细数诸葛亮独立指挥的战争,诸葛亮所取得的胜利也有不少,在蜀汉建立之前,诸葛亮跟随刘备,就先后在赤壁之战、平定蜀地等一系列军事行动中立下不少功勋,不过此时的诸葛亮还是以出谋划策和镇守后方为主,偶尔带兵出征也并不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并不能完全体现出诸葛亮的统兵能力。
诸葛亮真正挑大梁指挥军事行动还是在刘备死后,当时身为蜀汉顶梁柱的诸葛亮成为蜀汉军队实际上的最高指挥官,他首先出兵南中,轻而易举的讨平了南中地方势力高定、雍闿、朱褒等人发动的叛乱,战后还先后征召青羌等少数民族勇士组成一支擅长山地野战的劲旅“无当飞军”。
此后便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诸葛亮北伐了,在一系列的北伐战争中,诸葛亮领导蜀汉军队先后斩杀王双、张郃等人,其中张郃还是“五子良将”之一,曹魏集团赫赫有名的名将,蜀汉形势最好的第一次北伐就算毁在他的手里。
除此之外,蜀汉也不是一无所获,在蜀汉第三次北伐当中,蜀汉顺利夺取了武都、阴平二郡。
而曹真、司马懿等人在公元年针对蜀汉发起的攻势也被诸葛亮顺利挫败,至于郭淮、费瑶等人也先后在蜀军面前被打败,就连之前用兵无往不利的司马懿在蜀汉军队面前也多次吃瘪,以至于因为采用防御策略而被部分魏军将领称为“畏蜀如虎”。
如此一看,虽然蜀汉从大局上来看并未在对魏战场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也算局部小胜利不断,而曹魏一方在蜀汉的凌厉攻势下也绝非游刃有余,而必须小心谨慎的应对。
除了这些实打实的战绩之外,诸葛亮在军事器械发明和军事理论创新上都有突出的建树。在军器研发上,最为著名的两项发明分别是木牛流马以及诸葛连弩,虽然这两样军器没有流传下来的实物,但如今很多人依然认为诸葛亮发明它们历史上确有其事。
而在军事理论方面,诸葛亮先后著有《将苑》、《法检》、《军令》等军事相关著作,在军事领域对于军法赏罚、军队道德、将领才能等方面都有精妙的论述和优秀的观点,还曾创制“八阵图”等阵法,虽然真实的八阵图可能没有后人想象的那么神通广大,但也是一种十分优秀的军事阵法,后世诸如马隆、桓温、李靖等名将都对此颇为推崇。
怎样看待诸葛亮的统兵才能?
以上种种似乎都证明了陈寿的评价有失偏颇,后人也多有如此认为者,甚至还有人为陈寿的评价不恰当找到各种原因,譬如有的人认为陈寿的父亲曾经在诸葛亮手下遭遇“髡刑”,也就是被剃光头,由此陈寿怀恨在心,做出了不实的评价。
还有的人认为陈寿一介书生纸上谈兵,不知兵事,不能准略无误地了解诸葛亮军事才能得玄妙,所以出现了认知偏差,唐太宗等人就持如此观点,认为“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
其实在笔者看来,“非其所长”这个评语对也不对,具体就要看从什么角度来说了,如果将诸葛亮的统兵能力与他的治国能力做一个内部对比,那么他在军事方面显然是要逊色于他的治国才能的,这个“非其所长”并非偏颇失当。
用陈寿自己的话说,诸葛亮治国“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在蜀汉范围内达到“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的效果,将诸葛亮誉为“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与这样出色的治国能力相比,久久无法克敌制胜的军事才能自然显得略有不足。
但如果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与其他人相比,这个评价又显得很不恰当。除了上文提及的那些军事成就之外,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还可以通过与他对敌的将领体现出来,与诸葛亮沙场对阵的都是谁?那是曹真和司马懿,那都是一等一的名将。
曹真作为曹魏宗室支柱,曾经统领曹魏王牌军队虎豹骑,在曹操征讨汉中、曹魏镇压叛乱胡人的河西战争、曹丕南征东吴等一系列战役中都有突出表现。
而司马懿更是了得,除了夺权时的阴险狠辣,司马懿也是不可多得的一代名将,割据辽东的公孙渊、阴谋叛乱的孟达都被他轻而易举地收拾了。
面对这两个人,一般人连一集都活不过,而诸葛亮在面对这两个人时却一点儿不虚,从没让他们讨得了多少便宜,这样的本事你要还说他军事能力“非其所长”,你让孟达、公孙渊、张进、孙盛等人情何以堪。
结语
陈寿其实对诸葛亮的评价那是相当高了,而且还有一点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在整部《三国志》中,除了刘备、曹操、孙权这些帝王之外,只有文、武两个人自己及其子嗣独占一传,一个人是诸葛亮,而另一个人则是陆逊,由此也可看出陈寿对诸葛亮的推崇。
虽说陈寿对诸葛亮统兵能力的评价或许不甚全面,但要以此认为陈寿治史不严,那也是不对的。
参考文献:
《三国志》、《诸葛亮集》、《唐太宗李卫公问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