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雷达财经,作者
张凯旌,编辑
深海
3月18日,话题#李亚鹏#冲上热搜,原因系两日前,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对其被控“欠债万元”一案作出判决,判定李亚鹏和其兄李亚炜向北京泰和友联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泰和友联”)支付万元及利息,并驳回泰和友联其他诉求。
李亚鹏代理律师对此回应称,“本案属于普通的商事纠纷,目前尚在司法程序中,此一审判决并非生效判决。”
值得一提的是,网传录音显示,李亚鹏败诉之后称,“我们已经无路可走了,你们需要我一个什么样的保障,我给你们一个保障,需要怎样我都可以,需要我跪下、趴下都可以。”对此,李亚鹏方予以否认。不过,媒体证实,该录音是李亚鹏本人,但并不是本次败诉。
雷达财经注意到,01年,已经是李亚鹏和上述万债务缠斗的第六个年头,作为从商后首个切入的地产项目,位于云南丽江的雪山艺术小镇承载着这位成名演员对商业的无限幻想。然而现实是残酷的,雪山艺术小镇高调开工,却被低价转手,00年上半年,这个项目仅卖出了6平方米,还不到存量的千分之一。雪山艺术小镇惨淡收场后,李亚鹏很快提出“中国文谷”概念,并在三年内接连投资了郑州文谷、赣州文谷,但是结果基本与雪山小镇殊途同归。
“在北京买几套房子,现在身价早翻倍了”,有网友评论道。
祸起9年前投资
李亚鹏欠债万元,还要回溯到01年的一桩投资。
年,丽江雪山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雪山公司”)成立,据媒体报道,彼时李亚鹏与其兄李亚炜和友人孙海浩共出资万元,其中李亚鹏出资万元,占股90%,是雪山公司名副其实的大股东。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的一份判决书显示,01年1月9日,雪山公司与泰和友联签订《项目合作框架协议》,约定双方合作完成“雪山文苑”项目,由泰和友联出资万元对雪山公司进行注资,并获得其10%的股份。
对于泰和友联来讲,这本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协议》规定,雪山公司同意对泰和友联的利润分配方式,按照固定收益加超额利润进行。
若本项目发生亏损,其所实际发生的亏损全部由雪山公司原股东独立承担;若本项目的实际利润低于雪山公司在签订本协议时提供的项目测算财务报告,则雪山公司保证泰和友联实际获得的全部权益不低于1亿元,项目开发周期为3年;若开发周期超过3年,限期后将由泰和友联先行收回约定的固定权益收益万元。
行业人士认为,李亚鹏公众人物身份做背书,加之颇高的保底收益,是泰和友联入股的直接原因。
李亚鹏没想到,这只是自己投资失败的开始,泰和友联没想到,这笔投资就如同打了水漂,九年后都没收回。
借助雪山项目,李亚鹏完成了华丽转型。年9月,他与王菲正式离婚;两个月后,李亚鹏现身丽江,首次以中书控股董事长、雪山公司董事长的身份杀入资本圈。据报道,他的“雪山艺术小镇”将进军文化艺术主题旅游商业地产,总投资额将达到35亿元。
天眼查显示,年时中书控股的注册资本为万元,李亚鹏的母亲张萍持股比例达95%,另一位股东则是李亚鹏多年的财务伙伴曹芝梅。
年时,李亚鹏还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彻底退出娱乐圈,专注从商、慈善事业。
然而三年一过,局势急转直下。年4月,李亚鹏因运营不力,将自己、李亚炜以及关联方所持有的雪山艺术小镇51%股份,以1.亿转让给上市房地产公司阳光。
对此,泰和友联并不同意。如果依上述方案执行,泰和友联高价买入的股份不仅在三年间没收获应有的利润,反而还会被低价贱卖。
为了让泰和友联同意这笔买卖,李亚鹏提出几项条件,其中包括原有的固定收益万元依旧会如期支付。
百般恳求下,泰和友联同意了李亚鹏的计划,在一份李亚鹏、李亚炜、中书公司共同向泰和友联出具的《承诺函》中,李亚鹏一方承诺于年7月支付万元的到期债权,若确有困难可于年7月5日前支付万元,余款于年1月5日前支付。
李亚鹏并没有兑现承诺,几次催款无果后,泰和友联向法院提起了诉讼。相关法院对该案的审理历经一审-二审-重审-再审等过程,每一次法院都认定,李亚鹏一方应按承诺履行付款义务。
“一般民商事案件普通程序审限是6个月。因为李亚鹏是香港居民身份,本案适用涉外程序,审限没有限制,因此理论上案件存在被无限期拖延的可能。”泰和友联的律师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值得一提的是,李亚鹏在一审应诉前,才注销内地身份证,成为香港居民。
3月16日,北京朝阳法院再度一审落槌后,李亚鹏方回应称,“此一审判决并非生效判决。我方将依据事实和法律提起上诉。”目前,李亚鹏仅欠款所产生的利息已达上千万,还不包括诉讼造成的利息损失。
李亚鹏要跪下?
雷达财经注意到,3月18日,媒体针对李亚鹏与泰和友联公司官司的报道引发了舆论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