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票房6天破24亿,贾玲的

1

贾玲首次执导的电影《你好,李焕英》火了,截止到2月17日为止,《你好,李焕英》上映6天票房24亿,贾玲凭借这部电影成为中国票房最高的女导演,可喜可贺。

许多人很好奇,贾玲是个小品演员,第一次当导演就能拍出这么高票房的电影,逆袭成为春节档的黑马,是观众缘太好,还是运气好?

贾玲说了,这部电影是送给妈妈的礼物,妈妈还不知道她是喜剧演员,也从来没有看过她上台表演。

电影有两个花絮,看着就想落泪,第一个是贾玲和沈腾在台上表演二人转给年轻时的妈妈看,妈妈在台下笑得开心,贾玲眼里含着泪花,努力做出搞笑的表情,想让妈妈更高兴。

第二个是贾玲握着病房中妈妈的手,还没开拍,贾玲就趴在妈妈身边哭得像个泪人,就连饰演妈妈的演员,也感动得热泪盈眶。

好的电影,首先要感动自己,妈妈永远藏在贾玲心底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她想用电影的方式,和妈妈见面。

电影的选址在湖北襄阳,是贾玲的故乡,回到妈妈年轻时所在的化工厂,和妈妈成为闺蜜,帮妈妈获得幸福,是贾玲的私心。

有人说,贾玲火了是靠运气,其实她成名前也经历了很多辛酸,也曾跑过龙套,经历过不少人间冷暖。

2

贾玲出生于年的湖北襄阳的宜城市,她的父母都是化工厂工人,贾玲还有一个姐姐,他们家的家境虽不富裕,但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贾玲19岁那年,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学相声,贾玲姐姐叫贾丹,比贾玲大5岁,为了成全妹妹的学业,贾丹没有再继续上学,选择打工供妹妹读书。

贾玲刚上大学一个月,家里就传来噩耗,贾玲父母为了赚更多的钱给女儿上学,她的妈妈从两米多高的稻草垛上摔下来去世了。

等贾玲赶到的时候,是在火葬场见的妈妈最后一面,她的天都塌了,她和姐姐抱头痛哭,成为心里抹不去的伤痛。

毕业后,贾玲住过元一个月的民房,也住过阴暗潮湿的地下室,关掉灯就伸手不见五指的那种,为了赚钱,她接过7元一场的表演。

为了生活,贾玲把自己的随身听卖了20元,因为她不想再向姐姐要钱了。

为了供贾玲读书,贾丹打了9年的工,每个月元工资,就给她寄,而贾玲爸爸把房子都卖了,算得上是砸锅卖铁也要供她读书。

贾丹不忍心看妹妹吃苦,让她回来考公务员,工作稳定,也能和家人在一起,一个女孩子漂泊在外太辛苦了。

贾玲不想前功尽弃,她想留在北京发展,尽管那时候的她,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可她来了北京以后,见过世面就不想再回到原点。

贾玲问冯巩老师的意见,冯巩是贾玲的伯乐,他觉得贾玲有喜剧天赋不能被埋没。

冯巩找到贾丹说,你放心,我会帮她解决吃住问题,没饭吃到我家吃,没地儿住,老师给她找地方住。

3

在这里要谢谢冯巩老师,他是贾玲人生中的贵人,如果没有他的慧眼识珠,也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宝藏女孩贾玲。

后来,冯巩会给贾玲介绍一些小的商演活动,贾玲的台风逗趣幽默,收放自如,打破了只有男人才能讲相声的传统,女人讲相声一样行。

贾玲在一些商演活动中表现不错,已经赚到一些钱,她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也遇到了爱情。

年,冯巩推荐贾玲参加央视春晚,贾玲首登央视春晚,和白凯南搭档说相声《大话捧逗》,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还没有到大火的程度。

贾玲慢慢的转型变成喜剧演员,参加综艺节目《百变大咖秀》模仿刘欢老师、玛丽莲梦露,都模仿得惟妙惟肖,令人捧腹大笑。

贾玲还参加了《欢乐喜剧人》,彻底释放了她的天性,她不怕扮丑,演什么像什么,和沈腾一样,成为了一个长在观众笑点上的女喜剧人。

贾玲变胖的原因,也是希望能给自己的喜剧形象加分,胖成为贾玲的标志,让越来越多的观众记住了这个胖胖的女孩。

成名后的贾玲,表面上看起来乐呵呵的,经常没心没肺的大笑,可是她的心里永远缺一角,那就是妈妈的突然离世。

还没来得及说一声再见,妈妈就匆忙离去,贾玲把对妈妈的思念,写成了小品,在小品中,贾玲和妈妈成为闺蜜,回顾了妈妈的一生。

4

贾玲的这个小品感动了很多人,贾玲就想着把妈妈的故事搬进大荧幕,她亲自写剧本,想让更多观众认识李焕英。

没想到贾玲成功了,电影《你好,李焕英》上映六天,票房已突破24亿,豆瓣评分8.2,远超春节档其他电影。

在电影院,我看到几个大男人哭得稀里哗啦,网上许多人都说,哭湿了口罩,太好笑了,也太好哭了。

谁都没想到一部小成本电影,竟然打败了高成本的大制作电影《唐探3》,说明现在的观众情感更细腻,亲情是每个人心里最柔软的东西。

这部电影有煽情、有喜剧、有反转,还有悬疑,许多细节都值得回味,比如李焕英的绿皮衣,敞篷桑塔纳的车牌号,以及贾玲穿的小狗图案衣服,背后都有故事。

贾玲用自己的方式,与妈妈的见面方式太催泪,我们比她幸运的是,我们大多数人双亲健在,过年回家一句爸妈我回来了,就可以吃上热乎乎的饭菜,和爸妈聊天,享受亲情的温暖。

回顾贾玲的辛酸成名史,我发现她的成功并非是偶然,我悟出了一个道理,成功的路上需要三要素,天分、努力、坚持,你要相信自己行,你就一定行。

关于亲情,我想说的是,人生最大的遗憾是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我劝你,尽孝要趁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