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全球电影票房亿,而中国就贡献了亿!
这份看似醒目的年终答卷,却揭示了电影市场逐渐扭曲的主观价值判断。
众所周知,年中国电影涌现出了很多 的作品,先是《你好,李焕英》破了票房记录,随后一部《 》更是破了影史记录。
不能否认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报复性”观影的结果,但是也客观反映出了中国电影强大的市场能力。
对于电影从业者来说,一部电影的好坏票房是决定因素,但是对于整个市场发展来看,创意和口碑才是关键所在。
从年豆瓣年度榜单来看,中国电影在这一年纵然票房出色,但是整体质量却呈下滑势态。
票房与口碑成了今年难以融合的矛盾点!
01年的电影榜单,有失望也有惊喜
前五名的电影中,有两部中国台湾电影和一部戏曲片,剩下两部内地电影,一个动漫作品,另一个就是《你好,李焕英》。
《你好,李焕英》可以算是上映时间最长的作品了,为了“赚够钱”冲击票房 ,制片方攒足了劲加档期。别的电影都是按星期算,这部电影直接搞了个“季度加档”。
因为疫情频繁撤档,最终能够与观众见面,《你好,李焕英》已经被修改过无数次。影片的效果可能不是 的,但呈现出的热度一定是今年 的。
多万人打出了7.8分的成绩,这在豆瓣上算不得出色但也 称得上 。
最近一些年,豆瓣评分逐渐被大家“诟病”,但一百多万人的说服力还是能够体现出这部电影的品质。
《你好,李焕英》以喜剧做支撑,落脚在母爱,胜在真实与虚幻的结合。
对于母爱这个话题,电影拍不好就是“俗套”,拍好了就是“共情”,而《你好,李焕英》采用反转式的结尾,开创了一个新的套路“爱与被爱”。
《你好,李焕英》豆瓣评分7.8,排名年度第三。这个位置值得信服,但是这个分数确实不配第三名。
02中国台湾电影的崛起?
中国台湾电影逐渐走心走实的作品,越来越被观众认可了。
《孤味》带有浓郁的台湾风格,讲述了一段平凡普通又暗藏汹涌的家庭片。你很难相信,这竟然是一位新人导演的作品。
所谓的“孤味”在台湾就是专门只做一道菜的小店,这种隐藏于闹市的商家,忍受着喧闹却甘心坚守着自己的孤独。
影片不断在重复着炸虾卷的动作,母亲林秀英靠着这门手艺养活了三个孩子,却始终没能在自我认同上与亲人一致。
林秀英过分地严格要求自己,导致丈夫忍受不住,屡次偷腥。但是那份20多年前的离婚协议却一直被她珍藏于心。
几十年后丈夫去世,林秀英接到通知书后才明示了这段看似孤独的婚姻。
《孤味》深度挖掘了社会群体中的一类人,这些保持自我的生活方式很难与别人分享,甚至不能被婚姻接受。
一边是丈夫出轨有名无实的婚姻,一边是林秀英存于幻想的一丝期盼。
《孤味》诠释了另一层婚姻的味道,不同寻常却浓厚悠长。
这部电影以8.1分的成绩排在了豆瓣年度榜的第二名,略显意外。
03国漫崛起还是还是炒作?
年的电影榜首被一部国漫霸占了。
没错它就是最近“眯眯眼”事件的另一个获利者《雄狮少年》。
不少人调侃这部动漫才是国产水准与艺术的 境界,摒弃了好莱坞式的情节与动画效果,充满了中国风格的人情味。
《雄狮少年》 轮点映的时候几乎被吹爆了,甚至专业人士号称能破20亿票房。
结果上映数周票房都没有破一个亿,与被它鄙夷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差之千里。
《雄狮少年》在现实与虚幻中体味着平凡与梦想,每一个角色都是活生生的存在,从车水马龙到生活百态都格外深刻。
这部电影无论是艺术效果还是对深度的挖掘都极具代表性。但意外的是,整体造型采用了“眯眯眼”的形式,受到了各方的争论。
“眯眯眼”这种视觉的认知一开始是外国人的审美代入。中国人审美与外国审美的碰撞势必会带来一些反感,但 不是褒贬就可以简单平和掉的。
从“三只松鼠”事件,再到本人发声讨要公平,“眯眯眼”已经成了矛盾问题。
所谓的外国人眼中的“美”和中国人眼中的“丑”,只是一个主观的判断,何必上升高度呢。
“眯眯眼”本身没有错,可能错的是我们的心态吧。
《雄狮少年》敢于采用世俗相反的角色外观来挑战观众底线,也算是一个大胆的举动,但这 不能否定它本身出色的品质。
作为年评分 的电影,《雄狮少年》以8.3分的成绩领跑,但这份答案与最终的票房似乎格格不入。
好口碑与好票房兼得变得越来越难了,优质的作品就要面临赔钱的风险,一味地追求票房打造热度成了众多商业片的潮流。
年,拿得出手的中国电影真的不多了,相比于外国百花齐放的现状,我们是不是也该自我反思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