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本是奥运冠军,可一场失误,却让他背上骂名。
退役后,他选择以企业家的身份东山再起,成功夺回最初的辉煌,身家百亿。
他就是李宁,独揽枚金牌,至今地位无人撼动。
(李宁)
年,25岁的李宁遭遇了人生第一次滑铁卢。
那年9月17日,韩国汉城举行第24届奥运会,李宁作为中国男子体操队队长,出征参赛。
奥运会开幕前,李宁高昂着头颅,接过奥运圣火,国人早已热血沸腾。
此时的李宁,不再是李宁,而是全中国翘首以待的民族英雄。
在此之前,4年前洛杉矶奥运会上,21岁的李宁为中国争了口气。
他独揽3金2银1铜,手握6张奖牌荣归故里,成为那年奥运会最大的人生赢家。
那年,中国体育代表团斩获15枚金牌,是前所未有的战绩。
就连当时的媒体,也抑制不住激动的情绪,大篇幅报道:
“东方巨人在年的洛杉矶宣布自己的醒来。”
而这一切,最大的功臣非李宁莫属。
李宁的出现,让国人看到久违的希望,期待着他能一雪前耻,替中国拿回颜面。
因而,年韩国汉城奥运会,大家将筹码纷纷押注于李宁身上。
他们挤在电视机前,屏息凝神等待李宁出场,再创辉煌。
当时,甚至有媒体已经写好通稿,准备抢着第一时间祝贺李宁夺冠。
然而,令他们没料到的是,手头的这份通稿并没有机会刊登出来。
那天,随着播报员的介绍,李宁自信的走上台,台下教练大气不敢出一口。
他一蓄力抓住吊环,绷直双脚往前跃,深呼吸几口,双脚在半空中画了个半圈,整个人倒立准备跳。
结果,往下跳时,双手失力,李宁从吊环上摔了下来。
更糟糕的是,他的左脚还挂在吊环上,跳下来差点站不稳。
台下哗然,立刻响起一阵巨大的爆笑声,李宁仍旧强忍微笑,体面离场。
李宁原本以为,这只是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谁知雨越下越大,乃至于最后差点淹死了他。
下一场跳马项目,李宁奋力助跑,双手撑住平台,在上空实现了完美的托马斯全旋。
结果,落地的时候,李宁一屁股坐在鞍马上,李宁苦涩地笑了笑,黯然神伤离场。
从那之后,体操王子成了“体操亡子”,过往的荣耀一笔勾销。
观众最擅长造神,也最善于毁神。
李宁回国下飞机时,工作人员认出他,当众挖苦他:“哪里不好摔,跑到哪摔去了!”
有人写信骂他,将他批得一无是处。
有人甚至“贴心”地为他准备绳子,让他趁早了结自己。
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哪受得了如此恶意的攻击,可他不能反抗,只能憋在心里折磨自己。
李宁只能自嘲:“他们只要金牌,不要运动员。”
运动员吃的是青春饭,而且大多数人吃几口,就再也没能力消化了。
25岁已经算是高龄运动员,他身体各项体能早已退化。
而且,长时间的训练,李宁早就伤痕累累,远没有当初进队时的体力了。
不得不承认,25岁的李宁老了。
可当时,中国青黄不接,翻遍全国上下,找不出一个像样得力的运动员参赛。
教练张健考虑再三,只好再派李宁挂帅出征。
李宁明知自己的身体极限,可眼下除了代表参赛、报效祖国,他别无选择。
出发前,朋友在天坛饭店为李宁饯行,李宁向他大倒苦水,表明自己的无奈。
朋友一惊,他不明白,李宁连自己都没有几分胜算,他为什么还要冒险参加,这不是自找苦吃吗?
“要知道,大家向来是以成败论英雄的啊!
你要是输了,你的一世英名将毁于一旦。”
李宁一口喝下桌上的白开水,镇定地说:
“我不担纲,临阵逃脱,李宁的一世英名才会毁于一旦!”
没成想,朋友的话一语成谶。
然而,当所有人都在抨击李宁时,有个人正抱着鲜花,真诚欢迎他的归来。
也就是这个人,让李宁成功拯救了“李宁”。
汉城之战失利,让李宁一夜之间长大,也一夜之间沧桑不少。
他思考再三,决定将退役提上日程。
年12月19日,大家在深圳体育馆为李宁举办告别晚会。
虽然失意汉城,可当天参加晚会,前来欢送李宁告别体坛的人不计其数。
李宁感激涕零,一时兴起,高歌一曲《挥挥手难说再见》:
“别为我流连,别为我牵挂,
昨天的圣火虽熄,
明天还会点燃。”
晚会结束后,有位神秘好友向李宁献上一双纯金的护手。
一来,他是祝福李宁,二来,他也是另有所图。
他就是李经纬。
李经纬并非池中之物,靠着一份含碱性电解质的配方,捣鼓出一款运动饮料。
后来,他豪气冲天,赞助奥运会,将饮料的名声打得震天响,“中国魔水”的名号不胫而走。
一年产值就可高达5亿元,广告投放值突破万元。
李经纬也是体育迷,将李宁视为偶像。
李宁出了这茬事儿,他对他的热爱不仅没有消减半分,还萌生新的念头。
他希望李宁能够加入他的团队,与他一起并肩作战。
作为退役运动员,李宁选择很多,要么当教练,要么当官。
比起经商,这两条路更稳妥。
然而,李宁却偏偏走了最难的这条路,跟随李经纬下海经商。
李宁加入后,李经纬也特别给他面子,聘请他为公司的特别助理。
说是特别经历,但重点在于“特别”二字。
李经纬对外宣布:
“李宁作为特别助理享受副总经理的待遇,必要时,能够行使总经理职权。”
也就是说,这个特别经理等同于公司副总经理的位置。
李宁的加入,使得李经纬如虎添翼。
一进公司,李宁斗胆献计,提议拍一个体育广告,而他自己就是现成的广告代言人。
奥运冠军亲自出演,这不是妥妥的流量保证吗,上哪儿去找这种好事?
于是,李经纬爽快批准了。
广告效果如李经纬所愿,一经推出,公司饮料当年销售量再跨一个台阶,猛增万元。
拍广告刺激销量,这只是李宁小试牛刀,他要干一件大事,“重回”体坛。
李宁建造了一座平米的厂房,竣工那天,他小心翼翼爬上梯子,亲自挂上广告牌“李宁牌”。
他要让中国运动员穿上中国的运动服,抬头挺胸走上奥运会。
年8月,天安门路上,李宁身穿“李宁”牌运动装,举着亚运圣火,潇洒地向路边的两旁人挥舞。
当时,25亿中外观众围在电视机前,目睹了前奥运冠军的风姿。
也就是那长达一个月的圣火传递,李宁再次拥有名字,“李宁”牌第一次有了名字。
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西班牙残疾射箭运动员里贝罗从轮椅上站起来,向70米远、21米高的圣火台射出一支“火”箭,点燃圣火。
全场一片沸腾,接着中国奥运体育代表团穿着“李宁”牌运动服上场,国人早已在电视机前吼破喉咙。
那是,中国运动员脱下国外体育运动服,第一次穿着自家品牌的服装上台。
这也是时隔4年,李宁兵败汉城后,第一次“站”在奥运领奖台上,大方接受着国外人的瞩目。
那次奥运会,中国逆风翻盘,共获金牌16枚、银牌22枚、铜牌16枚,获得第四名。
(年女子50米自由泳金牌得主杨文意)
冬天夺去的金牌,春天再次将它还给中国,还给李宁。
当天晚上,李宁憋了4年的苦水一泻而出,他痛哭流涕,说:
“那一刻,我体会到了此生最大的荣誉,那种成就感超过了我以前获得的所有奖牌的总和。”
从那之后,李宁对天发誓:“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李宁。”
当时,李经纬公司发展如日中天,李宁颇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快感。
然而,有人却从中“挑拨”,撺掇李宁干“忘恩负义”的事。
年,经朋友介绍,李宁认识了李纪鹏。
李纪鹏一眼看出李经纬公司的弊端,规劝李宁未雨绸缪,趁早与李经纬剥离,不然日后可是要出大事的。
李纪鹏的建议,李宁听进去了,可他也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
毕竟当初是李经纬邀自己入局,自己才有如今的成就。
如果眼下离开,是不是有些忘恩负义?
李宁找李经纬坦白,没成想李经纬果断答应,支持李宁的决定。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
谁都没想到,李纪鹏的预言在不久的将来,竟会成为现实。
只不过,现在的李经纬浑然不知。
就这样,李宁与昔日战友挥手道别,单飞自立门户。
年9月,李宁成立李宁体育产业公司。
肥水不流外人田,有钱自当一起赚,李宁将自家亲戚全部拉入公司。
公司彻彻底底变成家族企业,殊不知,李宁间接悄悄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刚开始,有奥运体操冠军的名誉背书,公司发展顺利,成员之间配合默契。
可是,一山坐着几头猛虎,谁当老大谁当王,这是一个问题。
部门之间矛盾不断,大家也不乐于为公司卖力,只想着坐收渔翁之利,李宁苦不堪言。
年,公司销售额急速下滑。
年金融危机爆发,销售收入坐上速滑梯,比前年减少多万元。
李宁请来专业的管理咨询公司,为公司把脉诊断病情。
对方忙活了半天,向李宁交差。
结果显示,家族式管理成本高昂,间接影响办事效率。
他们提议,实行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化管理模式。
有了处方,事情就简单多了。
擒贼先擒王,李宁苦口婆心劝说妻子陈永妍,说服她离开公司。
妻子也是深明大义的人,主动带头离开公司,家族成员也纷纷离开。
将障碍清除出场后,李宁进行企业改革,引入外资,甚至让出总经理位置。
公司全权交由陈义宏打理,李宁做起甩手掌柜,安心到北大法律系全脱产学习。
猛药一下,公司大病初愈,又恢复生龙活虎的状态,年销售额突破7亿元。
然而,要想真正做到“世界的李宁”,还是差了十万八千里远。
李宁走出北大光华学院MBA班,到全球各地寻找人才。
很快,他撬了班尼路、可口可乐的墙角,挖到了王鹏、徐伟军这两员猛将。
除此之外,李宁与意大利、法国设计师签约,请IBM为公司做战略咨询。
一顿操作猛如虎,注入新鲜活力后,公司销售额迈入10亿收入门槛。
兜里有了钱,李宁也有了做春秋大梦的底气了。
年悉尼奥运会,李宁豪掷千金,赞助中国体育代表团。
当然,他的野心远不止这一点。
开幕式现场,法国运动员并排上场,一亮相就惊呆了在场所有观众。
堂堂的法国,竟然破天荒穿上中国李宁牌运动服参赛。
要知道,当时除了中国,其他国家参加奥运会只瞧得上各种国际名牌。
李宁牌是什么牌子,他们不清楚,但既然法国运动员都穿上了,想必这也是个响当当的大品牌。
为了能让自家品牌在国际舞台上刷存在感,李宁下了不少功夫。
早在年4月,他就开始有意接触法国体操协会,跟对方套套近乎。
最后,协会负责人亚克雷依心服口服:
“在体操运动中,我们宁愿选择‘李宁’,我们认为,在体操领域内,‘李宁’更为专业。”
于是,这桩合作才这么愉快达成。
之后,李宁乘胜追击,赞助俄罗斯代表团和希腊代表团参加第21届夏季大学生运动会。
年,“李宁”出现在雅典奥运会上,西班牙男女篮球队身穿李宁牌运动服,在球场上一展拳脚。
借此,李宁牌收割了一批球迷。
同年,趁着这热乎劲儿,李宁推动公司挂牌上市,打出了漂亮的资本“托马斯全旋”。
结果,刚搭上资本的顺风车,李宁就遇上了强劲的对手。
年北京奥运会,这是在中国自家门口举办的体育盛会,自然举国欢腾。
据官方数据报道,当时全球就有40亿人收看这次奥运会。
可以想见,为了争夺奥运赞助资格,各大企业也是铆足劲儿,拿出看家本领。
李宁也不例外,只不过,他的处境十分尴尬,前有猛虎,后有野兽。
在与某国际名牌切磋中,李宁首次痛失赞助资格,败下阵来。
接着,一国际体育巨头先下手为强,抢先赞助21支队伍,完全没有给李宁留双筷子。
得知赞助双双失利,公司员工们抱头痛哭一场。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北京也是如此,李宁重新振作起来。
上次战败汉城,这口气他忍了,可这次他决不允许自己输在自家门口!
大家目标都是北京奥运会,既然这条赛道对手济济,那自己何不绕道而行,抄近道上岸。
李宁与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合作,规定奥运期间,栏目出镜的记者、主持人必须身穿李宁装。
此外,他还赞助瑞典奥运代表团、阿根廷篮球队等团队,到时他们都会穿着李宁牌出场。
不过,这都是之前李宁玩过的套路,说新也不新,战斗指数恐怕不太强。
对此,李宁使出最后的杀手锏,一招制敌。
比起其他虚招,他自己就是最大的武器。
年8月8日晚上,李宁举着祥云火炬,作超人姿势,升上半空中。
在光影组成的画卷上奋力奔跑,点燃鸟巢。
台下一片欢呼,为他摇旗助威。
这一刻,世界终于将掌声还给25岁的李宁。
20年前,李宁摔下神坛,台下嘲笑声四起,20年后,所有人都在为他喝彩。
回到地面上,李宁双手颤抖,看着圣火,他情不自禁老泪纵横。
泱泱大国终于被世界看见了,一个体操冠军蛰伏多年,终于得到大家认可。
这一年,李宁45岁。
年,吓人的历史再次上演。
受第二波互联网浪潮冲击,李宁严重亏损近20亿元,店铺减少家。
可在这眼皮底下,李宁却花重金聘请体育巨星代言品牌。
这让围观群众一头雾水,不知道李宁葫芦里卖什么药。
别说其他人,就连李宁自己心里都没底。
他只能死马当活马医,希望能借助这位体育巨星的名气,救活公司。
不幸的是,他的如意算盘落空。
从这一年开始,公司连续三年亏损,亏损金额达到31亿元。
这3年间,李宁经常睡不着,熬到深夜,几乎将一辈子的办公室全坐完了。
困难固然可怕,但李宁精神也不是盖的。
年2月,中国李宁首次登上纽约时装周,让大家为之惊讶。
一个无名品牌,历经沧桑终于熬到头,跻身于国际竞技场。
这一年,李宁55岁,可“李宁”才开始迎来属于自己的青春。
正如李宁在社交平台上所说:
“35年后,我们也不输小伙子,身材依旧,衣着更不简单。”
李宁会老,但“李宁”永远年轻。
李宁,不止于体操冠军!
年的失意,李宁花了30年,默默使劲,最后走到台前,向世界吼出“一切皆有可能”。
是的,一切皆有可能,即使命运将我们引到悬崖边上,我们照旧能够绝处逢生。
无论现状如何困难,我们都能找到出路。
根据李宁的经历,我总结出三点应对困境的办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给自己30秒思考时间
当危机发生时,我们很容易被悲观的情绪占据上风,陷入绝望中无法自拔。
情绪可以出现,但麻烦请它晚点出场。
事情发生时,我们应该先关闭情绪反应机制,给自己30秒思考时间。
这次危机真的是死路一条吗?
我是不是没有任何努力空间,去扭转局面?
如果还有转机,我可以尝试哪种方法?
一旦启动理性分析机制,我们会发现,负面情绪就没有任何可乘之机。
第二,给自己积极心理暗示
将脑子里所有的消极观点,全部置换成积极暗示。
例如,“他们不可能给我机会的。”
将这句话换种说法:“按目前来看,他们给我机会的几率很小,但我可以试试扩大几率。”
久而久之,我们就会恍然大悟,那些我们认为难以克服的难关,其实也不过如此。
第三,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