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行军打仗,动不动就是数十万大军统一出动,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一天要吃这么多粮食,假设每人每天都拉一次,堆积的“产物”得有多大,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导致蚊虫肆掠、疾病的传播等等问题,一旦爆发瘟疫,那可是还没见到敌人就先全军覆没了。在古代那种生活条件比较差的环境下,这个问题是怎么处理的呢?其实关于“入厕”的这个大问题,古代都是有统一的处理方式方法的,在军法里会有很严格的处理方案,我国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卷十四~十五》中有记载:城上“五十步一井屏,周垣之,高八尺”,城下“五十步一厕,厕与上同圂。诸有罪过而可无断者,令抒厕罚之。”楼下厕所,楼下猪圈,可谓是生态环保,当做肥料循环利用了。私自在野外解决是严令禁止的,因为这样容易被敌方侦察兵所发现,不但会暴露军队位置,还能被推算出粮草、水源等重要信息,甚至可能会有士兵趁机逃跑。唐代杰出名将李靖在《李卫公兵法》里有过详细记载:“诸兵士每下营讫,先会两队共掘一厕。”每个营区要建一个公共厕所,不能离兵营太远也不能太近,最重要的是要远离粮草和水源,然后选择下风口的位置,并且及时掩埋。然而战区的公厕不可能建很大,不仅耗时耗力,而且一场仗打下来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还有刮风下雨,总会有“水满则溢”的一天,那么还有其他处理的方法吗?答案是肯定的,在古代便有将粪便收集起来,当“生化武器”使用的记录,不仅如此,还给这种武器取了一个很文雅的名字叫“金汁”。金汁的作用有两点,第一是守城时,当攻城者架上楼梯爬上来的时候,对着敌人头上一浇,结果是可以让对方非死即残的,就算能侥幸活下来,留下的心理阴影也是会伴随其一生,使他回味无穷;第二个作用就是把金汁沾在箭上,交战时漫天沾了金汁的箭飞过去,中箭的敌人就算当场不死,几天之后也会因感染而亡。这个武器实在太恶毒了,但是不得不对中华人民的无穷智慧发自内心的钦佩。明朝大将戚继光同样十分清楚军营厕所的重要性,他的代表作品《练兵实纪》中,关于厕所的规定记录得十分详细:“凡白日登厕员役,由各营门将腰牌悬于门上,方准开门而出,毕即还应腰牌,取带回营。”“每马军一旗,每车兵二车,各开厕坑一个于本地方,遇夜即于厕中大小解。天明吹打时,遇起行,则埋之。遇久住,则打扫,候开门送出营外远远弃之。夜间不许容一人出营解手。”总而言之,上厕所在古代军中是一件头等大事,不同军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方法。套用《孙子兵法》里的一句话那就是:军无常形,厕无常式。由此可见,战争中的厕所问题有一套完善的纪律方案,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军厕管理制度不断发展完善,有没有明确规范的厕所管理制度,也是区别一支军队是否正规的重要因素。本文为作者:史上那些人原创,点个赞是给作者最好的鼓励,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