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沉
编辑
孤鸽
很多人可能没有想到,影院复工后,除了万众瞩目的《八佰》,还有一部爱情片成为大赢家,那就是七夕节上映的《我在时间尽头等你》。
受益于甜腻的节日气氛,当天它以2.76亿元的票房力压《八佰》,成为年单日票房冠军。截至目前,票房累计已达4.5亿元。
这部改编自郑执同名小说的电影,由姚婷婷执导,它以手表为纽带,讲述了一个「纯爱+穿越时空」的故事:男主角林格,为了拯救女主角邱倩的生命,一次次让时间倒流,而他的身份却被抹除,身体也变得衰老......男女主角一次次重新爱上对方,却一次次遭遇悲剧。
由李鸿其饰演的林格,角色年龄跨度大,从阳光少年渐至耄耋老人,一生只爱一个人,甘愿为其牺牲付出——李一桐饰演的邱倩,一个外表温柔、性格坚韧的芭蕾舞演员,是爱的起点和终点。
在接受《博客天下》采访时,李一桐谈到,《我在时间尽头等你》穿越时空的设定,吸引了她,「因为在不同时空下人的状态是不一样的」,而邱倩「温柔似水」的性格也是她之前没有演过的,跟自己大大咧咧的性格反差较大,所以接下了这个角色。
入行近五年,从《半妖倾城》里的万妖之王聂倾城、新版《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蓉,到《媚者无疆》里的杀手晚媚、《鹤唳华亭》里的陆文昔……李一桐出演了十多个时代背景、经历和性格都迥然不同的角色。这次主演《我在时间尽头等你》,是她首次在电影里独挑大梁,她坦言,这是她拍得最焦虑的一部作品,「最拧巴的就是它,没有之一。」
「拍的时候我觉得我什么都不对,我找不到方向。」李一桐说。而解决的办法就是更加透彻地理解人物,与角色建立共情,这是专业演员的素养,在挑战中突破自己。
《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剧照真诚
李一桐觉得自己不会演戏了。
那是年12月,她所饰演的《鹤唳华亭》中的陆文昔一角在晚上杀青,收工后,她搭乘最晚一班飞机赶往厦门,凌晨四点半,《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开工,仅仅几个小时,她就得从陆文昔切换到邱倩。
《鹤唳华亭》拍了七个月,短时间她很难从陆文昔的状态抽离,导演喊「3、2、1,Action」,一身现代学生打扮的她下意识地摆出了古装手位。「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两个角色之间的拉扯一度让她感到难过和抑郁。
更难的地方在于,电影和电视剧对演员的要求不同。虽然那时李一桐已经拍了七八部电视剧和一部电影,她还是感到「蒙」,她发现她按照以前表演习惯做出的反应,导演都会认为不恰当。
比如,演电视剧时,她可能出于日常的习惯,无意识地低了一下头,观众在看剧时,并不会注意到这点,但银幕上的电影会放大演员的表演,一个眼神的闪动、一个动作幅度的大小都需要思考动机,否则就是多余的,「全都是错的」。
李一桐回忆说,《我在时间尽头等你》是她入行五年来拍得最痛苦的一部作品,她陷入了自我怀疑,「真的很痛苦,觉得自己哪儿哪儿都不对,那时候我一度觉得自己不会演戏了。」
表演找不到方向,加上经常不足5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把她压得喘不过气来,眼泪成为了她的宣泄方式,那段时间,她几乎每天都在哭。
《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剧照不过,「我可能也不是说那种巨笨的人」,她和导演不断沟通、摸索,慢慢体悟到了电影需要的表演处理方式,导演讲清楚之后,她能感受到对方想要的东西。「所以在后期我们还是比较融洽的。整部电影拍下来,是我这几年收获蛮大的一部片子。」
李一桐并非科班出身,她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做过一段时间舞蹈老师,后来想转行开一间茶艺馆,恰巧遇到了现在的经纪人。「她以前也是演员,所以很会从演员的角度出发(看事情)」,这让对演艺圈陌生的李一桐有了安全感,才决定试一试演员这个职业。
李一桐对表演的理解,基本上来自一部又一部戏的磨练。拍《半妖倾城》时,她还需要借助外力和技巧表达人物情感,比如在哭不出来时,别人告诉她,可以想一想之前和人吵架或者被妈妈骂的场景,但她发现,这些技巧对她来说「不好使」,「如果没有跟角色共情,不是因为角色的事情感动到我,我可能很难演出来,非常难。」
对她而言,最好的表演方式还是建立和人物的共情,为她哭为她笑。「像我们这种非科班出身的,要自己去摸索,找到最好的一种处理方式。我现在也不敢说我完全就是(演的那个)人物了,但与角色共情,一直是我所追求的一种状态。」
《射雕英雄传》剧照为了达到这种状态,必须先分析剧本,梳理逻辑,做好人物小传,从角色背景到心理状态、性格转变,都要分析掌握。像《我在时间尽头等你》这类基于小说改编的作品,阅读原著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拍摄期间,她也会和导演、编剧以及其他演员聊角色,尽可能全身心地融入角色。
期间,如果发现自己的表演变得模式化了,没有新的东西出来,她会感到不舒服,产生纠结和怀疑。这时候,解决的办法就是更加透彻地理解人物和更加真诚,「演员一定要真诚,很油地(很模式化地)去表演,传递出来的东西就会打折扣。」
她的真诚和认真也得到了合作导演的认可,《爱我就别想太多》的导演曹慧生在导演特辑里谈到,「(李一桐)天生地会表演,只要是一演,什么杂念都没有,她就是在进入这个角色。」
批评的声音也有,李一桐习惯在剧播出的时候开着弹幕一起追剧,看到弹幕上有中肯的批评,她会记下来,有时候还会主动给某条弹幕点赞。
她不夸饰自己的演技,在「SHARE分享客」的采访里,她坦言,自己演的每个角色都有不足之处,但「反过来其实也是我在进步、不断突破自己的过程。」
「体寒」
对于李一桐而言,像拍《鹤唳华亭》和《我在时间尽头等你》那样,在两个剧组间几乎无缝对接的事情,时有发生。近五年的时间里,她拍了13部电视剧、2部电影,处于全年无休的状态。
剧组里超负荷工作是常事,往往是晚上十一点收工,回到酒店还要洗漱和背台词,第二天五点多又要起床。高强度的工作让她在情绪上也一度陷入崩溃,收工后,她只能用扯被子、摔枕头、撕剧本的方式来为自己的情绪寻找一个出口,不然,「压在心里我会得病。」
身体也曾拉响警报。拍《射雕英雄传》的时候,连着两个月,她每天最多只睡三个小时,在医院查出了心律不齐和心肌缺血。
现在回忆起来,她已经适应了作为演员的工作强度,比起身体的疲惫,拍摄《我在时间尽头等你》时找不到状态的压力更难以承受,好在后期她拍得还挺顺利。
和李一桐合作过《媚者无疆》《特战荣耀》的监制、导演徐纪周在一次采访里谈到,《媚者无疆》快杀青时,为了赶进度,演员们连续拍了40多个小时,但李一桐的状态和平时一样,「一点也没有掉下来」,后来她一进化妆间,「人瞬间就蔫了」「感觉一下把插线板拔了」。
「我觉得这个丫头真的太强悍了。我能感受到她对表演发自内心的热爱。如果只是当做一份工作的话,她不可能有这么大的热情和精力,一直保持那么充沛的情绪。」徐纪周说。
《媚者无疆》剧照接受《博客天下》采访时,李一桐也谈到,对演戏的热爱让她乐在其中,收工后她会感到疲惫,每天起床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能不能不起啊」,但一旦拍起戏来,她完全感受不到困或者累,「我享受这个状态。当你开始工作,全身心投入的时候,那个状态真的挺幸福的。」
在湖南卫视的访谈节目《新闻当事人》里,她更是直言,「谁让你赚这个钱,谁让你比别人光彩夺目的。」如果认为这个工作不值得,无法说服自己,「你就可以不做了呀。」
然而,比起她的付出,外界看到的常常是她出道就是女主角,五年主演了十几部剧,接连和邓伦、李现等当红男演员合作,但每部剧都没有成为「大爆款」,她也没有常驻的综艺节目,缺少影视剧之外的曝光,这让她被贴上了「资源咖」「戏多人不红」「辨识度低」等标签。
和李现合作的《剑王朝》播出期间,还有网友在她的微博下评论「带谁不火系列,一言难尽啊,可怜我现哥了。」
李一桐带着调侃的口吻回复网友「我体寒」,之后#李一桐我体寒#上了微博热搜,这也是她这几年为数不多的几条热搜之一。李现看到热搜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