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 李食品 >> 诗仙李白的另一面人生

诗仙李白的另一面人生

说到李白,念过书的人怕是没有几个不知道的。在大部分人心目中李白是文武双全,潇洒飘逸,豪放洒脱,孤高傲然,仙风道骨,诗酒风流的千古诗仙。

其实李白虽是文人,却也是一名剑客,他剑法过人,“十五好剑术”,“剑术自通达”,“少任侠,手刃数人”。他在诗中写剑不下百次。

李白:还是王者懂我,其实我是一个剑客

李白还是书法家,不过只能从他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上阳台帖》中瞻仰他的风采了。

李白还是个著名“酒鬼”。被杜甫列入饮中八仙,“李白斗酒诗百篇”,有很多诗作是在酒后写的,内容也离不了酒字。

李白是赘婿,先后有两任妻子,一个是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一个是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此外还有两个同居对象。

李白还是个富二代,一生都在浪迹天涯,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却从来不缺钱。

而且你能想得到写下“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其实是个“官迷”吗?

你还想得到写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为了求官其实一直在摧眉折腰吗?

你又想得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样的豪迈之言是因为奉诏入京有官做了兴高采烈而写的吗?

清代赵翼评价李白说:青莲虽有志出世,而功名之念,至老不衰。

李白这么想当官,怎么没听说过他参加科举考试呢?实在不是李白不想参加,是他的家庭出身让他没法参加科考。因为唐朝时规定户籍不明的,以及商人子弟均不得参加科举考试,由于这两点原因李白全占了,所以科考连报名都报不了。而且唐朝科举考试录取率极低,李白即便能参加考试怕是也难以高中。他的好友高适四十多岁才科考及第,还是托了关系。好友孟浩然和杜甫则都落第。

科举放榜

既然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此路不通,就只有通过结识达官显贵和地方官员求举荐的干谒一途了。

于是李白见到达官贵人就献上自己的诗词文章,不惜低声下气,只希望能获得赏识。

他曾酒醉后冲撞了安州的李长史,心想这也算是个认识的机会,就写了《上安州李长史书》希望结识:“请罪门下”,“谢君侯之德”,并献诗几首“幸乞详览。”

在写给继任的裴长史的《上安州裴长史书》中则说“白窃慕高义,已经十年。云山间之,造谒无路。”(我仰慕您的高义已经很多年了,只因山水阻隔,一直没机会登门拜访。)

“愿君侯惠以大遇,洞天心颜,终乎前恩,再辱英眄。白必能使精诚动天,长虹贯日,直度易水,不以为寒。”(愿您能待我以厚爱,能给我一次机遇,我一颗诚心能感动上天,像荆轲那样为您效劳。)

在襄阳拜见荆州长史韩朝宗时,在《与韩荆州书》写道“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知君侯推赤心于诸贤腹中,所以不归他人,而愿委身国士。傥急难有用,敢效微躯。”(我知道您一向礼贤下士,所以我不投向他人,而愿意效力于您。如有用我之处,我万死不辞。”

干谒——唐朝文人进入仕途的终南捷径

为了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一跃龙门,还特意迎合唐玄宗的胃口写了拍马屁文章《明堂赋》、《大猎赋》,然后却没有然后了。经历这么多挫折,李白毫不灰心,通过好友元丹丘,想结交玉真公主走终南捷径,又未果。结识宰相张说之子卫尉卿张垍,写诗将张垍比作孟尝君,自比孟尝君的门客冯谖,希望能得到张垍的引荐,仍未果。皇天不负苦心人,天宝元年,李白的运气终于来了,先是结识了赏识他的贺知章,还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随后在好友元丹丘的帮忙下终于搭上了玉真公主这条线。

唐玄宗亲妹妹玉真公主

为什么玉真公主这条线这么重要,因为她是唐玄宗一母所生的亲妹妹,关系亲密。而诗佛王维之所以能登上仕途,就是拜结识玉真公主所赐。

说到王维,和李白算是一时瑜亮,两人还是同一年出生的。李白号“青莲居士”,源于《维摩诘经》之“青莲”佛典。王维字摩诘,名和字更是直接取自《维摩诘经》,两人都才华横溢,而且两人朋友圈相近,都和孟浩然、王昌龄、杜甫交好。但偏偏俩人不对付,诗人聚会时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不能不说是诗坛一个遗憾,盖因两人一好道,一好佛;性情也大不相同,又有和玉真公主的关系算是情敌了。

不管怎么说,这次有了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极力推荐,唐玄宗便下诏召李白进宫为供奉翰林,陪侍左右为自己和杨贵妃写诗词娱乐。不过李白虽然诗才文才绝佳,却不大有经世治国安邦之才,所以唐玄宗始终当他是个写写文章的御用文人。

时间久了,李白自忖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怎么能像现在这样整天当个御用文人呢,于是开始磨洋工,与贺知章等人整日上街逛酒吧,酒醉时玄宗呼之也不朝。又曾让高力士为他脱靴,更加招人嫉恨,遂被唐玄宗赐金放还。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分不清形势,竟然为了当官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军队,幻想自己终于可以建功立业一展抱负“为君谈笑静胡沙”了。在永王李璘擅自出兵东进时还不明所以地为永王作了一组诗《永王东巡歌》。其中一首是:"祖龙巡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好家伙,这妥妥的反诗啊。

题反诗

永王兵败后,李白也因此入狱,被多方营救才得以脱困,在被判流放夜郎之前再次向朝廷自荐,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任用。还写诗给当时正节制河南淮南各军的宰相张镐盛赞他在平叛中的功业,又表明心迹希望自己能跟随一起为平叛出力。

获大赦之后,李光弼率大军东南平叛时李白又前往从军,此时的李白已无仕宦为官之心,只是想为国家出力,却因病不得不折回,次年李白的人生走到了尽头,死因说法不一,一种比较符合李白气质的死法是酒醉入江水捉月而死。

醉酒捉月

李白一生都在追求功名和寻道访仙之间徘徊不定,他希望能像韩信那样被赏识直接一步登天从无名小卒到手握权柄,之后施展满腔抱负建功立业,然后像张良那样功成身退去寻仙问道。

但同时他骨子里是清高自傲的,所以在献诗求仕谦词讨好的同时又很明显表达出傲气,“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你要是不重用我,能投靠的王公大臣多了,哪里不能让我一展所长呢)。以至于他干谒很多官员却始终不得赏识。

性情上狂放率直,政治上又单纯幼稚,这就注定了李白难以在仕途上成就功业。

或许就是因为这些矛盾,才成就了独一无二的诗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