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文为付费专栏《不屈的气节:百年历史中不为人知的细节》中的一篇。
前三分之一免费阅读。
年,是中国体操史被改写的一年。
在前南斯拉夫萨格勒布举办的第六届世界杯体操比赛上,出现了一匹“黑马”。一位年仅19岁的中国小伙子一人独得6金1铜,以59.45分的总成绩夺得了男子个人全能冠军。
要知道,世界杯的男子体操比赛一共只有7项,而这个小伙几乎包揽了全部金牌!
在单杠比赛中,他更是发挥得完美,得到了满分10分!震惊世界。
这位给刚刚开放的中国带来荣誉与激情的小伙子,就是后来享誉世界的“体操王子”——李宁。
此次世界杯中,他不但开创了中国体操的新篇章,也打破了苏联选手长期对男子个人全能项目的垄断,为国增光。
在其15年的比赛生涯中,他创造了辉煌的成绩:一共赢得枚国内外比赛的金牌,包括14个世界冠军,被世人称为“技术最为全面的男子体操运动员及最完美的男子体操选手”。
在体操界,由于诸多高难度动作的描述,既复杂又拗口,所以便有了一个传统:用第一个成功做出此动作的运动员名字来给它命名。
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动作有三十多个,李宁自己就贡献了4个,分别是“吊环李宁摆上”、“吊环李宁正吊”、“鞍马李宁交叉”和“双杠李宁大回环”。
来欣赏下他在赛场上无与伦比的飒爽英姿:
00:34四十年过去了,这四个动作依旧被全世界的体操运动员奉为经典而刻苦练习。
李宁这几个动作十分适合亚洲人身体素质,而中国男子体操之所以厉害,正是因为有了李宁这些人的动作奠基。
他经历过最高光也走过低谷,无数次靠着毅力与坚强,峰回路转。
在运动生涯即将结束之际,他没有急流勇退,而选择了带伤出战,最终在比赛上出现失误,抱憾告别体坛。
“李宁”这个名字,承载了太多的含义,是世界体操史上的神话,是为国争光的好男儿。
在很多国人心中,他和中国女排一样,代表了一个催人奋进的时代。
赛场风云成就梦想
40年前,全国人民在电视机和收音机前知道了李宁这个名字。
那是年的7月,素有“小奥运”之称的第1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罗马尼亚举办。
初出茅庐的小将李宁,第一次代表中国体操队出现在国际赛场上。
面对东欧各国以及日本的名将,年纪轻轻的李宁抱着学习的态度,轻装上阵,以良好的心态和出色的发挥,摘夺了鞍马、自由体操和吊环三个项目的冠军。
这一成绩引起了全场观众和记者的瞩目,也让那些体坛老将们感到了危机。
不承想在吊环项目颁奖时,一场闹剧出现了:本应属于李宁的冠军台上,却站着落李宁0.1分的苏联选手阿柯皮安。
如此明显的分数差异,怎么会出现并列冠军?李宁拒绝领奖,颁奖人却将金牌硬挂到了他的脖子上,倔强的李宁当场摘掉金牌,转身阔步回席。
原来,是苏联控制了仲裁委员会,愣是让阿柯皮安和李宁的成绩变得一模一样,因此有了两个冠军。
全场哗然,这不仅损害了比赛的公平性,也伤害了国家尊严,所有人都为这不公平的结果表示愤慨。
裁判组专家向仲裁委员会提出强烈抗议,不经裁判同意,擅改评分,这严重违反赛规,必须给予改正,否则裁判组专家集体辞职。
最终,仲裁委员会不得不把分数改回去,还专门为李宁补办了一次颁奖仪式。
第一次获得国际性比赛冠军就遇上了这种风波,李宁的应变能力让人赞叹,这名中国小将不但有技术,更有胆识,令人喝彩。
众多媒体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