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电视剧的热播,除了一众主配角受到大家的追捧,宋代的人物文化和生活习俗也成了讨论的热点。比如剧名,就是源自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词。
李清照生在了全民作诗、万众写词的宋朝。先不说宋朝出了名垂青史的苏轼、辛弃疾等许多大家,那时就算去街上随便走一趟,都能碰见几个出口成章的人,可见文化氛围的浓烈。正因如此,和剧中的盛家一样,宋朝的世家豪门和官宦人家,对家族子女的教育都十分看重。
李清照的母家就是一个既有富贵又有清誉的大家族。她的父亲是文豪苏轼的学生,才华横溢;她的母亲则出身于状元之家,文化修养也是顶尖的。出生在这样一个家族的李清照,自幼耳濡目染,受到父母的文化熏陶,加之她自己聪慧好学,饱读诗书,如此,才能从那个千万高手的朝代脱颖而出,占据千古第一才女的地位。
在少年时候,李清照就因写出的诗词名扬千里,受到当时文坛的名家们的大力称赞。令她在词坛崭露头角的,正是如今热播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所属的词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小令短短四句话,人物、场景、对白皆有,语言清新,词意隽永,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语言表现力和才华。故而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汴京,天下无不称之。之后李清照又写出了借唐讽宋的《巫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一个闺阁女子,却能深刻地评议国家社稷,实在令人刮目相看。自此,李清照名声大噪,连乡下女子一起如厕的时候,都会争相分享议论其诗词。
李清照也没让世人失望,18岁和太学生赵明诚成婚后,相同的兴趣爱好,融洽的夫妻生活,使她的诗词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之后由于政治风云变幻,李清照的父亲和公公相继在仕途跌倒,李清照夫妇也随之回到青州乡里生活。
但噩运并没有结束,“靖康之变”之后,朝廷颠覆混乱,赵明诚为官的属地总是变换,李清照的生活开始变得颠沛流离,夫妇二人郑重收藏的书画古器随之丢散大半。尤其是赵明诚在再次赴任途中染病去世后,李清照的生活可谓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她的词风也陡变,多作表达国破家亡下独自飘零的孤苦心境的诗词。
数年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使得李清照一度陷入伤痛无法自拔,被心怀不轨的张汝舟蒙骗再嫁。婚后张汝舟发现李清照的珍贵收藏并没有多少,便原形毕露,时常谩骂殴打她。看清了枕边人真面目的李清照,哪怕明知妻告夫要坐三年牢,依然坚决报官要求离婚。后来幸好亲朋好友帮忙,李清照只被关押了9日便获释。
经历此劫的李清照开始清醒,不再消沉度日。她把所有的热情都投到了诗词的创作之中,诗词的格局也从个人的痛苦上升到国家朝政,从而一步步奠定了自己词坛“皇后”的位置。由此可见,她的才华和励志程度远远高过电视剧中的女主盛明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