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约前—约前87),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说起司马迁,都想到他著的《史书》、他接受“宫刑”的忍辱负重。可司马迁的一生却并没有这么简单。一、幼年学文,读万卷书司马迁小时候家庭条件较穷,但贫穷并没有成为司马迁学习的绊脚石。他曾在一边帮父母干农活,一边拜乡里的老师学文识字。他的父亲司马谈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大学问家,也亲自指导儿子读各方面的书籍。在渊博父亲的指导、司马迁自身的努力好学、传统文化教育之下,司马迁十岁就能诵古文,如:《左传》《国语》《尚书》《春秋》这样一些先秦典籍他都读熟了。将近10岁时,司马谈到京城出任太史令,司马迁便随父亲迁居长安。长安当时是西汉的政治文化中心,在这里图书丰富、学者云集,所以司马迁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司马迁没有辜负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在这里,他一边继续接受家学的教育,一方面利用京师的有利条件,博览群书,求学名师。他向当时其它许多有名的学者学习。比如,他跟古文大家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聆听过当时著名的经学大师董仲舒讲《公羊春秋》。在名师的指导和他自身的努力学习之下,年仅20岁的司马迁已经是学问深厚的饱学之士,为他后来《史记》的写作打下结实的理论基础。二、二十壮游,行万里路20岁时,司马迁觉得,自己读了这么多经书史集还不够,所以他得读好社会这一本书。于是他便亲自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考察古代的文人轶事、了解风俗民情,用行动诠释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从长安出发开始了游历和考察活动。这两年的游历行程有1万多里,有人统计说有一有一万八千里。我们今天陕西、湖北、江西、浙江、江苏、山东、湖南、河南这些省他基本上都游历了。《汉书.司马迁传》:“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乡射邹峄;厄困蕃、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略邛、莋、昆明,还报命。”司马迁大致行程司马迁这次游历,丰富了他的写作资料,他不仅实地考察并印证了古籍上的记载,还搜集了一些文献上看不到的第一手的资料。另外接触现实见识民间疾苦,激发了他对人民的深切同情;游览名山大川,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这些都为他写作《史记》注入了灵魂。三、父亲嘱托,准备写作公元前年,汉武帝去泰山封禅。司马谈作为太史令当然要随行,因为他要掌管国家的一些礼仪方面的事情。但可惜的是,司马谈走在半路,在洛阳就生病了,没有办法继续前行。汉武帝就带着队伍继续往东走,司马谈则留在了洛阳。汉武帝封禅这个时候司马迁被汉武帝派遣出使西南到云南四川。这司马迁刚一回来就听说他父亲病重的消息,于是马不停蹄的赶到洛阳,和他父亲见了最后一面。司马谈拉着司马迁的手说:“我命中注定是不能随天子一同去封禅泰山了,我快要死了,只有一件事情放不下。我死了之后,皇上就会任用你做太史令,到时候你不要忘记我想要写的书啊!今天的汉朝海内一统,出现了明主贤臣忠臣死义之士,我作为太史令去却没有来得及记载他们,国家没有一部像样的史书传下来。这是我所忧虑的,你应当谨记这一点……”《文心雕龙集校》:“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司马谈言外之意就是:我本来是想写一部史书,但是现在没办法完成,你要完成我的意愿。而司马迁始终不敢忘记。司马谈去世的第3年,汉武帝果然任命司马迁做太史令。因为司马迁和能力和他父亲差不多的,所以他是最合适的人选。并且本来中国古代的史官就有子承父业的这种习惯。这个时候司马迁大概是38岁,他深知继承父业做一名合格的史官,需要高尚的情操、敏锐的思想、渊博的知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要完成一部历史巨著需要不懈的努力。这个时候他就为《史记》的写作开始做准备。因为他作为太史令有很多便利的条件,比如说国家图书馆各种珍贵的图书、史料、文献,他都可以自由的去阅览。还可以了解汉朝最高统治集团的内幕,对于汉武帝治理天下的手段,有了比一般人要深刻的多的了解。他一边阅览,一边做了大量的笔记,并且把自己之前漫游各地的收集到的资料做了系统的梳理。一个是他这个20岁漫游的期间收集的资料,一个则是他跟随汉武帝出行的时候。汉武帝经常会出行,一个是封禅,再就是要到东边的海上去寻找神仙。每次出门,司马迁都要跟随他,把这一些出行的时候收集到的资料都做了系统的整理,为《史记》的写作做准备。四、李陵之祸,忍受宫刑大概在司马迁42岁的时候,就是公元前年前后。他就正式开始了《史记》的撰写工作,然而他平静的著书生活却被一场意外的困惑。公元前99年发生了李陵兵败投降匈奴一事。我们知道汉武帝有一个特别宠爱的李夫人,她有一个哥哥叫李广利是一个志大才疏的外戚人称“贰师将军”。这时候汉武帝派李广利带着3万人去攻打匈奴,然后李陵说:“我愿意带领着步兵去攻打匈奴,不能让他一个人去打匈奴,我愿意给他分担一点压力。”李陵是汉代的一名名将,特别会打仗,他的爷爷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广。所以李陵呢有他爷爷的风范,他想报效国家主动请战。但是李陵的运气特别不好,跟他爷爷一样运气不好,他一到匈奴就遭遇了匈奴残余的进攻,而匈奴残余有3万人,他只有人。李陵他很爱护自己的士兵,士兵们都愿意跟他死战,哪怕他只有人,也把匈奴的3万人打的七零八落,连吃败仗。然后单于就非常生气,于是就掉了8万精兵过来打他?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李陵依然很勇猛啊,还是打了好几场胜仗。这个时候单于本来就准备退兵的,但是李陵的军中有一个士兵因为受到一个军官的虐待羞辱,士兵呢就叛逃到匈奴那边去,就对单于:“李陵这边已经不行了,都快抵不住了,你们千万不要退兵,要一直打!”结果单于就不停地坚持打,打到李陵他的副手也战死了。当时是李陵手下的一个人,劝他说:“你先暂时投降。以前也曾经有过这样的事,就是假装投降后来寻找机会再报效国家,你现在死划不来,你就假装投降吧,以后我们再想办法再为汉朝立功”李陵就相信了。《汉书·李广苏建传》: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而李陵兵败的地方离匈奴和汉朝很近,所以投降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朝廷。之前李陵开始一直打胜仗了,消息传来之后满朝文武都为汉武帝祝贺,可是现在听说李陵投降了,所有的人都倒戈,马上口风就变了。纷纷指责李明丢人,把大汉的脸都给丢尽了,都他落井下石,没有一个人说李陵的好话。甚至有人建议把李陵全家的人都杀掉。这个时候汉武帝气得要死,因为汉武帝是一个很要面子的人,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派人出去打仗,只准人胜利,不准失败。现在李宁居然投降了,他觉得太丢人了,于是处置李陵。这时候他就刚好看到司马迁,他就问司马迁说:“你对这个事情怎么评价?”而司马迁非常坦诚、很客观地评价了李陵。他觉得满朝文武实在太不像话了,当时李陵打了胜仗大家都都说他好,现在一旦兵败投降所有的人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他说话,他觉得这些人太过于小市民。司马迁坦诚的评价了李陵的功绩,他说:“我跟李陵虽然没有什么交往,但是听说他侍奉父母很孝顺,对朋友也特别大方,对士兵也是很温和,所以士兵们都愿意跟着他去打仗。看他平时的所作所为,他应该不是一个会投降的人,而且他这次是为了报效国家主动请战,根据他一贯的作风,我觉得他可能是假投降,所以不宜他处置的太过分。”《汉书·李广苏建传》: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汉武帝听了以后非常生气,就立马将司马迁定罪。一个是说为李陵这样的一个叛徒说话,第二个是说你说李陵没有过错,那意思就是说是李广利有过错,可他是我大舅子,那么这样的话你不就相当于说是我的过错吗?就是侮上!于是司马迁就被定了几条罪名,而侮上的罪名,要被处以死刑。按照当时的规定,犯了死罪的人可以有两条途径免死。一条就是拿一大笔笔钱来买罪,如果要想拿钱来买这个死罪的话,大概需要50万钱。司马迁家里一直很穷,他父亲虽然任太史令,但太史令的级别不高,工资很低,所以他没有钱来买。而且当时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为他说一句话,他的亲朋好友大家为了各自保命,都不敢出来为他主持公道。还有一条免除死刑的路就是接受腐刑,腐刑就是宫刑,也就是要让他变成太监。在古人的心目当中太监是很羞辱的一种身份,如果一个人做了太监,是全社会的人都瞧不起他。而汉代又是一个特别有阳刚之气的时代最强盛,所以一个男人一旦变成了太监,就是他的精神上会有极大的痛苦。司马迁这个时候,心里特别难受,他怎么办呢?他选择去接受死刑还是苟活接受宫刑呢?他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心理斗争,最后决定的还是忍辱负重的活着,因为他认识到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就说死是没有什么可怕的。但是问题是这个死要死要值得,你不能死了,以后马上就被别人忘记了,那不是白活了?他想到自己还没有完成《史记》的著书事业,所以他决定忍辱负重地苟活接受了官刑入了狱。五、《报任安书》,苟活著书过了两年汉武帝大赦天下,司马迁出狱被任命为中书令。由此可见汉武帝对司马迁的他的才学和能力还是非常肯定的。中书令的职责主要是为皇帝起草诏书啊,或者是把皇帝的意思传达给上书,再把上书递的折子传达给皇帝。职位不高,但是在皇帝的身边工作,所以是很得宠的。有时候有人托他给皇帝,这个说点好话去见人才,但是他都拒绝了。司马迁忍受着极度的痛苦与愤懑,摒弃了一切的社交,所有的事情他都不关心,除了工作之外就专心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史记》的写作之上。可是在《史记》基本完成的时候,朝中发生了一件对他有很大影响的一件事情。在公元前91年发生巫蛊之祸,江充趁机诬陷太子,太子就起兵攻打江充。汉武帝听说了这个事情之后,就让丞相发兵去逮捕太子,接着太子的兵和丞相的兵人激战数日,后来太子就处于劣势,快要打败了太子就让北军使者护军(监理京城禁卫军北军的官)任安发兵来救他。但是任安按兵不动,按兵观望,最后太子兵败自杀。太子死了之后汉武帝就清醒了,他知道这个事情太子是被冤枉的,他知道上了江充的当。但现在儿子死了,他没有办法挽救,然后后悔了,他又不可能承认是自己的错误,他是皇帝怎么可能犯错呢?所以就迁怒于他人,说这因为任安坐壁上观,有二心,最终导致太子死掉了。所以判仁安秋后腰斩,也就是说任安这个时候还有还有机会能够逃脱死罪。于是他就写信给好朋友司马迁,他知道司马迁是皇帝的秘书。而司马迁一开始一直没有给他回信,因为他心里始终在犹豫:”我到底是主持正义去这个冒险救朋友呢?还是狠心拒绝他来确保我能够完成《史记》?”他斟酌了很长时间,直到任安临刑之前,司马迁才给他回了一封长信,这封信就是大名鼎鼎的《报任安书》在信中的司马迁以无比悲愤的心情,推心置腹的向任安详细出地说明了自己不能援助他的苦衷,倾诉了自己的痛苦和怨恨。主要叙述了他遭遇李陵之祸蒙羞忍辱活着的这个经过,表达了自己绝不怕死的态度和完成《史记》创作的决心。但是《史记》一天不完成,司马迁就一天不敢冒险,因为之前他为李陵说公道话就已经是差一点都要死了。而他这么多年一直坚持活着也是为了确保《史记》能够完成,现在这个书快要快要写完了,所以他没有办法冒冒险,实在是对不起任安,不能够为仁安说好话。六、半生史记,重于泰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司马迁终于完成了《史记》的创作。在《报任安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发奋著书理论,他很想效仿孔子、韩非、左秋明这些人。在遭遇到不幸命运的时候,还要坚持写作,他希望他的书能够这个能够继续传下去,这样他的人生价值才实现,他才不至于死得轻于鸿毛。在《史记》完成之后不多久那他就就去世了,死的时候可能还不到60岁。也就是说《史记》的创作支撑了他的后半生,这个书前后写了有16年左右的时间。这就是司马迁一生,有着强烈悲剧性的一生。他的一生悲剧、曲折却有力量,他为后人留下“史家之绝唱”的《史记》,他的死重于泰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