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书坛大家云集,从初唐四大书法家到徐浩、李邕、颜真卿、柳公权,他们的辉煌过于耀眼,以至于将很多同时期成就斐然、技艺极高的书家之名掩盖下去。
在诸位“遗珠”中,有这么一位大书法家,实力不在徐浩、李邕、颜真卿之下,清代文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赞他“与李泰和、颜清臣、徐季海并称”,此人就是苏灵芝。
苏灵芝,约生于武则天长安元年(年)的陕西武功县。苏灵芝自幼习书,所学甚广,从汉隶、魏碑、二王、智永、欧阳询大作中习得笔法,又自出机杼,终成“唐代写碑圣手”。在宋代金石家、李清照丈夫赵明诚所著《金石录》中,记载了他的五件碑刻作品,其中风格最为独特而有新意的,是他的《易州铁像颂》,全称《大唐易州铁像碑颂并序》。
此碑现存于河北保定市易县的文物保管所。全碑高2.8米,宽1.2米,厚21厘米,以曲阳的黄山白石为碑料镌刻。唐开元二十七年(年)五月立,全碑约余字,由王端撰文,苏灵芝亲镌而成。
此碑文行笔广博大气,笔画俊朗有力。刀刻如蘸墨一般浑雄沉着,其中不少字能看出王羲之风格的延续和影响。以“之”“嶺”“存”“乎”“所”等字为例,纯乎王羲之之笔,波磔转弯处以绞转笔法处理,行笔中、侧锋并用,运笔生动自如、振迅遒劲,点画态势变化多姿。
《易州铁像颂》作为碑文并不以严整肃直取势,而是将二王行、草书笔法入楷书中,结字欹侧遒媚、劲健冲和,如“容”“精”等字。而在高古朴拙、厚重大方的气韵下,是苏灵芝吸收篆、隶笔意的成果。
因为未有墨迹留存于世,苏灵芝名气与实力是严重不成正比的,明代书家安世凤在《墨林快事》中认为他的书法“视北海则加庄,视太师则又多隽,诚足述也。”苏灵芝的书法相较李邕多了端庄之韵,对比颜真卿书又多了几分隽永灵秀。
《易州铁像颂》相比他的其他碑刻的丰肥,“此独瘦挺”,清代书法大家潘祖荫认为初学此碑可增笔力,使笔画不会流于枯瘦,可以学习它的“笔墨婉畅、刚柔相济、结构精严”,非常适合临摹与欣赏!
现在,我们将这件苏灵芝《易州铁像颂》原碑拓本进行了博物馆级别的超高清1:1复制,点画笔触纤毫毕现,装帧精美,特向您推荐,期待您的喜欢!
苏灵之行楷《易州铁像颂》明拓本毛笔淘宝¥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