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诗杜甫梦李白其一

梦李白(其一)

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当时杜甫在秦川。唐玄宗天宝三载(),李杜初会洛阳成为至交。乾元元年(),李白因参加永王李幕府受牵连被流放夜郎,第二年春遇赦。当时的杜甫只知李白流放,不知已赦还。听到李白流放夜郎的消息,杜甫很担心,晚上做了一个梦,这首诗就是记梦之诗,分别按照梦前、梦中、梦后的先后顺序来写。写出诗人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出诗人对老友命途难测前景的关切之情。

诗人写梦李白,却不似从“梦”入诗,而是以“死别”发端。“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四句,将生离与死别的痛苦进行对比,死别往往使人泣不成声,而生离却让人更加悲痛。江南山泽是瘴疠滋生流行之处,被贬官流放的人为何到现在毫无消息?以死别衬托生别,相对死别,生离令人更加悲愁难抑。而生存环境的恶劣艰苦与李白流放后的音信不通,给诗人带来了极深的痛苦。此四句使全文笼罩着一片弥漫全诗的悲怆气氛。而正是诗人对故友的担心与牵挂,使得李白入梦而来。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四句,写出了诗人对李白前途的忧虑和无比的思念之情。因为无法见到老朋友,所以才会有故人入梦,只有这样,才能与老友倾诉自己的天涯忧念之情。今夜老朋友忽然来到我梦里,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哪有羽翼千里迢迢飞来这北国之地?这几句,描写李白幻影在梦中倏忽而现的情景,表现出诗人乍见故人的喜悦和欣慰,巧妙曲折,至诚至真。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四句,写出了杜甫对李白前途命运的无比忧虑。诗人面对世间关于李白下落的种种不祥的传闻,担心梦中见到的莫不是李白的魂魄?路途遥远,生与死不得而知。故人魂魄,星夜从江南而来,江南枫林是一片伤心的青色;又星夜自秦川而返,秦州关塞是一片令人惆怅的昏黑。在这里,诗人用细腻逼真的笔触,通过对自己梦幻心理的刻画,写出了自己对李白生死未卜的忧虑和恐惧。典故的巧妙运用,将李白与昔日的屈原联系在一起,在突出李白命运的悲剧色彩的同时,表达出自己对李白的崇敬。“魂来”句,指李白魂之所在。出自《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旧说系宋玉为招屈原之魂而作。“关塞”,指当时杜甫所居的关陇一带。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描写自己梦醒后的幻觉。醒来后明月落下清辉洒满了屋梁,朦胧中李白的容貌在月光下隐约可见。待完全醒转过来,才发现这一切都是自己朦胧的错觉。一想到自己的友人处于漂泊在外、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诗人禁不住叮嘱老友:“江南水深浪阔,旅途请多加小心,不要失足落入蛟龙的嘴里。”此四句诗文,诗人通过真实而细致的描述,写出了自己对李白的怀念,以“水深”“蛟龙”喻指当今政治环境的险恶,表达出了自己对友人的担忧与祝愿。

全诗语言真诚,句句发自肺腑,感情深厚真挚,容易打动人心,诗人在突出李白晚年不幸遭遇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与李白至情交往的真诚友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