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这首相思词,情感如同五线谱上跳跃

治疗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

被誉为“一代文学”的宋词,兼具着音乐性与文学性的双重审美特点,宋词因为音乐与词章的完美结合总是能让人沉浸其中,给人带来美的体验。

人间有情深几许,最美不过是宋词。宋词的音乐性虽然在时光的长河中日渐式微,但即使到了今时,我们在面对宋词时,那美丽了时光、惊艳了岁月的语言,总是能让我们感受到宋词之美。

宋词中虽然有浑厚、铿锵的豪放词,但婉约词始终是宋词的主题风格。在词史上,早就有宋词以婉约为“正宗”“本色”的说法。

说起宋词婉约的正宗与本色,李清照是不得不提的一位词人。李清照一直被人们视为宋代词坛婉约派的代表,李清照词的风格以婉约为主,明代王士祯甚至将李清照奉为“婉约之宗”。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女作家,她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词上。李清照以“我手写我心”,她的词更多地将情感体验,人生际遇和个人命运填进词中,因而她的词作流露出缠绵凄苦、深沉抑郁的伤感情调与婉约风格,从而造成了她在抒情艺术上的极高成就。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儒的士大夫之家,从小受到家庭熏陶,对诗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加之她天性聪慧,才情兼备,很容易就与文字建立了亲密的关系。李清照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得她更深切地感受生活,体会生活的美好,这样的家庭生活也养成了她热爱生活、自由浪漫、开朗活泼的个性。

少女时期的她向往无拘无束的生活,寄情山水,享受她朝气蓬勃的青春,而不是仅仅局限于闺阁之中。“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描写的就是李清照少女时代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和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的往事。

李清照18岁时,邂逅赵明诚,并与之步入婚姻殿堂。李清照在新婚时期的作品大多是闺房昵语、伉俪相娱的词,婚后的幸福感溢于言表,她也常将这种幸福感填进词中,她总是将自己最美最动人的一面展示给丈夫。

她会以含情脉脉的目光和温婉动情的话语为闺房生活增添情调:“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她也会以精致的妆容和撩人心魄的举止点缀她们的情感生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从这些词中,完全可以看出李清照生活方式的潇洒开放、心情的愉快以及对生活的自信与自足。

在《减字木兰花》中,李清照“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她将花斜插在如云的鬓发中,让赵明诚对照看看,是人比花娇还是花娇胜人。这首词中,李清照通过买花、赏花、戴花、比花,借与鲜花斗艳,用娇嗔的方式表露出婚姻生活中满溢的幸福感。

此后,李清照与赵明诚在青州生活了一段时间,这是他们两人生活的黄金时期,他们沉浸在二人世界的甜蜜中。他们在归来堂中读书斗茶、钻研金石、写诗填词,夫妻感情非常深厚。

李清照和赵明诚在青州生活期间留下了“夫妇擅朋友之胜”的千古佳话。后来,李清照还在《金石录后序》中追忆这段生活时,仍然饱含着难以忘怀的深情:“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

她们兴趣相投,都爱研究金石文物,都有踏雪寻诗的兴致,他们举案齐眉,琴瑟和谐。所以,李清照将自己的爱毫不夸饰地填进词中,大胆倾诉自己真实的内心情感,细腻动人。

新婚燕尔还没好好享受美好的婚姻,丈夫赵明诚接到一纸调令,前往莱州,开始了仕途生涯,留下李清照独守青州。丈夫离家出仕,她内心虽然是有千般不舍,但嘴上却是“欲说还休”,因为她知道丈夫也曾在去与留之间做过艰难的抉择。为了前程,赵明诚依然抛家傍路,踏上了前往莱州的旅程,所以李清照只能无奈地留守青州家中。

从今又添,一段新愁。作为一个内心情感丰富,深爱丈夫的妻子,李清照将自己的思念、寂寞都汇聚在自己的词中。她对日常事物的细腻观察,融入自己的情感,一片闲云,一片落叶,都可以成为她寄托情思的载体,李清照如痴如醉地记录着自己的情感备忘录。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的这一千古名句将新婚的甜蜜与离别后的孤寂抒发得淋漓尽致,过往种种与当下种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李清照对与丈夫间深沉爱的信赖,似乎也是一种甜蜜的哀愁,也将对丈夫的思念表达到了极致。

曾经的伉俪情深,曾经的举案齐眉,曾经的双栖双燕,都已成为过去式,如今只剩她一人独守空闺,独上兰舟。在独居青州期间,李清照对丈夫的思念未曾停歇,她也曾不止一次地将这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填进词中。

其中,这首写在寒食节将至的词作《念奴娇》,因为浓郁的婉约气息展现出夺目的光彩,也成为动人心扉的千古名篇。她的这首情韵兼胜、语言清丽、音韵谐婉的词作,如同五线谱上跳动的一串串音符,每一个音符都是词人情感的真切流泻。《念奴娇》原词如下: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开篇三句交代地点和天气情况。庭院冷冷清清,细雨在下,斜风在吹,它们又增添了这份冷清,一重又一重的门都是紧紧关闭着的。门庭冷落,一派萧索,她也无心整理,无心安置,环境的冷清和天气的清冷,在这一句中展现无余。但词人内心的萧索和落寞,才是最为重要的,可以设想,在这样的处境中,词人哪能再承受天气的阴冷和斜风细雨呢?

自然环境没有任何一丝对庭院女主人的同情,更有甚者,是这频频袭来的风雨,这是让人倍感清冷的风雨,词人只能紧闭院门来抵抗风雨的侵袭。“重门须闭”四字,隐约能看到词人凄清的心态,词人明里说要把门儿关上,实际上,她关闭的是心灵的窗户。

清冷的景物融入了词人清冷的情感。萧条的院落,春日的斜风细雨、紧闭的大门,疏落的线条和清冷的色调为词作定下了感情基调可想而知,词人凄苦与怆然的心境。

接下来的两句“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大意是说:春天的娇花即将开放,嫩柳也渐渐染绿,寒食节即将临近,又到了令人烦恼的时日,这两句是对开篇三句的承接与补充。

词人为何说,即将到来的寒食是令人烦恼的时日?原来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二日,这一时间段里,正是柳枝摇曳、春花娇艳、莺歌燕舞的时节,如果出游的话,一定是一次令人流连的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惬意之行。

可是这时候的天气往往不稳定,经常会有风雨,所以天气也往往会成为阻止人们出游的因素,人们只能百无聊赖地闲居家中,从而与美好的春光失之交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词人对于节候风物十分敏感,而这敏感又反映出词人十分孤独寂寞。

了无生趣的日子怎么打发呢?以往充满生活情趣的词人怎能忘记寒食节将近呢?如果天公作美,风和日丽的话,他正好可以出门游玩一番,以排遣苦闷的情绪,可是天气却阴晴不定,忽风忽雨,让词人连这一些安慰也无法得到,于是她的心中难免又平添了无限气恼。

读完了这两句,那么开篇三句中的含义在此刻也就更为明了:既然是斜风细雨,那么出门游赏肯定是无法成行了,无法出门,只好深闭重门,独守空闺。

在这两句中,词人由斜风细雨联想到柳与花,既倾注了她对美好事物的关心,也透露出她惆怅自怜的感慨。其中“宠柳娇花”四字,历来好评如潮,有的词评家甚至认为这四个字可以媲美李清照的“绿肥红瘦”,因为“宠柳娇花”“绿肥红瘦”在运用拟人手法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皆是神来之笔。

接下来的三句“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大意是说:推敲险奇的韵律写成诗篇,从沉醉的酒意中清醒,无端愁绪重又袭上心头。扶头酒,古人于卯时饮酒称“卯酒”,也叫“扶头酒”。李清照是在何时饮酒作诗呢?是在黎明,在别人睡意正浓的时候,词人却无法入睡,她只能饮酒赋诗,在那幽静的庭院里抗拒着漫漫长夜的孤寂。

原来,在这样的天气里,词人无以打发时日,只好给自己出一首难做的诗题。可以设想,在斜风细雨中,小院的一间屋里透着半明半暗的灯光,诗人宵衣旰食,披星戴月,沉浸在诗词的世界里,这幽深、清冷的环境仅只是词人心头的景象吗?

时间对于独守空闺的女词人来说,该是有多么难熬呀。她面对着如水的夜色,泛起在心头的往事,浸透每一根思念的心弦,只有在思绪的静寂空隙中,只有在诗词的时间长河中,词人才能找到一个安放她满怀情思的时空。

词人只有借助诗酒才勉强熬过漫漫长夜,然而黎明时分,诗也写成了,酒也醒了。可是,即使以这样的方式打发时间,当闲下来的时候,词人的内心还是空虚难耐,还是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才能慰藉心灵。

女词人在诗与酒的陪伴之下,却感叹“别是闲滋味”,即自己拥有的是别样的寂寞情怀,词人何以会有如此感叹?答案就在“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两句中。

原来,词人独守空闺,为情所困,她思念赵明诚,但他身在远方,她心中有万千相思,无奈鸿雁不能为自己传递。这里,李清照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凸显词人对远方的人感情深厚,内心深处有太多的话想要对他倾诉。

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鸿雁这一名词,经常出现在李清照的词中,如《一剪梅》中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菩萨蛮》中的“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再如《声声慢》中的“雁过也,正是旧时相识”,都是词人借用鸿雁这一名词表达自己一往情深的思念。

李清照善于将感情表现得曲折委婉,在委婉的表现形式中,压缩着词人感情的热流,我们仅从本词的上阕就可看出作家“欲说还休”,一波三折的写法把词人内心的情愫表达得含蓄深刻,细腻传神。

下片开头三句“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大意是说:既然鸿雁不能将自己的思念带到丈夫身边,远方的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词人于是也就懒得再去凭栏仰望和等待了。

在这临近寒食的风雨飘摇的时节里,词人因为丈夫不在身边,她的生活也缺少了可圈可点的情致,慵懒成为词人常态化的生活状态。因为风雨,门帘也是垂放着的,房间的光线因此越发显得昏暗。

她多么想站在玉栏杆旁透透气,望一下远方的天地,把久蓄心中的愁情得以暂时化解,然而她却又不敢停留太久,眼前春寒料峭的景色那样萧瑟、凄冷,越看越伤心难过。这三句与开篇三句遥相呼应,在章法上显示出对称和谐之美,词义精工细密,词情跃然纸上。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孤枕难眠的词人从心灵到身体没有一些儿热情,被子里一片冰冷,面对孤寂、落寞、的主人,什么样的罗衾能挡住五更的寒意,那袅袅消散在狮子香炉里的香也燃尽了,伴着词人的愁思一点点地燃烧一直到烧尽。

刚刚有些睡意的词人被内外的寒意侵袭,无论怎样也无法再入睡,不得不重新坐起,那萦绕在心头的愁情无时不搅拢着她。当香消愁散时,词人暂时得到了片刻的安睡,那暂离的愁思却又使她像丢了魂魄一样从梦中惊醒,愁情随之而来,又回到那无一刻安宁的思恋中。这思恋已经成了她感情生活的全部,让她食不知味,寝不安席,欲罢不能。

词人一夜几番起卧,几番徘徊终于天已放晓了,当她来到庭院时,清清的露水在晓风中从枝头叶片间流下来,有一点露水正好落在了词人的身上,这是一幅多么唯美动人的画面呀。院中的那棵梧桐树上的嫩芽儿已是春意满满。

这大自然悄然带来的生机令词人不由得心头一震,渴望快乐的本能使她的内心又升腾起踏春的心意。

词人是如此地渴望和期待那生命初始的新鲜和勃发的生机,春天所预示的温暖和明丽还潜藏在词人的心头,诱使着闺阁中苦寂的词人,然而到底能否去呢?

词笔至此,一扫上文的阴郁,转为明丽。这一句在内容上为词作增添了清新之美,同时又在结构上引出下句“多少游春意”。露水在枝叶间流动,梧桐在晨光中摇绿,一切都是这么清新而美好,怎么可以在这大好的春光中耽于忧愁呢?

此时此景正宜于出门来一番美妙的春游啊。焕然一新的春景令词人豁然开怀,她内心也期待自己尽快从长久以来因思念而产生的忧伤中解脱出来。

太阳已经升高,雾气逐渐消散,词人此刻多么急于知道今天是不是一个晴天,她此刻是多么需要这个晴天来缓解这太过沉重的愁情呀,然而天气能否放晴呢?眼下却还是不能知道。

对此刻的词人来说,好的天气或许能给她带来一整天的好心情,阳光或许能扫清连日来的阴风冷雨,出游或许能扫清词人连日来的低沉压抑的心情。词人将所有的期望寄托在好天气里,可以想到,她内心的无奈和脆弱已经到了不堪一击的程度。

然而就是这天气,又到底会给词人带来什么呢?即便是雨过天晴,词人的心情真的就能好一些吗?那美好的春光,还能像以前那样为诗人注入生机与活力吗?词人在怀疑,同时她也深刻地知道物是人非事事休,任凭他再美的景致都不能再恢复她心里的春天了。

词作就在词人一波三折的情感韵律中落下了帷幕,读来让人动容。在这首词中,李清照用一波三折的写法深刻而具体地表现了她的内心情感世界,达到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全词从上片的天阴写到下片的天晴,从前的愁绪萦回到后面的轩朗,上片的忧伤的情感寄寓在清冷的春景中,下片的情感如同雨后阳光一样豁然开朗。

这首《念奴娇》,条理清晰,层次井然,情韵兼胜,读来动人心扉。李清照以其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将她的情感世界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词中感情的起伏和天气的变化相谐而生,情感韵律摇曳着动人的姿态,行云流水般地在五线谱上画上一个个动人心扉的音符。

明代大词人杨慎评价李清照的这首词时说道:“情景兼至,名媛中自是第一。”这是中肯而贴切的评价,因为李清照用动人的字符为世人送上了一首深情婉约的绝妙好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