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李白,曾经也是一个万夫莫敌笑傲江湖

李白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人,他本是剑客,而且剑术还不错。李白出生在西域碎叶城,小时候就随家人从西域迁往蜀地。沿途在月光下,在荒原上,在风沙中,常常看到父亲舞剑。只见父亲出剑如疾风,收剑如雷霆,运剑如游龙,剑术之高超,给李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父亲是李白剑术的启蒙者。

当时,“任侠”十分流行,所谓的“任侠”就是随身携带一把宝剑,佩剑之风在当时是一种时尚。不仅朝野大夫,就连文弱书生,也会在腰间挂一把宝剑。

童年时的李白,常常挂一把桃木剑在腰间,跟蜀地的小朋友一起,在庭前院后的草地上,你一拨,我一伙,舞动各自的宝剑,厮杀得难解难分。

等到稍稍长大,父亲见李白爱剑成痴,遂把自己佩带多年的”龙泉“宝剑送给了他。李白如获至宝,爱不释手,从此闻鸡起舞,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剑不离身,俨然一个行侠仗义的江湖英雄。

近代诗人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这样写道: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从余光中的诗中,我们看到,“酒,月光,剑”,这三样东西在李白的诗中随处可见。《行路难》中有句诗:“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的剑客形象跃然纸上。

李白自己曾在一首诗中写道: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

羞道易水寒,从令贯长虹。

诗中有酒,有杀气,仗剑走天涯的李白是血性的。这里他提笔就是两个典故,“风萧萧兮易水寒”,和“白虹贯日”。他要做一个行侠仗义的剑客,笑尽一杯酒,在热闹的都市中把人杀了,不要说易水太寒而止步不前,而要像白虹贯日一般,毫不畏惧,一剑击杀。

在刘敬堂老先生所著的《李白狂人也寂寞》里记载这样一件传闻:

曾经有一位叫云中子的年轻美貌道姑,是从襄阳过来云游的,在蜀地彰明县的玄妙观落脚。一日,道姑外出化缘,天降大雨,在仓皇躲雨之际,碰到了本地恶霸江福。江福见这道姑孤身一人,衣裳单薄,身量窈窕,便色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强拉道姑欲行不轨,道姑反抗不过,恐遭凌辱,便极力挣脱,在码头边纵身一跃,跳河自尽。后来,李白听闻此事,不禁怒从心起,发誓要替云中子讨还公道。于是,一番打探之后,在一个风高月黑的晚上,一神秘人物手执利剑,玄衣黑裤,潜入江府,割下了江福的脑袋,来到河边,搁在云中子灵前祭奠,事后拂衣悄然离去。

后来李白写过这样几句,该诗在少年朋友中广为流传: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李白是否杀过坏人?真实的历史已经无从考究,这已经成为了一个谜。除此之外,李白身上还有很多的谜团,李白的父亲叫什么?李白的母亲是谁?他有几个兄弟姐妹?他的先祖是谁?为何去了西域?在西域又做过什么?又是何时迁徙到四川彰明县的?甚至关于他子女的记载,也是寥寥几笔,只知道有一个女儿叫平阳,一个儿子叫明月奴(李白这个人有意思,他爱月成痴,把儿子都取名明月奴)。在他的家族史这一方面,李白有点横空出世,在他之前和在他之后的记载全无,他就像一个天上的仙人,突然降临人间。

撇开那么多的谜团,可以肯定一点的是,李白学过剑术,做过剑客,不料最后却以诗文成就了名声,这可以从他的作品中寻找到端倪。他曾经写过几句诗,把自己比作学艺时的项羽,聊以自嘲:

学剑翻自哂,为文竟何成。

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

学来的剑术并非万人之敌,写的文章倒是窃取了四海的名声。

李白在蜀地练剑的同时,诗文也取得很大成就,在当地的青年才俊中颇有名声。他交游广泛,拜访名山大川,跟道家东海子,东严子,赵蕤,元丹丘,司马承祯都有来往。因为李隆基,玉真公主都信奉道教,所以道家弟子跟皇家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开元十三年,李白二十四岁,他离开蜀地四处云游。在荆州,他巧遇道长元丹丘和司马承祯,在他们的引荐下,拜识了荆州刺史韩朝宗。在《与韩荆州书》自荐信中写道:“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两句话就把自己介绍得清清楚楚,他以不世之才自居,剑术和文章都已独步天下。

在荆州的日子里,一次他们相聚斗酒,李白乘着酒兴,文思泉涌,挥笔疾书,一气呵成,写下名篇《大鹏赋》。由于该赋构思奇特,文采飞扬,形象生动,直追庄子的《逍遥游北冥有鱼》,围观者见之,深为叹服,赞不绝口。自此以后,在荆州襄阳,江州广陵,长安洛阳,《大鹏赋》被广为传颂,李白之才名,不胫而走。

李白传奇的一生,跟大鹏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在蜀地《上李邕》中有句诗:“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也是写的大鹏。他一生一直自拟大鹏,哪怕遭遇坎坷,身陷牢狱,也从来没有改变过。大鹏有着广阔的天地和视野,遨游天下,傲视人间。冥冥之中,似有注定,《上李邕》《大鹏赋》,跟他临死前写的《临路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催兮力不济”,前后呼应,贯穿一生。他就是那大鹏,不停地飞啊飞啊,最后飞倦了,飞累了,没力气了,就回天上去了。

李白虽身系道家,但他又有儒家的理想,他心怀天下,愿意展平生所学,为辅佐君王,使天下大统,四海归一,百姓安定,海晏河清。这在他的《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一文中这样写道:“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李白的报国之志,还体现在他作为一个剑客的理想:白天跟着战鼓一起前进,晚上抱着战马沉沉睡去,但愿腰间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祖国的边疆。他在《塞下曲六首》中这样写道: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一生跌宕起伏,来到过离玄宗最近的宫殿,也流放过离朝廷最远的夜郎;他曾带着高适、杜甫这两个文学青年云游过梁宋,多年以后也蹲过高适的牢房;

他写过最美的诗:“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也写过最寂寞的诗:”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还写过最有杀气的诗:”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诗仙李白,这个心忧天下、怀抱苍生的学者,这只“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的大鹏,曾经也是一个万夫莫敌、笑傲江湖的剑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1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