俳优戏剧,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家喻户晓的艺

本文乃作者燕大爷聊文化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汉代俳优戏剧与春秋时期差不多。优戏发生变化大约是在三国时期。请看下面两个例子:《魏书.齐王纪》中说齐王使优人郭怀、袁信作“辽东妖妇”,他们的表演“嬉亵过度,道路行人掩目”。这种优戏是两个人表演,而且男优装女性,是最早的关于男旦的记载。

《三国志,蜀书十二》中记载,许慈和胡潜是蜀国的学士,两人都瞧不上对方,矛盾很深,公开场合也互相争执谩骂,甚至动手斗殴。刘备觉得太过分了,就在一次宴会上,使两个优人假扮成他们的样子,并演出些平日两人争执、斗殴的情节,希望用这种方式来感化他们。

刘备剧照

这样的优戏表演在三国时期还有很多,到南北朝出现了一个在优戏史上很有意义的表演剧目一“参军戏”。“参军”本是一个官职,参谋军事之意,类似后来的军事参谋。后赵石勒时代有一位参军叫周延,后来做馆陶令时贪污了几百匹官绢,因此进了监狱,不久又被释放。皇帝估计是想把他当作典型的反面教材,每次宴会时,都让周延和倡优一样穿着黄色绢做的衣服,带着黑色头巾,参加表演。

一位优人问周延:“你是什么官员,怎么和我们混在一起?”周延答道:“我本是馆陶令。”边说边抖擞着黄色绢衣说,“正因为这个,所以成为你辈中人”。

《参军戏》佣

这个讽刺周延这样贪官的优戏经常演出,成了当时宴会的保留节目。因为它是以取笑参军周延为情节内容的,故后世那些讽刺官员的优戏都叫“参军戏”,或“弄参军“,到了唐代“参军戏“已经成为优戏中最为著名的一类。

优戏的繁荣唐宋时期,参军戏成为一种主要的优戏形式,它已经不再限于表演南北朝时期周延的故事了,凡是用两个人来表演官场上弊病,从而进行讽刺和嘲弄的,都叫参军戏。而与参军戏类似的还有各种弄戏,如弄假官、弄妇人、弄三教、弄神鬼、弄痴大等。弄,是唐代的专用表演词汇,就是调笑表演的意思。这些弄戏虽然嘲弄的对象不一样,但都以调笑诙谐为主,同时带有诙谐、讽刺的趣味。

唐代参军戏中,有两个固定角色,被取笑调弄的那个就叫参军,另一个叫苍鹄,苍鹄不仅在言语上讽刺取笑参军,还有击打的动作。

参军戏画像

下面略举几例,看看唐宋时期优戏的发展情形

五代时期的一则优戏:后梁王知训为宣州的长官,征收各种赋税,苛政猛于虎,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王知训入朝廷述职,在一次宴会上,伶人装扮成绿衣胡面,像鬼神一样。另一优问:“干吗的?”绿衣人回答道:“我是宣州土地神,长官入京述职,和地皮一起带来了,所以我也到了此处。”用以讽刺王知训的贪酷。这就属于弄鬼神一类的优戏。

再如唐代《玉泉子真录》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次演出:崔公铉之在淮南,尝俾乐工集其家憧,救以诸戏。一日,其乐工告以成就,且请试焉。铉命阅于堂下,与妻李坐观之。僮以李氏妒忌,即以数僮衣妇人衣,日妻日妾,列于旁侧。

《玉泉子真录》

一僮则执简束带,旋辟唯诺其间。张乐,命酒,不能无属意者,李氏未之悟也。久之,戏愈甚,悉类李氏平昔所尝为。李氏虽少悟,以其戏偶合,私谓不敢而然,且观之。僮志在发悟,愈益戏之。李果怒,骂之日:“奴敢无礼,吾何尝如此。”僮指之,且出,日:“咄咄!赤眼而作白眼,讳乎?”铉大笑,几至绝倒。崔铉让自己的家童专门演了一出戏,嘲讽凶悍的老婆大人。“一僮则执简束带”的装扮明显带有参军角色的特征。

那么参军戏怎么从宫廷流入民间了呢?

玄宗时期的安史之乱给唐代的政治文化带来了巨大影响,其中之一便是大批的宫廷乐工、倡优在动乱中流落民间,最为典型的例子是皇家著名乐工李龟年的遭遇,他晚年寄寓江南湖湘一带杜甫名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正是赠给李龟年的诗作。宫廷乐工来到民间,也把宫廷艺术传播到民间,所以优戏也开始在士大夫之间流行起来。崔铉是宣宗时期人,其家童能演戏是请乐工来教的,这些乐工的伎艺很可能就是从官廷里流播出来的。

崔铉杜甫相遇画像

此类优戏主要以语言、行动表演为主,有没有歌唱呢?上面的例子很难看出,但唐代的一种陆参军戏中却表明是可以有歌唱的。唐人范摅《云溪友议》中记载,有民间伶人刘采春善弄陆参军,歌声彻云,著名诗人元稹曾赠诗:“新妆巧祥画双蛾,谩襄常州透额罗。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皴文靴。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

这说明刘采春表演陆参军时装扮、行动、语言、歌曲都具备,优戏与音乐文学结合起来了,这已经具备南宋杂剧的雏形了。但这样的表演记载是非常少的,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动作来表演一小段故事是唐宋时期优戏的基本特色。杂剧一词最早出现在北宋时期,这些杂剧包括优戏和各种杂技。滑稽短小的优戏在宋代以后仍然流行于宫廷之中,明代还有类似的一些记载,而优戏的一些表演艺术主要已经融入了戏曲艺术之中。

《云溪友议》

从先秦到唐宋,俳优戏剧的发展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一是俳优戏剧主要运用语言动作进行表演,没有舞蹈,很少有音乐。

二是俳优戏剧的风格是短小幽默的,表演滑稽,有很强的讽刺性。

三是俳优戏剧在唐宋时期各种参军戏、弄戏流行,这些优戏有两个固定角色一参军和苍鹄,这两个角色是传统戏曲艺术最早的行当雏形,到了宋杂剧中参军演变成副净,苍鹄演变成副末,是后世戏曲成熟时期净丑行和末行的源头。

四是俳优戏剧是宫廷演剧,安史之乱后随着宫廷乐工的散落民间,俳优戏剧也传播到民间,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这促使了它和民间其他艺术的融合。

参考资料:《云溪友议》

《玉泉子真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