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本事不小,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时候,他的战斗力可圈可点,可是这哥们运气不好,要是继续对付汉朝内部战争,他早晚会被封侯。可汉景帝走了以后,汉武帝上来,汉武帝是一个对匈奴讨厌到了极点皇帝,于是长达数十年讨伐匈奴的历史就这么展开了。
本来大家都很看好他,连他自己都有点迷失了,居然也看好自己可以打败匈奴,结果上战场以后不光没能打败匈奴,自己还迷路了。这哥们打内战是一把好手,那是因为中原的地形他比较了解,可是一旦到了北方浩浩荡荡的大草原上,就找不着北,一位战场上的英雄即刻就变成了废柴。
汉武帝一开始也没成想,他认为这个久经战场的老将对付匈奴的时候应该不会太吃亏,结果就把他派出去打匈奴,他这些年一直想着的就是人家靠嫁女儿给皇帝都能封侯,自己御下了这么多战功却无法封喉,心里很不爽。
可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从雁门出击匈奴,一不小心就被匈奴捕捉了,这事可就完蛋了,你打不赢匈奴就算了,还被活捉,这有点太丢人了吧?为了能够逃脱,他只有装死,趁机偷了一匹马溜了回来,还美滋滋的跑到汉武帝跟前说自己如何如何了,是怎么从匈奴手里逃脱的。
开始用了老长的一段文字,详细记录了整个过程,身处绝境居然能从匈奴手中逃出来,完全凭着自己出色的骑射本领。按照当时大汉王朝的军阀是应该斩首还好,当了这么多年关,总归还是有点积蓄,所以拿钱保住了自己的小命。在汉朝,死刑有两种减免,但一是拿钱赎罪,二是受腐刑。
恭喜这愤懑,脸也丢大发了,还差点把小命给搭上去了。后来看到这几年跟着卫青混的将领们一个个都因功封侯了,他也看着眼红了,一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封侯,至于封侯有什么好处,其实他已经不在乎了,所以他也想跟卫青混,以后可以封侯。结果这回的操作又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当时带骑兵出击匈奴,可刚出门没多久,探子回报说匈奴有4万人马,十倍于己的兵力,我们这位将军虽然领兵不行,单兵作战,那可是绝对的战斗英雄。听到这个情报精神一振,多好的好机会,这下子大家也都兴奋了起来,传言他儿子带着几十号人在人家几万人的队伍里转了一圈,跟没事人一样就回来了,所以每个人都认为匈奴人好欺负,于是就带着大军朝着匈奴奔袭而去。
结果,人家匈奴人一代劳,汉军还没冲上来就被射死了一半,再往前冲可能就被匈奴人射光了,可是现在掉头走似乎太丢人了。正在这个如此尴尬的时候,张骞的援军及时赶到了,这才捡了一条小命。但因为被匈奴大军包围,骑兵也全部被打光了,回来以后就跟张骞一商量,把所有搏斗推给了张骞。
原汉朝最强的GPS张骞也因为迷路延误了救援工作,给张骞赎罪的钱还是他出的,毕竟两次拿钱买命,这种事情是个人都会觉得丢脸。后来卫青和霍去病领军发动了漠北之战,这是对匈奴的一次大规模进攻,这位将军再次眼中放光,封侯的机会眼看着又来了,于是她找了很多关系,又在汉武帝跟前软磨硬泡,终于得到了随军出征的机会,而且还担任了前将军。
这家伙运气不好,天下人都知道,于是汉武帝偷偷的告诉卫青,这个人的运气非常的背,你用他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能让他打前锋,所以卫青就让他绕到敌人后方负责包抄敌军。结果这哥们再一次迷路,也由于他没有及时赶到包抄第一场歼灭战,结果打成了击溃战。卫青又气又恨,打算如实上报这件事,不知道是因为这次实在没脸回去交差还是怎么,我们这位将军在去汉军司令部的半路上自杀了。
很多人为他打抱不平,认为这位飞将军怎么能不封侯呢,所以认为他运气不好的声音就越来越大。也就是说,大家认为他不能封侯,不是他的实力不够,也不是他能力不行,完全是因为他运气不好,这个人大家应该早就猜到,他就是李广。李广不是大将之才,也生不逢时,运气也差了一点。
是名声在外,战功却频频。汉武帝大举反击匈奴时,李广年事已高,如果不是他一再请战,汉武帝根本不打算让他出战,而且还专门叮嘱卫青,不要让李广与单于对阵。李广自杀后,汉武帝也没有追究李广,反而李广的儿子李敢居然跑去把卫青揍了一顿。
卫青识大局,忍着没有告诉汉武帝,汉武帝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后年少气成的霍去病看到自己就被打,直接把李品给杀了。汉武帝把霍去病打发到了前线,远离了长安这个是非之地,可见汉武帝是多么包容。李广曾经私自杀掉投降的羌族人,一个武将打了几十年的仗,几乎都是败仗,杀敌,自损,没有一场像样的胜利,还经常迷路,甚至还全军覆没被俘,公报私仇,杀害案板,汉武帝依旧包容,再加上独特的私教生涯,于是才有后代,文人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关于这个军事天才的死因,据说是死于匈奴的细菌战,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