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李清照,公主的命,活得却像一个骑士。出生于书香门第的李清照,早期生活优渥,父亲在朝为官,家庭良好,李清照自幼便沉迷于金石与诗词。出嫁后与丈夫琴瑟和鸣,生活虽变得清苦了一些,但两人恩爱,也别有乐趣。
但后来金兵攻占中原,丈夫弃城逃跑,李清照也不得不流落南方,孤苦漂泊。李清照的诗词,便是她真实生活的写照,语言或华丽或清隽,精炼凝重,蕴含了她丰富的感情。诗言志,如果要梳理李清照的一生,用她的诗词再好不过了。
年少无忧,少年聪慧,才震京师
李清照的父亲是进士出身,是苏轼的学生,母亲是状元的女儿,也是一大才女。李清照少年时家境优渥,藏书颇丰,是名副其实的诗书世家。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之下,李清照自小就展现出了聪慧的才能,《如梦令》一词更是名震京师。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是李清照少女时期的代表作,诗句清新隽永,曲折婉转,醉酒后忙问花还好吗?不仅是对花的怜惜,更是少女情怀的描写。
新婚燕尔,觅得良缘,夫妻恩爱
那年18岁的李清照嫁给了21岁的赵明诚,门当户对,恩爱非常。夫妻二人更是志趣相投,婚后生活安静和谐,是李清照人生中难得的幸福时光。在这时期,李清照也写下了著名的闺中词《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买了花之后,又怕丈夫觉得自己不如娇艳动人的花好看,就把花插在鬓间,非要让它比一比。娇羞可爱的新婚女子形象跃然纸上,也侧面说明了婚后生活的美好甜蜜。
青州生活,苦中作乐,相思离愁
婚后一年,李家和赵家就卷入了党派之争。夫妻二人不得不离开汴京,到青州过起了安静祥和的生活。赵明诚先后出任地方知州,夫妻二人饱受相思之苦,一首《一剪梅》便是这个时候写出的。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下心头。
这是李清照对丈夫的送别之作,夫妻二人分别在即,这首词字字写出了不忍离别的心声,相思愁苦刻画的淋漓尽致。
颠沛流离,靖康之难,家国破碎
好景不长,在过了几年安静祥和的生活后,金人大举南侵,北宋朝廷崩溃。南宋朝廷建立,却一味求和。李清照也收拾起了书画,南下奔赴建康。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与李清照婉约的词作不同,她的诗气势豪迈,慷慨激昂,借项羽写出了宁死也不远苟活的志向。生,便做人中的英杰,死,也要成为鬼中的豪雄。
晚年生活,国破家亡,苦闷忧愁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物是人非事事休,不仅是丈夫的离去,更是家国破灭的忧愁,那蚱蜢一样的小舟,又怎么能载动我这一腔愁苦呢?
李清照的一生,无论是年少不知愁,还是颠沛流离满腔孤苦,都有着一种坚韧不屈的气度。读李清照的词,不仅是词本身,也是在读她的一生,更是在读她坚强不屈的人格。
对李清照诗词感兴趣的话可以点击下面商品卡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