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评选史上第一才女子,那一定非李清照莫属,她是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派的代表。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李清照作为女子,却能做到与晏殊、秦观、柳永这些大才子并驾齐驱,不愧于“千古第一才女”的美誉。 她的一生跌宕起伏:从出生官家的衣食无忧,到婚后与爱人夫唱妇随,再到家道中落后的颠破流离,最终孤苦而亡。下面让我们来赏析李清照不同人生阶段的几首诗词,去身同感受她一生的境遇变迁与情感的变化。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出生于山东章丘,父亲是礼部员外郎李格非,也是苏轼的学生;母亲是宰相王珪的爱女,从小就接受着浓厚文学氛围的熏陶,再加上本身很聪颖,所以还是少女时期,在东京城里已经小有名气。这首《如梦令》正是16岁的李清照所填: 还记得以前经常划船到溪水边的亭子里玩耍,一直到黄昏日落,因为饮酒太多、醉意萌萌,忘记了怎么回去。玩到尽兴之后乘舟返回,却因迷路反而进误入荷塘的深处,因为急着找出路,慌乱的划桨声,惊飞了岸边的一众水鸟! 这首词写出了李清照当时生活的无忧无虑,还是少女的她,也是天真无邪;用词貌似平淡随意,却描绘出富有立体感的黄昏画卷之美! 一剪梅红藕相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18岁时嫁给了太学生赵明诚,赵明诚的父亲是吏部侍郎赵挺之,两家都是高官之家。还在太学读书的赵明诚每个月会请两次假,回家与李清照团聚。同是书香门第的夫妻俩,一起读书画画,研究古文碑帖,堪称琴瑟之和。 婚后第二年,因朝廷新旧党争,牵连到李家,全族被迫离开封,返回原籍章丘,新婚燕尔的李清照不得不与丈夫分开。日日思君不见君,这首《一剪梅》就是在夫妻分别后,李清照写下的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之情: 池塘里的荷花已经香消花陨,冰冷如玉的竹席让人感受到了深秋的凉意。我轻轻的提起裙角,独自一人登上小船,抬头仰望天空,白云深处期盼有我夫君的飞信而来!却只看到大雁南归之时,皎洁的白月光洒满了西边的小楼。 在这个深秋的季节,随风飘零的残花落在自在流淌的溪水中,随波逐流。身处两地的你我二人,为了离别的相思苦而无限的忧愁。这样的相思之苦实在没有办法可以抵消,就算强装笑颜的舒展眉头,它却依然深深地印刻在心中。
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公元年,北方的金兵一路南下横扫中原,俘走徽钦宗二帝,北宋灭亡;康王赵构在南京称帝是为南宋。人到中年的李清照被迫跟着丈夫南逃,路过乌江项羽自刎处,因气愤于以赵构为首的南宋朝廷腐败无能,不思北进收复失地,一心只想偏安江南,于是写下这首借古讽今的绝句: 人活着的时候,就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人中豪杰;就算死,也应当舍身取义成为鬼中英雄。时至今日,大家依然还在歌颂项羽,就因为他不想苟且偷生的退回江东,他才是人中豪杰,鬼中英雄! 想想大宋朝养着那么多文人雅士,过着锦衣玉食的奢华生活,方才开创宋词的的璀璨夺目;但国家有难了,这帮人却只想着逃跑,思想觉悟竟不如一介女流,真正的百无一用是书生!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逃到江南后没几年,丈夫赵明诚病逝,李清照因丧夫的打击,也大病了一场。金人对南宋朝廷是追着打,她只得带着丈夫遗留的文物字画,一路南逃到绍兴,而文物字画却被偷盗殆尽,最后流落到杭州。 一路逃亡的生活,加上文物字画的被盗,让孤苦无依的李清照陷入巨大的痛苦之中。此时有个叫张汝舟的,听说李清照有很多珍贵的文物收藏,于是花言巧语骗得李清照改嫁自己。结果婚后发现李清照是一穷二白,便露出渣男的本质,轻者肆意谩骂,重则拳脚殴打。忍无可忍的李清照告发了张汝舟,并获许离婚。 在宋朝,妻告夫不管结局如何,女子都要坐牢3年,后来在亲友的努力下,只被关押了9日。这一连串的生活打击,让晚年的李清照心中万般苦痛,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 我苦苦的寻寻觅觅,想把自己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结果发现能留住的只有冷冷清清的自己,这更让我忧愁苦闷。这深秋的季节是忽冷忽热,让人无法好好休息。就算喝了几杯酒,也抵挡不了傍晚不断吹来的冷风。看到天上飞过一群大雁,想起了每年的这个时候,让我真的很伤心! 院子里菊花残落堆满了一地,都是那么的憔悴不堪,此时还有人愿意来采摘吗?我独自守在窗户下,如何才能熬到更孤独的夜晚?静静飘落的细雨,淋湿了梧桐的叶子,直到黄昏来临,雨依然在下。此时此景,我的心情,不是一个愁字就能表达的!
年,辗转漂泊到金华的李清照,在完成了对丈夫赵明诚遗作的整理后,怀着对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家乡难归的深深失望,在极度苦闷、孤寂中去世,时年71岁。李清照的人生境遇与南唐李后主颇多相似,用一句可以评价: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