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最经典的一首诗,开篇便是千古妙语,连

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在整个唐朝历史上,出现了很多著名诗人,也为我们留下了数以百万计的不朽诗篇。每位诗人都有着自己独有的风格,比如“诗仙”李白浪漫无比的超现实风格,杜甫铿锵深沉的风格;李商隐在悲惨人生中看透一切的无畏之风,还有著名的“诗鬼”李贺奇怪诡谲的诗风等等。其中李白、李贺、李商隐被合称为“三李”,这三位诗人可以说代表着唐朝不同历史时期的诗词风格。如果说李白属于天才型诗人,那么李贺绝对属于“鬼才”型诗人。他年少成名,是典型的“神童”:七岁就会写诗,尤其擅长快速即兴作诗,可以与当年那位五岁就能援笔成诗的方仲永相媲美了。但是与初唐的王勃一样,在自己26岁时,生命就戛然而止,实在令人叹息。但是李贺在这短短的二十几年时间里为我们留下的诗篇却很多,可以说篇篇经典,由于他的诗常带有奇怪诡异之感,而且诗作中反映出了他极为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后人给了他一个非常符合他风格的称呼——“诗鬼”。在“诗鬼”李贺的诗中,想必有一首诗我们是再熟悉不过了——《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行”是“歌行”的意思,是当时古乐府曲调中的一种诗词体裁。这首诗写于唐朝与北方突厥部族长年累月的冲突以及中原藩镇割据时期,据史料记载,写这首诗时李贺才18岁。年少的李贺生活在这样一个动乱的年代,免不了雄心勃勃、意欲征战沙场。位于山西西北部的雁门关是扼守中原的要塞,北方突厥部落时常进犯,加之藩镇割据,使得唐王朝陷入了极端混乱的时期。其实说来也比较有趣,这首诗本质上是李贺为了向韩愈推荐自己而写的一封信。虽然李贺在此时已经是远近闻名了但是没有大咖的支持,仍然是锅里的蚱蜢——蹦不了太远。一次,他听闻韩愈就在洛阳城中,就带着这篇所谓的自荐信投到了韩愈门下。而当时那样年代正是盛产边塞诗的时候,名家名作频出,诸如高岑、卢纶这样的大V怎是李贺这样一个毛头小子所能比拟的,但是韩愈却被这首想象力丰富、构思巧妙的“自荐信”所吸引。整体来说,这首诗虽然是在描写惨烈悲壮的战争场面,但是李贺却没有按照以往的那种固定模式来描写,而是用极其奇异的手法将悲壮的战场渲染得秾艳斑驳,更令人称奇的是没有固定词语来叙述时间地点,但是我们在读后却对这场边塞战争的一切了然于胸,而且还将战场上的风云突变恰如其分地糅合在了这个短短的几句话中。手法难学、意境更难学,这也许就是李贺创作诗歌的绝招,也是他能为后人所铭记的一点。首联开篇毫无隐晦,将战场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描写了出来,可谓妙绝古今。敌军犹如一团乌云向我方袭来,此时攻守双方力量悬殊,眼看着城池要被攻破,就在此时一缕阳光透过这层层乌云照在了将士们的铠甲上,各个闪耀着夺目的光辉,好像神兵天降一般,我们人数虽少但是士气绝对是最高的,此战必胜。开头就用这样一句极具想象力的诗句将我们带入到了一场兵临城下、将士无畏的紧张的气氛中。首先是原本很轻的“云”压向城池,这样令人窒息的语句瞬间将大军压境的情景渲染了出来,可谓是绝妙的开头,而后的一句:甲光向日金鳞开,更是将大厦将倾时的守城将士的无畏与勇敢免回了出来。首联没有一个词再说战争马上要开始了,敌我力量太过悬殊等等,而只是运用简单的词语渲染,就将战场一触即发的那种紧迫感描绘了出来,正如薛雪在《一瓢诗话》中评论李贺的这句开篇:李奉礼‘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阵前实事,千古妙语。颔联战争开始了,一片喊杀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进攻的号角已经吹了多次,这原本萧瑟寂静的秋天也被漫天的号角与喊杀声打破。战争太过惨烈,在暮色来临时刻,你能清晰地看到那土地上挥洒这的热血,已经将这片土地染成了红色。将首联与颔联结合起来看,李贺这样一位文弱书生,这样一位18岁没有任何战场经验的诗人,却能够将残酷激烈的战争场面用他自己极富想象力的手法渲染出来,实属不易,这样的开篇两联就称得上是千古名句!那压城的黑云、张开的金鳞甲、萧瑟秋风中的号角声、被鲜血染红的大地无一不是象征着战争惨烈与无情的符号,而李贺却能够将这样的符合恰当的拼接在一起,为我们展开了一幅身临其境的画卷。颈联战争焦灼时分,远远地望见援军的红旗已经快到了易水边,暮色又深,在这寒霜之中,震天的号角与战鼓声渐渐的低沉了下去,但是仍旧在那夜色来临之前咆哮着不肯轻易消失掉。颈联运用简单的笔触交代了以下问题:其一:半卷着的红旗是援军驰援时的要求,为的是能够起到突袭的作用,说明了战场的局势瞬息万变的特点;其二:战争究竟在哪里展开——易水。虽然在地理位置上看,易水距离雁门关还比较远,但正是这样的夸张手法将战争的悲壮描绘了出来其三:暗示着将士们一去不复返、壮怀激烈的豪情。同样,颈联中援军半卷的红旗,在寒霜中逐渐低沉的战鼓也同样是战争符号,与之前的黑云等共同撑起了在李贺的思想之下那惨烈压抑,而又充满爆发力的环境。尾联本诗最为悲壮的一句话,为我们树立一位神采奕奕的主将形象!雁门太守为了报答君主的恩情,手挥刀剑战场杀敌直到战死为止。尾联是全诗的一个升华,雁门太守无畏生死为国效忠的英勇气概震撼着每一个人,而此处的“君”,其实倒不一定是那位高高在上的君主,在每一位读者看来,可能代表的人是不一样的,而在李贺看来只要是心中惦念的那位太守肯为他/她舍生取义的人就是本句中那位“君”。李贺的这首《雁门太守行》,是一首描写战争的经典诗篇,李贺凭借着他丰富奇诡的想象和超拔的文采,将残酷激烈的战争场面用浓墨重彩的渲染手法,缓缓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令人读后心神为之悸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5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