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银行,士兵拿了军饷会随身携带吗要

在战争中,军饷和奖励成为维持一支军队运转和作战的关键支撑。古代士兵掌握着可观的现金军饷,但一旦阵亡,所有财物无一例外都将落入他人之手。士兵们深知,无论是便宜战友还是助长敌人,都不及为亲人留下一份财富。

那么,在古代,士兵们在出征前如何处理自己的军饷呢?

由于征兵制士兵通常没有固定的工资待遇,而且需要自行解决日常开销(如衣物和口粮),朝廷不提供这些支持,所以士兵反而需要携带一定数量的现金。

在湖北出土的云梦秦简中,曾发现一封士兵的家书,信中写道:“我留给你一些钱财,让你买夏天的衣物...你看见安陆的丝绸很便宜,就买一些裙子和上衣,记得把钱带上。如果丝绸价格高,只带钱来也可以,我自己在那里买......这是给南军的衣物。”

士兵在军队中的财务管理与我们上大学时家里寄生活费的情形有些相似。既然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当然会尽量节省开支,只保证基本生活所需。一般来说,士兵们不会随身携带大量现金,而是根据需要定期收发。他们的消费和购物需求通常在军营外的市集进行,物价也会随着供需关系的波动而变化。

对于普通士兵来说,如果没有其他外部收入来源,身上的钱财就成了未来生活的希望,因此必须妥善保存。尤其是在作战时,最好不要随身携带金钱,以防遗失或在阵亡后为敌人所得。

事实上,即使军队有作战任务,一般情况下并不是全军出征,通常会有负责后勤的辎重部队。唐朝的士兵每人都携带着一袋随军物资,其中标注着服装和其他物品的数量,还有衣物资料、弓箭、鞍辔器杖等。

如果士兵外出作战,除了钱财之外的非作战物品都可以留在后方,会有专人妥善保管,而且不必担心与他人混淆或被盗。这些物品都会被登记在册,上面注明了士兵的姓名以及军队、营地、县城、府城和卫所的名称。军饷之外的物资不需要上报给上级,即使遗失也不需要向上级申报。

而募兵制则将军人职业化,士兵们以打仗为终身职业。他们不仅获得朝廷的军饷,而且所有军营中的开销都由朝廷供给,完全脱离了生产。当然,在征兵制和募兵制之外,还存在许多其他形式的兵役制度,如屯田制、世兵制、府兵制和军户制等。

士兵们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拿固定工资(军饷)的士兵和不拿固定工资的士兵。拿固定工资的士兵除了军饷外,还有其他收入来源,例如战前的犒赏、军功奖赏,甚至是抢劫所得。

宋朝是募兵制盛行的朝代,也是最典型的例子。正如蔡襄所言:“军队数量众多,仰赖天子提供衣食,从五代开始一直延续到秦汉时期都是如此。”宋代士兵的工资标准按照月俸划分为五个等级,从一千到三百不等。

虽然相较于当时普通百姓的日收入约为钱而言微薄,但士兵们经常获得各种补贴。蔡襄所言,“禁军一名士兵的费用...一年大约需要五十千钱。”此外,士兵们还常常从空饷和经商等途径寻求额外的“理财”机会。也就是说,只要善于搜刮,广开财源,某些军官甚至士兵的腰包还是相当丰盈的。

在募兵制度下,士兵们拿着固定的军饷,生活所需由朝廷提供,他们没有必要的开销,因此很容易省下一部分资金。大部分正规军队纪律严明,并驻扎在偏远地区,不良嗜好也被压缩到最低限度。《李卫公兵法》中记载道:“有些军队中有玩樗蒲博戏的,只要赌注超过一钱,就会被没收。”因此,军饷日积月累,最终可能积攒出可观的数目。对于这笔钱来说,在军营中保留少部分现金傍身即可,大部分可以托人带回家中。

此外,在古代很多时候,士兵的家属是可以随军同行的。一般情况下,长期驻守边境的士兵会带着家人一起生活。在没有作战任务的时候,他们像普通百姓一样过着简朴的生活,尽管居住条件可能较为艰苦。

正如晁错在《守边劝农疏》中所说:“对于远方守边的士兵,每年更换一次,他们并不知道胡人的能力,因此选择那些经常居住在边地的人,让他们在家务农,以备不时之需。”一旦有作战任务,士兵必然会将所有的金钱留给妻子和家人,自己轻装上阵,以保持战斗的灵活性。

在城市驻扎的军队中,士兵不仅可以带着家属随军,甚至还可以在军营附近租房居住。士兵们可以选择不住在军营,只需要按时点卯和参加集体训练,就像现代的警察一样每天上下班自由自在。

在没有作战任务的时候,军队不会提供伙食,每个人都回家吃自己的饭菜,他们的所有个人财物通常都放在家里。一旦遇到战事,士兵会随着大军行动,衣食住行都会得到保障,因此并不需要特别随身携带大量现金。

另外,尽管正规军队有严格的军纪,朝廷的官军主要责任是维持帝国的统治秩序,但每个士兵都有自己的个人利益追求。当军纪失去作用或个人底线被突破时,他们往往会贪图一些非法的利益,甚至做出一些无底线的行为。

例如,一些士兵为了应对不时之需,会在出征前偷偷藏匿贵重金属,或者从尸体、平民家中甚至坟墓中获取一些小额财物,暗中携带着。与微薄的军饷相比,这些额外收入才是真正的意外之财,也是他们参与战斗的最大动力之一。

总结而言,无论是自费服役还是依靠军饷生活,古代普通士兵都属于中低收入群体。一点点维持生计的钱无论如何安置都可以,只要在战斗时不随身携带即可。

出征时通常会将钱财留在军营或交给随军家属。即使有赏赐或其他大笔收入,古代士兵也会想方设法转移或迅速花掉,毕竟军营不是存放个人财产的地方,因为根据记载,唐代就有一些不良军官会故意让存有大量财富的士兵去“战死”,以便侵吞其财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