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庙十哲,指的是唐朝时期,开元唐玄宗尊姜尚(周朝开国太师姜子牙)为武成王,太公尚父庙因此更名为武成王庙,简称武庙。武庙的主祭是姜子牙,副祀则包括张良等十位武将。这十位武将分列左右两侧:右列为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郡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左列为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汉丞相诸葛亮、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勣。他们之所以被列为武庙十哲,都有着卓越的战功和颇具影响的军事才华。
张良,字子房,是西汉开国功臣,他通过学习黄石公的《太公兵法》,在军事谋略上独具慧眼。张良一生为刘邦谋策无数,致使刘邦由一位不起眼的地痞崛起为一代帝王。
田穰苴,出自春秋末期的齐国,他不仅文武双全,而且秉公执法,统兵抗御晋、燕等国的侵略。田穰苴的《司马法》更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兵书之一。
孙武,春秋时期齐国人,凭借着在吴国将军一职上的出色表现,成功击败了楚国和越王勾践,成为兵法家孙子兵法的创作者,对后世影响深远。
吴起,战国初期卫国人,他曾在鲁国时击败了齐国,后来又多次战胜秦国,创立了魏武卒。吴起的《吴子兵法》被传颂千古。
乐毅,战国后期燕国上将军,他统帅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七十余城,战功赫赫。
白起,战国秦将,以出奇制胜的战术在伊阙之战、鄢郢之战、长平之战中屡获胜利,被誉为“人屠”,并著有兵书《阵图》《神妙行军法》。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他在垓下之战中击败了西楚霸王项羽,被后人尊称为“兵仙”,留下了《韩信》三篇。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他通过多次北伐中原,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军事器械,为刘备的事业立下赫赫战功,被尊称为“武侯”。
李靖,字药师,是唐初的战神。他平定了萧铣,攻灭了辅公祏,大胜突厥,灭吐谷浑,著有《六军镜》《卫公兵法》等兵书。
李勣,唐初功勋卓著的将领,他灭辅公祏、灭亡东突厥、灭薛延陀、灭高句丽等战绩有目共睹。
这十位武庙十哲因其出色的军事才华和卓越的战功而被永远铭记,他们的兵法和战略思想也为后人传颂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