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湖,位于杭州市萧山区西部,因风景秀丽而被誉为西湖的“姐妹湖”,虽说名气不如西湖大,秀美的风景却毫不逊色。
这里没有流传千古的神话传说,没有喧嚣的车水马龙,却有着厚重悠久的历史,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30年前考古发掘出的跨湖桥文化遗址和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把浙江文明史往前推到了八千年前,这座八千多年前上古文明肇始之初的重要遗存虽然在人群中知名度不大,但在中国考古学界却拥有极高的地位,归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当你远远地望过去,重新复制的拱桥静卧湖面,背山跨水,似一部翻开的史书任由世人瞻仰;夜幕降临,霓虹灯光如流水沿桥身划过,在黑暗中更令人感触到亘古久远的时光。
驾车在景区里穿行是件十分惬意的事,且不说沿途的湖光山色有多清丽脱俗,路边的绿化有多赏心悦目,一路畅通的驾车感觉有多爽快,单是一座桥便让我屡过不厌。湘湖上大大小小有接近八十座桥,形态各异,散落在整个风景区内,唯独这座被称作四亭桥的拱桥令人百过不厌。这座桥既是交通桥,又是观赏桥,是一座九孔石拱桥,石桥曲线优美,弧度极高,驶上桥顶居然有种登上高峰,豁然开朗的感觉。夜幕降临,分布在桥两侧四座楼亭透出昏黄的灯光,在黑暗中勾勒出重檐攒顶,斗拱飞椽,一瞬间会有穿越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恍惚。
湘湖三面环山,一面临江,最有名的莫过于林茂谷深的越王城山了。城山之颠的越王城遗址距今有多年的历史,是当年勾践屯兵抗吴的重要军事城堡,据考证比秦始皇修筑的万里长城还要早上多年,“卧薪尝胆”的历史典故便源自于此。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越王城山上的一址,一寺,一钟,一泉便足够喜欢古史之人游上半天了。
据说,城山是古时一处观潮的绝佳地,历经千年,沧海桑田之后如今已看不清钱塘江水的潮涌了,但只要登临城山之巅,北可眺望滨江白马湖的水乡风光,南可俯视萧山湘湖的湖光山色,在一座城市里有如此抬眼是万里云空,低头是山川湖泊的去处着实令人心旷神怡。
江南多出才子,唐代大诗人贺知章的故里便是这拥有三万顷碧波的萧山湘湖,文人总是惺惺相惜,于是在此便有了李白、陆游、文天祥、刘基等历代名人留下的不朽诗篇,令这片钟林毓秀之地平添些许文化气息。现代汉语过于繁琐,后人便效仿古文,将湘湖一干景点名称以四字命名,精简而雅致,比如湘堤卧波、绿岛掬星、湖心云影、城山怀古、湖桥拾梦、越堤夕照、纤道古风等等。
湘湖景区规划有51平方公里,分三期建成,若要深游,怕是需要花上几日。总觉得此处才是休闲度假放空自己的好地方,地大人稀,走在有古越之风的山水间,可观历史,可溯上古,可纯粹醉心于自然风景,也可赏花赏月赏心仪之人;无论晨昏还是午时,在这里都可以放下俗世浮华,清心静意。
暑期朋友前来探我,此时正值荷花盛开季节,自然最好的去处就是三期的荷花揺橹了。驾车途经一片花海,虽已过了花季,漫天遍野残留的花枝依然能想象到全盛时的视觉震撼,于是和朋友约定,来年在鲜花盛开的季节再故地重游一次。
七月初的湘湖荷花正盛,亭亭玉立的荷配上灰色的石拱桥,随处都是画一般的江南风景。
来的那日正直阴天,倒是方便了我们一路闲聊漫步至乘船码头,4.6万方的荷塘花开正盛,微风过处,阵阵清香,片片荷叶如绿色伞盖,朵朵荷花似娇羞少女。几艘乌篷船停靠岸边,在夏日的时光里散发出一缕清凉的感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此情此景也并非西湖独有,杨万里的神来之笔果然不负盛名。
乘着古老的揺橹船在荷塘里穿行,水道逶迤往荷花深处行进,偶尔贴近荷叶,叶面滚圆的水珠洒落一身,惊起一船人低低的叫喊;船身随着船工揺撸的动作轻轻晃动着,浆声、水声、岸边的蝉鸣声连带偶尔传入青蛙的呱呱声,一切都是那么安宁祥和,岁月静好;船里人拨开探入船内的荷叶,脱口而出几句李清照的词:“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也唯有这首词是如此贴近这一刻的景,世间再无其他字眼能替。(应雅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