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油工人逆袭成山西首富,48岁遇害后,儿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莫惜少年时”时间转瞬即逝,人生呼啸而过,在这段或长或短的日子里,每个人都在名为“人生”的剧场中,上演着独属于自己的戏剧,有的戏剧平淡乏味,有的戏剧波澜起伏,有的戏剧还未演完便戛然而止。

李海仓,拥有着传奇的一生,从毫不起眼的榨油厂工人,到搅动风云的山西首富;一代富商,却早早画上了人生的休止符,辛苦拼搏一生所积攒下的巨大财富和庞大企业,短短十年便消失殆尽,着实让人唏嘘不已。

他到底经历了什么?在他去世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们回顾他的人生轨迹,复盘他的传奇人生。

李海仓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年,在一个普通的小县城——山西省闻喜县,李海仓出生了,兄弟姐妹众多,家境贫寒,无法给李海仓一个无忧无虑的学生时代。于是,李海仓只好通过自己的努力,半工半读,有惊无险地从武汉钢铁学院管理工程系成功毕业。

在这段求学的日子里,不仅磨练了他的心智,还为他之后管理手下的企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年,迫于生计,20岁的他进入了一间炼油厂做一名炼油工人,李海仓非常的勤奋,也能够吃苦,于是在不久之后,他便被调到了肥皂厂工作,他踏实肯干,出众的工作能力使他在短短两年之后便成为了川口村肥皂厂的厂长。

他又在这里度过了十年的时间,在这十年里,李海仓带着工人们,创造了不俗的成绩。十年磨一剑。

在年,表现优异业绩出众的李海仓被任命为焦化厂的厂长,从此,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武汉钢铁学院

在当上厂长之后,并不安于现状的李海仓有了更多的野心,得益于多年的努力和积攒下的人脉,还有亮眼的工作履历,他成功筹集到了40万元的起步资金,随后在他出生的地方——山西省闻喜县,建起了属于他自己的第一个工厂,实行股份制形式的洗煤焦化厂。

山西省是一个煤矿大省,有着丰富的煤矿资源,在这其中建立工厂自然是如鱼得水一般,李海仓又是一个敢拼敢闯,眼光独到,运筹帷幄的人,拥有着多年的管理经验和对行业的了解的他,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尽占。

于是,很快地,通过这个工厂,李海仓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开始大规模的扩张,不断买下新的工厂,以李海仓为中心的煤炭帝国逐渐成型。

到了年,他成为了山西首富,即便身处荣华,仍然不忘初心,时时慰问基层员工,经常参加慈善活动的他,可谓是名利双收,受到无数人的喜爱。

山西闻喜

飞来横祸,世事无常

日子本可以就这么平安顺遂地过下去,李海仓继续着他的事业,随后在颐养天年之时将家业传承给自己的后代,含饴弄孙,平淡的结束他这一生。

可这一切,都被一场意外给打破了,这场意外,直接将他的人生画上了句号,让靠自己拼搏一生即将迎来的幸福瞬间化作了泡影,变成了水中花镜中月,从此了无痕迹。

年1月22日,一声枪响划破了天空,撕毁了新年安宁祥和的景象,李海仓在山西省闻喜县的办公室被杀害,自此与世长辞。杀害他的人,正是他曾经的同村同学——冯引亮。他在杀害了李海仓之后选择自尽,用杀害李海仓的那把枪击毙了自己。

杀人的理由说来可笑,只是因为嫉妒,两人之间曾有过一段往事。李海仓和冯引亮曾经因为是同村同学,所以关系一直不错,两人都从商却有所不同,早在李海仓发家之前,冯引亮便通过造纸厂发家了,但因经营不善,随后倒闭。

冯引亮的人生跌入深渊,而此时的李海仓,却发展得如火如荼,正是需要扩建工厂的时候,于是,李海仓找到冯引亮,希望能把造纸厂土地卖给他,但冯引亮要价太高,足足万,李海仓便放弃了这块土地,转而收购其他的土地。

李海仓

在那之后,冯引亮没有继续从商,后来,他反而自己找到李海仓,希望看在曾经的情分上,李海仓可以高价购买他的公司。

李海仓不只是要经营企业,还要对自己的员工负责,哪怕是好友,也断不可能答应冯引亮这种无理的要求,于是拒绝了他,冯引亮不死心,多次纠缠仍遭拒,走投无路的他升起了杀意,凭着员工对他多年好友的信任,他进入了李海仓的办公室,一枪结束了他的生命。

这完全可以说是飞来横祸,一生行善,为员工尽心尽力的李海仓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会在多年好友的手中如此突然的结束了这一生。

李海仓葬礼

临危受命,跌入深渊

一切都发生的太过突然,整个集团在一夜之间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在混乱之时,李海仓的儿子——李兆会,匆匆结束了在国外的学业,奔赴国内继承父亲留下的商业帝国,仅22岁的他不得不扛起这一重任。

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作为一方巨贾的儿子,李兆会不同于其他纨绔子弟,在回归企业之后,他拼命学习有关知识,扛起了大梁,上任短短五年便做出不凡成绩,让公司更上一层楼。

可好景不长,李兆会作为归国子女,完全没有用心维护集团与国家政府之间的关系,由父辈拼命为国家出力出钱,建设国家而形成的良好纽带,在他的手里断掉了;同时内斗不断,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力,李兆会将自己的亲戚李天虎赶出了权利中心。

在李兆会不成熟之时,为他抗住压力的亲人没有得到好结果,家族不断动摇;李兆会自己沉迷投资。在8年经济危机,使得企业元气大伤,从此走向下坡路,一发不可收拾,短短十年,庞大的商业帝国从中国消失了。

李兆会

一代枭雄,最终死于小人之手;一方传奇,短短十年尽数崩塌。

这其中,有着太多的遗憾和唏嘘。在时代的浪潮中,每个人都只是其中一朵小小的浪花,李氏钢铁,成也时代,败也时代。李海仓抓住机遇,厚积薄发,一手打造钢铁帝国,李兆会错过变局,根基不稳,使得庞大帝国全数破碎。

尚不成熟的李兆会无法在滚滚荣华中守住本心,坚守自我,最终也被金钱所吞噬,而踏实朴素,勤劳敢拼的李海仓却早早结束了他的生命,让人不禁一声长叹,这是命运的捉弄还是人事尚未穷尽,或许两个都有,但在颓唐的现实面前,这一切都没有了争辩的意义。

时间的车轮仍不断向前,身为普通人的我们,却可以从李氏帝国中吸取教训,“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追求更好的生活是人的本能,但切记不要做出败坏道德之事,不要被铜臭盖住双眼蒙上双耳,可以卑微如尘土,但不可扭曲如蛆虫,坚守初心,是成功的敲门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