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中国著名男子体操运动员、李宁集团董事长兼联席CEO、非凡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兼CEO
编者按
李宁,华人世界,无人不晓的名字。对熟龄族群而言,他是体操王子,是体育巨星,是英雄。对年轻世代来说,这是中国运动品牌的代表,是酷炫本土原创代名词。人生中曾获14个世界冠军、枚体操金牌,被称为体操史上技术最全面最完美的选手。退役后年创立李宁有限公司,现为公司主席以及执行董事。
如此人物,却作风低调,近年来甚少接受专访。近年看他出现公开场合大多身穿“李宁”品牌服饰,一派轻松悠游,总禁不住想象他口中常提及年少时调皮的自己。这回难得超过60分钟视讯,他言无不尽,被问及辉煌过往一贯轻描淡写。谦逊,从容,克制,坚定,通透,豁达,偶尔显露几分率性与幽默。
59岁的他,不似商场中人。内核始终非常运动家。
梦想启动,李宁说李宁崛起
如今在公司与创立初期所担当的角色应该不太一样吧?主要是主导大方向?
“其实我刚建立公司的时候就是负责大方向的,销售、推广、生产和财务方面都有专业团队在运营管理。我带入更多的是专业运动的一些知识、运动员愿景、运动资源。当然,最初有些产品的走向、经营模式的确定,我也参与做决定,例如建立专卖店的系统,就是我的决定。但是真正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反而是年底以后,那个时候我的身份是代理CEO。”
品牌,以他的名字命名。
从最初的小公司到现在成为中国最家喻户晓的运动用品企业,32年来经历过几个关键时刻。
“我真正创业是在年,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活跃阶段,那时候我26、27岁,大环境给了我很多机会、很多希望和想象空间去尝试。幸运的是,当时有投资人愿意在我们的项目上投资。这个阶段,机会对我们来讲很重要。我主要还是想做品牌,所以更多的资源主要投在产品的研发设计、品牌的推广、渠道的建立。”
年曾有历史性一幕,身穿自家白色运动服的李宁在青藏高原接过亚运圣火。创业不过3个月,李宁品牌已拿下亚运赞助权。
“当时,我们是为数不多的在中国市场上建立起专卖形式的体育品牌。但如何能够让大家有更多的认知和参与,还是需要运动的平台。成立的时候,品牌跟中国的运动员、运动队有很多合作,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能够通过运动服、运动鞋的融合来表现品牌实力。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和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我们成为中国体育代表团的领奖装备赞助商。在当时来讲,很少有中国的企业品牌参与到大型运动赛事之中,我们算是那一批中最早来做尝试的。这阶段,对促进品牌成长非常重要。”
“李宁”,火速成为中国第一运动品牌。
年销售额突破10亿人民币,公司隔年在香港上市。
“因为中国市场发展很快,我们需要力量来推动发展,所以在年上市成为公众公司,这也为品牌长远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资本平台的基础。因为上市公司会把自己的一些经营思路、经营数据公开,反过来也促进我们不断提高经营能力和经营水平。”
高峰低谷置之死地而后生
李宁曾说最初并不想当商人。
因此创业的前十年,忙于体育事务,亦忙于各种人生新尝试,他在年和杨紫琼主演过电影《七金刚》,年进入北大法律系。
而到了第二个十年,他则投身各类公益活动,创立不少基金会,有支持偏远教育的,有保护野生动物的,也有为运动员提供培训的。
年北京奥运,他在“鸟巢”腾空飞翔点燃北京奥运圣火,唤起全世界对体操王子的美好记忆。
那是李宁个人的另一个巅峰。
这期间,甚少直接干预公司的具体执行事务。直到年底,面对公司连续3年亏损,作为创始人的他不得不回归坐镇。
至年的亏损累计超过30亿人民币,年,公司转亏为盈,净利润1,万,年净利润6.43亿,翻了近44倍。
谈起公司这段低潮期,他有他的理解。
“中国市场进步超乎我们想象。这个行业里面参与者也很多,很多做工厂的后来也开始做品牌。在福建晋江这么小的一个镇就出来若干的品牌,他们也做得很棒,竞争力很强。但是有一点,大家的动作是差不多的,所以这个市场上从商业模式到产品都非常同质化,所以从年至年,李宁遇到了一个发展的瓶颈,同质化造成整个市场竞争很激烈,我们就没有什么竞争力了。”
公司内部在面临危机前其实已开始渐进式革新。
“在年以后,我们重新开始调整战略,还是要回到做品牌,如何用品牌来成为竞争力,在产品、经营模式上能够呈现出品牌特性。我们开始集中发力专业运动品类,像跑步、篮球、健身、羽毛球和运动生活。这时候的战略调整对整个公司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那几年逐步确定了李宁公司的‘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的战略。当时我们看到很多品牌希望做得更廉价,很畅销能赚钱,后来我们决定,还是把更低廉的东西放弃掉。当然,我们不是希望做贵的,而是做更有价值的产品,更有创造力的产品。”强调品牌价值,与运动做更深的结合,通过和顶级运动员的合作研发,进而发展出满足各年龄段消费者的商品,李宁公司从低谷中成功转型。
转危为安,业界普遍认为是作为精神领袖的李宁的回归,凭一己之力重新凝聚士气扭转乾坤。
但他谈起时,一贯谦虚。
“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当然,加上我还有点小名气,从提高公司凝聚力这个维度来讲我应该是发挥了作用。但是作为公司,明确未来的道路要往哪里走,这很重要。一个品牌如何去经营至关重要,这一点是我跟团队一起努力的结果。具体就是如何才能给公司确定一个正确的战略方向,然后有效地组织团队,朝既定方向走,创造让公司前进的动力和业务,这个过程其实更多是跟团队的互动一起实现的。当然,我作为董事长,肯定有我的责任,就是对这些战略的选择,对一些重大业务的处理。但并不是简单说凭我一己之力就完成的。一个品牌总是牵涉到方方面面,有财务、产品、渠道、营运效率……因此需要有一个团队。我作为董事长的责任是理清楚方向和组织好团队,团队也要跟我一起理解和支持这个方向。”年品牌口号曾从“一切皆有可能”变更为“让改变发生”,李宁回归后把口号改回来。
他曾说,改变还是不足够的,必须要有更大的梦想。
21世纪本土原创代名词运动是基因
年,李宁品牌首次登上纽约时装周。
年10月底,品牌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