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年,中年丧夫的李清照经历过再嫁匪徒张汝舟、申请离婚险遭牢狱之灾、家财文物散尽等一连串的痛苦,十月避乱金华,寄居在陈姓友人的寓所。
次年三月,暮春时节。孑然一身的李清照见着春末百花凋零的景象,由于身世孤苦、漂泊无依的经历,轻易勾起了内心的苦闷伤感与悲痛,因而作《武陵春》词: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尘香”指尘土沾染了落花的香气;
“双溪”指浙江金华城南两水交汇的溪流;
“舴艋舟”指两头尖尖如同蚱蜢的小船。
李清照这首《武陵春》借暮春景色,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传神地刻画出飘零无依的才女形象,深入剖析内心的凄凉、痛苦和忧愁,不仅仅是自身,还有家国忧思。
词的上阕语言凝炼,十来个字就勾勒出暮春之景和愁苦女子的剪影,催人泪下:
一夜的风雨终于停歇了,枝头的繁花已然落尽,遗留下尘土间淡淡的芳香气息。抬头去看已是日上三竿,仍然没有心情梳洗打扮。
春去秋来,花开花谢,仿佛没有什么变化,人却已经今非昔比了。想要说点什么,还没开口就忍不住泪流满面了。
头两句便将风景和女子紧紧联系在一起,一个“倦”字将李清照身陷忧愁慵懒的神态描绘得传神。古代的端庄闺秀绝不会披头散发出现在外人面前,李清照满心痛苦愁肠,大抵没有什么社交,所以懒得打扮。
看见眼前的风景,忍不住萌生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错觉,物是人非,万事皆休,不由得悲从中来,控制不住眼泪。
“欲语”二字留下的悬念可谓是承上启下,让人忍不住去猜想“她”想说什么。
词的下阕着重刻画才女的内心独白,一波三折的铺垫,烘托出“许多愁”引人遐思:
听人说双溪的春光还不错,也打算去那里划划小船,权当作散散心吧!
唉,不过我有点担心,双溪岸边停着的那些个两头尖尖的舴艋小船,怕是载不动我内心这么沉重的忧愁吧?
“闻说双溪春尚好”,前面还泪流满面呢,一听说双溪春色好,倏忽眼前一亮,心情变得愉悦了不少;
“也拟泛轻舟”,说明此前有想过,有计划过,并非突如其来的兴致,冲淡了些许喜悦之情;
“只恐双溪舴艋舟”表达出心中的担忧,为末句的“许多愁”做铺垫。
李清照跌宕起伏的心情,只用三个词“闻说、也拟、只恐”来形容,简直是出神入化。
“载不动许多愁”这句使用夸张的比喻手法,呼应了上阕末句的“欲语”二字未曾说出口的话,且用“轻舟”和“许多愁”形成强烈反差感,忍不住会问:究竟愁什么?
颠沛流离,身世孤苦;中年丧夫,再嫁非人;山河破碎,弱女子满身傲骨却无能为力…
李清照触景生情,用自然贴切的朴实之语,传达出的忧思苦楚,深切沉重,哀婉凄凉。用第一人称书写自己的心路历程,有种特别真实的感染力。
(本文原创,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