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读到李白的《将进酒》的时候呢,觉得李白这诗显得大气,“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但是在年的时候,敦煌藏经洞出土的盛唐抄卷,就有好几个是李白的诗卷,这其中就有一篇题目《惜罇(zūn)空》,看过之后,李白不止是大气,还狂妄。
话剧《李白》剧照,图片来源网络于是就有人说,《惜罇空》是原版,《将进酒》是优化版,那么这两首诗有些什么异同呢?
相同点都是酒后狂言
要我说,都是喝了不少酒,然后写下了狂语,没有最狂,只有更狂,也就是《惜罇空》狂,然后实在是太狂了,不利于推广,不让播,于是稍微收敛了一点,推出优化版的《将进酒》,没想到还是很狂,但是可以推广发行。
不同点1、前后两个版本比较起来,第一个版本视角是百姓视角,后来的版本就是士大夫视角
图片来源网络《惜罇空》这个原版本和诗人的生活相连接,比如说原版“君不见床头明镜悲白发”,就是说你们看看,早上起来看到自己头发都白了,很伤心啊。
而优化版,改成了“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有什么不同呢?高堂有钱人的客厅,也可以以理解为朝廷,结合后面的语句,你就发现这是一种反差美,衬托出狂。
如果你是一个老百姓,你起来以后,你说人生得意须尽欢,是不是口气很大?如果你在朝廷里当大官,你这么说,大家就会想,你有钱有权有地位,爱喝多少喝多少。
不同点2,、原文是自大,优化版是自勉
图片来源网络“天生吾徒有俊才,千金散尽还复来”,什么意思呢,就是李白说,老子天生就是神通,有本事的很,钱财自己会来的,是不是自大的很,自夸是天才,这点来看,符合写作的场景,真的喝多了。
反观优化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我的才才能一定会被重用的,到那时候什么问题就都解决了,带有一点的自我鼓励,自我麻痹的意味,少了一点狂,多了一点清醒,这一点来说也符合写作时代背景。
不同点3、原版更加李白一些,优化版就要温婉一些
优化版里这一句就是“”古来圣贤皆寂寞“”,原版是什么?“”古来圣贤皆死尽“,这是什么话啊?一点面子都不留了,就你们这些人都死绝了啊,全天下就是只有喝酒的人才是最厉害的,我李白就是最能喝的。
图片来源网络听着都帮李白捏一把汗啊!这是骂死一片人,包括好朋友,难怪在朝廷里面混不下去啊!
也即是说李白这种喷子性格,才是他一路不得志的原因,可惜李白自己不知道,周围的朋友怕被李白喷,好像也没有告诉他。
话剧《李白》剧照,图片来源网络《将进酒》的写作背景,有很多种讲法,但是我个人认为就是更多的可能是李白失意的时候写的,也就李白被唐玄宗召进京去,后来皇帝发现了这个李白实在不会办事还只会喷人,搞得同事之间关系很不好,就给他一个调研员的身份,享受带薪假期,让他全国到处跑,所以李白是很失落的,虽然有钱了,但是本事得不到施展。
在古代言论也是受管控的,原版的《惜罇空》就不太适合发行印刷,但是李白的流量大,于是就有手抄流传,到了后来,高人优化之后,一篇老百姓喷人自夸的诗,变成忧国自勉的诗,流传开来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