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塔李天王是中国著名的神话著作《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中的重要角色,在这两部小说里,他都是头戴金翅乌宝冠,手托玲珑宝塔,那真是气轩昂不怒自威。
这么一说,李天王的形象应该很快就会跃入我们的脑海当中,并且天然地认为这两部小说的李天王就是同一人。如果是同一人,那就奇怪了,为什么有人说过一会儿他是唐朝人,一会儿又说他是商朝末年人,这两个所处的年代相差近两千年。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得来看一看,托塔李天王在成为神仙之前的历史原型。
关于托塔李天王的原型,混合了佛道两家天竺和中原的多种说法,随着不同朝代的融合和更迭,目前有以下几种说法是较为广泛。一种是他乃是唐朝大将卫国公李靖所衍化,另外一种就是封神演义中说的商朝陈塘关总兵。
先看他第一个历史原形,背景是隋末唐初名将,是隋朝名将韩擒虎的外甥,先是入仕隋朝,后晋阳起兵后投靠唐朝,此后被李世民是收入麾下。他在军事实践方面有着杰出贡献,是初唐杰出的军事家。李靖在初唐建立和开疆扩土方面立下赫赫战功,曾辅佐赵郡王李孝恭大败南方的萧铣,统一了岭南诸洲,又跟随赵郡王平定了辅公祏,一举稳定江南,此后在北疆成功粉碎的东突厥入侵计划,成为宰相后又大破吐谷浑,内战和外战均达到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巅峰,在贞观二十三年结束了他辉煌灿烂的一生。
此人除了经典军事实践,军事理论知识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军事著作,例如《六军镜》、《卫公兵法》等多部兵书,但现在多已失传。正是因为大唐将领李靖有着如此杰出的才能,在百姓心中说李靖是战神也不为过,于是后世就不断有人为了纪念李靖逐渐的将其神格化。
唐代天宝年间,有一个叫刘餗的进士,在他的笔记小说《隋唐嘉话》中就曾写过李静和神仙对话的故事,说李靖身为一介草民之时,曾到华山的寺庙来询问供奉的神仙,自己将来的官运如何。在祈求神灵过程中,他是严肃认真,烧香、烧纸、磕头等都是一点不马虎,一招一式,神态非常的肃穆,这让旁边的人都觉得很不解。等李靖离开庙宇百米之外,忽然听到有人喊“李仆射,请慢走”,回头一看一个人都没有,想来应该是神灵提醒,后来李靖做官之后真的位至丞相。这个故事广为传颂,让后人就确定了李靖不是一般人,神话运动更甚而广之。
等到了元朝之后,市井小民生活丰富了,元曲开始兴盛,就有了第一次我们都熟知的李天王的记载。元朝有本佚名撰写的小说《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後集》,就相当于今天的评书,我们看到这样一段珍贵的文字:“独孤角独战四将,五匹马混战,如黑杀神真武贤圣斗毗沙门托塔李天王。”这个时候李靖已经成为了李天王,但是前面加了个前缀毗沙门。
其实毗沙门原本是佛教中曾记载的一位北方的多闻天王,梵名毗沙门,翻译为多闻,是佛教护法之大神,为四天尊王之一,统领无数天龙八部,护佑佛法,斩妖除魔。在古印度,多闻天王也被奉为古印度婆罗门教的天神。随着佛教传入,唐代的李筌在他写的《太白阴经》中曾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吐蕃与唐军有一次在西域交战中,唐军在危难之际,毗沙门天王竟然现了身,挺身而出,使得数十万吐蕃士兵突发疾病失去了战斗能力,这天王又变换出了大批老鼠,夜间咬断吐蕃的弓箭,唐军最终取得胜利。因为太神奇了,所以在唐朝的军队之中,曾经皆以多闻天王形象绘制旗帜,号曰“天王旗”,以护佑武运昌隆。
玄宗朝时又鉴于唐朝名将李靖本来就是我国一员战神级的人物,人们敬仰之,便设立了一个更大的英雄人设,与佛教顶级的神融合在一起,使李靖的身份更具有神秘性,正式神格化,直到元代彻底成型,固定为李天王。
简单来说,托塔李天王乃是唐朝名将李靖加佛教多闻天王的产物。最初多闻天王的形象就是手握三叉戟,右手托宝塔,这与西游记中李天王相类似。随着时代发展,描写李天王的书籍,包括现在的影视作品越多,融合了多闻天王形象的汉家神仙李天王就已经独立于其他角色出现在人们视野中。而来自天竺的多闻天王,原来的那个原型仍在佛教中存在。
而到了明清时代,李天王这个角色又有了新的变化,就出现了李靖的第二个历史原型,我们都很熟知的陈塘关总兵。这种说法虽然说流传较短,可是影响范围甚广,这多亏了成书晚于西游记的《封神演义》了。《封神演义》的文学创作在设定当中,李靖就是商朝末年任陈塘关总兵,还会五行遁术,后得到玲珑黄金塔,拜了燃灯道人为师,肉身成佛。李靖一家人都对扶周伐纣的伟大事业鞠躬尽瘁,等到大周朝建立之后,天庭就封赏了李靖一家,由此民间也产生了托塔李天王这一道教人物。
故而,西游记中李天王的原型应该就是唐朝大将李靖加佛教中的多闻天王的结合体,而和封神演义之中早了他两千年的商朝末年的陈塘关总兵李靖没关系,他们一个是借鉴与佛教中的人物,一个是纯正的道家人物,即使他们都有一个同名同姓的儿子哪吒。
他是胜过韩、白、卫、霍的战神,亲手为大唐打下半壁江山刘备的陵墓到底在哪?或许汉惠陵只是他的衣冠冢秦桧:他是遗臭万年的奸臣,却一直有人在洗白他司马迁为什么特别讨厌霍去病,还把卫、霍二人写进佞幸列传呢?孙悟空的弼马温真的是芝麻大的官职吗?错怪玉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