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开拔,吃喝拉撒睡,马虎不得。部队行军要休整,需搞好三件事:扎营,搭灶,修厕所。厕所问题处理不好,士兵就会感染瘟疫,降低战斗力。所以,有经验的军队领导者,都非常重视厕所问题。古代就有专门的兵书来记载有关厕所问题,如《三国志·蜀书》、《李卫公兵法》等。李卫公就是托塔李天王,他是唐初的军事家。戚继光写过《练兵实纪》,上面记载了如厕的严格纪律:白天士兵如厕要凭腰牌,晚上如厕不得出兵营,在营中解决。如果第二天开拔就埋掉。如果长期驻扎第二天就打扫干净。曾国藩在《得胜歌》中提到了厕所问题,对如何挖厕所,在什么位置挖,都有详细的规定。军队的厕所要在远离水源、远离粮草的下风口,既不能离营区太近,又不能太远。通常的厕所就是挖一道沟,上面打上木架,这种方法。从古代传下来,至今在一些山区厕所还是这个样子。当然,在战场上拉屎拉尿要注意安全,应该轮流解决,避免落单遭敌方黑手。现代军队仍存在厕所问题。一战时期,战壕里挖坑当厕所,由于长时间对抗,坑里气味熏天。二战时,隆美尔曾经因为不重视如厕问题,染病影响了指挥。二战时的飞行员都用导尿管、尿袋、尿壶来解决如厕问题。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英国的特别空勤团每人随身携带一个油桶装尿,样子像行李箱。后来,在潜艇和军用飞机上都修有专门的马桶,航天员们则使用屎尿收集系统。现代军队行军打仗,一般修有移动厕所,非常重视掩埋和消毒处理。有时候,为了方便起见,会给士兵使用纸尿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