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 李价格 >> 大唐之神篇

大唐之神篇

大唐之神篇

李靖(公元年——公元年),字药师,雍州三原人(今属陕西省三原县),祖籍陇西狄道(今属甘肃省临洮县),大唐第一名将,著名军事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封号卫国公,武庙十哲之一,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北周天和六年(公元年),李靖出生于陇西官宦士族,其父李诠是隋朝的赵郡太守,袭爵永康县公。李靖少年心怀大志,成年后出仕隋朝的长安县功曹,后升迁为驾部员外郎、殿内直长。隋大业末期,李靖被任命为马邑郡丞。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公元年),唐公李渊在塞外击败突厥。同年,李渊在晋阳起兵,南下攻打长安,抓住并要斩杀李靖。李世民对李靖的才能早有耳闻,求才若渴的他竭力求情,于是李靖得以在军中效力,之后进入李世民的幕府。

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年),李靖跟从秦王李世民讨伐王世充,因功被授予开府。

武德四年(公元年),李渊认命李靖为行军总管,兼任李孝恭的行军长史,征讨萧铣。当年八月,李靖在夔州聚集军队。正值雨季,李靖抓住战机,率骑兵攻至江陵城,围困萧铣,最终迫使萧铣献城投降。李靖被被唐高祖李渊封为上柱国、永康县公,赐物二千五百段。

武德四年(公元年),李渊又任命李靖为检校荆州刺史,并给予任命官职的特权。李靖于是来到桂州招抚岭南各地(今属广东和广西一带)的军阀,李靖授予宁真长、冯盎、李光度三人不同的官职和爵位,使岭南全部归降唐朝,之后唐高祖李渊授予李靖岭南道抚慰大使和检校桂州总管。

武德六年(公元年),在丹阳割据的军阀辅公祏造反,李渊任命李孝恭和李靖等人征讨辅公祏。唐朝大军速战速决,在吴郡擒获想要投奔外援的辅公祏。唐高祖李渊拜李靖为行台兵部尚书书、检校扬州大都督府长史。

武德八年(公元年),李靖担任行军大总管成功抵御了入侵太原的东突厥势力,被封为检校安州大都督。

武德九年(公元年),李靖被任命为灵州道行军大总管抵御东突厥可汗莫贺咄设的大军。东突厥大首领颉利可汗进入泾阳(今属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境内,李靖率军从小道快速抵达豳州(今属陕西省咸阳市彬县),截断了突厥军队的退路,迫使突厥可汗罢兵和亲。

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年),唐太宗李世民拜李靖为刑部尚书,赐实封四百户。

贞观二年(公元年),李靖兼任检校中书令。

贞观三年(公元年),李靖担任代州道行军总管进攻东突厥的突利可汗,用计使突利可汗的亲信康苏密投降唐军。

贞观四年(公元年),李靖被封为代国公。之后颉利可汗退保铁山,派遣使者向唐朝请罪归顺。贞观四年二月,唐太宗派遣鸿胪卿唐俭、将军安修仁对颉利可汗安抚晓谕。李靖和张公谨趁颉利可汗放松警惕之际,一鼓作气斩首突厥大军上万人,俘虏十余万人。颉利可汗在投奔吐谷浑的途中被西道行军总管张宝相擒获。

贞观九年(公元年)正月,吐谷浑入侵边境,唐太宗主张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率领任城王李道宗、凉州都督李大亮等四总管征讨吐谷浑。唐朝大军驻扎在伏俟城(今属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吐谷浑士兵烧毁野草阻挡唐军。李靖大军退守大非川(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切吉旷原),之后李靖力排众议率军深入吐谷浑境内,越过积石山(今属甘肃省南部)大败吐谷浑的军队,迫使吐谷浑士卒杀掉原可汗投降,李靖辅助吐谷浑册立大宁王慕容顺为新可汗之后班师回朝。

贞观十一年(公元年),唐太宗李世民改封李靖为世袭卫国公,授予濮州刺史。

贞观十七年(公元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诏命画工吴道子在凌烟阁为李靖等二十四位开国功臣画像。

贞观十八年(公元年),唐太宗李世民赐李靖五百匹绢,进位卫国公、开府仪同三司。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年),李靖在家中病逝,享年七十九岁。唐太宗李世民赠李靖为司徒、并州都督,给予四十人的班剑、一套羽葆鼓吹,陪葬昭陵,谥曰景武。

李靖有《李卫公兵法》传世,一生从无败绩,是整个大唐历史的军神。

作者:王恭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