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周朝被誉为尚父,同样称谓的只有三个人,下场却十分凄惨!很多人都看过封神榜,在封神榜中,主要的角色姜太公因为其智慧过人,战绩赫赫,被很多人熟知,甚至包括老人和小孩子,所以更有出名的俗语流传于世。但其实姜太公流传下来的不仅仅是一些传奇故事,他也对历史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比如说《六韬》根据传闻讲,这本史书就是姜太公的作品。这部史书也为后来的孙子、吴起等人作战指挥提供了很多各方面的启示,受到他思想的指导,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李卫公兵法》中也有姜太公作战思想方面的体现,因此他被称为我国古代作战思想内容的创始人。姜太公为周朝的建立与发展花费了自己大量的心血,同时也立下了许多战功。他曾经被周文王称为“尚父”,将其尊贵和荣耀融为一身,体现了他的威望,同时要表现对他的尊敬之情。在当时的年代,能够称为“尚父”,足以体现出他对周朝的影响有多深,自身地位是多么的尊高无上。关于“尚父”这个称号,具有特殊的意义,每一代皇帝都不会轻易的将这个称号送给大臣,同时大臣也不敢轻易的接受这一称号,第一是怕能力不足,接收这个称号会被人耻笑,第二是怕名声过大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历史上称过“尚父”的也只有几个人。第一个是唐代的李辅国。他本身是一个才能不高的人,但是却懂得站对队伍。当时在唐玄宗遇难的时候,他竭力辅佐唐肃宗,从而地位扶摇直上,被唐肃宗称为心腹。后来,又扶持唐代宗登上宝座,被赐予了“尚父”的称号。唐朝郭子仪,由于有和姜太公同样优秀的才能,被唐德宗称为“尚父”。最后一位被称为“尚父”的是唐末王行瑜。他和郭子仪恰恰相反,是一个没有正义可言,只看重自己利益的小人,最后也是落得被耻笑的下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