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古时候的特殊环境,大部分女子比起男子还是要凄苦得多。但当时的封建思想实在太过浓厚,“女子无才便是德”也成为了衡量女子的标杆。连识字认字都很难做到了,又何谈写诗来表述自己的衷肠呢?
在当时,也有很多文人喜欢以女子的口吻来写闺怨诗,但到底是不太真实的。宋朝时期就出现了一位真正的女词人,她写了非常多婉约的闺怨诗,也真正以女子身份记载了心头的百种思绪。在李清照的笔下,女子的多愁善感也成了一种鲜明的印记。
李清照是一个极其有才有德的女子,在当时甚至连其丈夫都无法与其相提并论。可惜生在一个混乱动荡的时代里,没有使她的文采得到真正的发挥。在战乱最严重的时候,李清照被迫与丈夫分离多年,也使得她心中的哀怨更深了几层。
在与丈夫分离的时间里,李清照写下了非常多的闺怨诗,其中不少都是表露了她的真实心境。以下要介绍的这一首词,便是李清照复杂心态的体现。当时的她已被迫与丈夫分离,在魂不守势的情况下,还以写词的方式来舒缓心中的愁苦。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节选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在李清照的笔下,落花和流水是最常见的意象。她和丈夫有情相伴一生,但却被迫分离。就如同那落花与流水一样,在物是人非的情况下,也只能独自哀伤了。李清照出生于大户人家,原本可以过着富贵且悠闲的一生。但由于南朝时倾颓的局势,也使得她不得不承受了非常多的苦难与悲凉。也正是因为这样,在李清照的大多数词作中,都有抹不去的愁思与悲苦。
当时词人已经没有了丈夫的陪伴,独自去泛舟也只是为了舒缓心中的愁苦,但所见所闻却使得她心中的情愫又加重了几分。“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词人下笔时看似非常轻松惬意,但实际上内心的愁苦已经使她承受不住了。落花和流水都如此的悠游自在,而她却被迫承受着生活这么多的苦难。
李清照原本就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子,此时没有了夫君的陪伴,独自泛舟更是让她觉得生活无所依。落花和流水还有相聚的时候,而她和丈夫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再次见面呢?两人分隔两地,倒也有了两处闲愁,只靠一种相思仅仅维持着。
词人此时虽然是出来泛舟赏景,但却无法享受当时拥有的一切美好。她原本只是想通过美景来消愁,却发现心中的愁苦连自自由自在的流水都无法带走了。“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李清照非常擅长描写愁思,在她的笔下,这愁思也如同是斩不断的根,只能任由它继续缠绕着自己的心。
李清照想了一切办法去斩断这愁思,最终却发现只是一种无用功而已。倘若愁思真的有那么容易遣散的话,她又为何写了这么多词作,却依然无法排遣心中的痛苦呢?即便强大如李清照,在严重的心病面前还是无法自我救赎了。
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李清照极力地描写落花和流水,其实也只是为了烘托内心一切的复杂情感。她与丈夫的分离已成事实,倘若想要让自己过得惬意一些的话,也只能想办法从痛苦中逃离出来了。但正如李清照所言,此情无计可消除。虽然她已经走出小屋来外面赏景了,但外界的美好还是无法取代内心的痛苦,她也只能继续受愁思的折磨了。